1996 年 3 月,在兩岸關係持續緊張的情況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升級軍事演習而引發臺海危機。
解放軍第二炮兵和南京軍區分別向臺灣外海試射飛彈及舉行兩棲登陸作戰演習,美國則緊急調動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來臺海應對,一時臺海戰雲密布。
當時,中國發動這場危機既是為了測試美國的臺灣政策底線,也是企圖干涉中華民國第一次全民直選總統,但最終適得其反,李登輝仍然高票當選。臺灣大選後,中國開始注意到臺灣民意與他們站在對立面,被迫調整政策,對臺態度此後緩和了近兩年。
1995 年 7 月至 11 月 23 日,中國對臺海發射飛彈及組織軍事演習,抗議李登輝總統訪美。
1996 年 1 月 30日,中國總理李鵬又公開指責李登輝「有意製造『兩岸關係緩和』的假像,但實際上卻在加緊製造『兩個中國』,大搞『彈性務實外交』,大肆購買軍事裝備。」李鵬還威脅說「如果有人企圖以臺灣領導人產生方式的變更為由,為其分裂祖國的活動披上所謂合法的外衣,這完全是徒勞的。」李鵬的講話為中國軍事恫嚇的升級作了舖墊。
2 月 7 日,李登輝為確保大選順利,召集國安高層會議,討論國安「應變計劃」。會中,根據劉連昆的情報,國安會報告中國可能於「3 月 5 日」全國人大年會開幕時,在臺海發動更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劉連昆是解放軍總後勤部少將,他可能是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幫助臺灣的最重要的解放軍將官。
劉連昆的身份,被潛伏於臺灣軍情局的中國間諜李志豪暴露,以致他於 1999 年 8 月被逮捕處死。1996 年 3 月初,中國擔心臺灣總統直選後李登輝將宣佈臺灣獨立,因而舉行更大規模的軍事演習以嚇阻。這是繼 1954 年金門「九三砲戰」和 1958 年「八二三砲戰」後,臺灣海峽發生的第三次「臺海危機」。
1996 年 3 月 8 日至 15 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福建永安和南平飛彈部隊基地進行「聯合九六一」導彈射擊演習。發射四枚東風 15 導彈點火升空,越過臺灣海峽,分別落在高雄西南約 44 公里和基隆東邊的目標海域。3 月 12 日至 20 日,解放軍海、空部隊在東海與南海展開第二波實彈軍事演習。3 月 18 日至 25 日,解放軍海、陸、空部隊展開第三波登陸聯合作戰演習,演習地點平潭島離臺灣的島嶼不足 70 海浬。
當時,解放軍甚至準備攻佔中華民國所控制的部分島嶼以恫嚇臺灣。1996 年 3 月初,解放軍的「聯合九六一」演習計畫被劉連昆洩露給臺灣軍情局。劉連昆的情報顯示,如果選舉出現「最壞的結果」,「聯合九六一」軍事演習隨時可以改變成真正的軍事行動。當時臺灣軍情局獲得此一計畫後,李登輝立刻讓國安會與美國國安會溝通,並命令中華民國國軍提高警戒。
美國國安會在證實臺灣情報的準確性之後,認為中國的行動違反了美中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默契,臺中對峙有擦槍走火的風險。美國認為,中國的行動不僅威脅臺灣安全,也對美國國家利益和亞太區域和平造成重大的影響。
美國時間 1996 年 3 月 3 日下午,美國總統柯林頓、國務卿克里斯多福、國防部長佩里、國家安全助理雷克和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夏利卡席維利在白宮秘密討論臺海情勢。與會人士認為,中國的演習並非武力進攻臺灣的前奏,但美國不能輕視臺中之間有發生意外或錯估的真正危險。
柯林頓說,臺海情勢就如一桶火藥,美國必須竭盡所能防止即將發生的浩劫。因此,他決定直接介入這場爭端,當場授權國防部派遣獨立號航空母艦戰鬥群駛往臺海巡弋。他又指示國安會立即與臺中雙方聯繫,要求雙方派特使來美當面磋商,以便對緊張局勢有效降溫。柯林頓政府決定同步對中國與臺灣展開「預防性」外交和軍事行動,遏阻解放軍軍事冒險,也防止國軍反應過度。
3 月 8 日晚,國務卿克里斯多福、國防部長佩里、國家安全助理雷克三人同時會見趕到華府的中國國務院外事辦公室主任劉華秋,劉華秋態度強硬,表示這次演習只是例行公事,美國不應過度反應。而美方指出,飛彈落在臺灣南北兩端,使解放軍能確定射程,隨後能命中臺島的任何目標,這絕不是一般演習。美方警告劉華秋,如果飛彈試射不停止,美國會有所行動;如果臺灣遭到攻擊,將有嚴重後果。
但是,中國不理會美國的警告,接着宣佈了更多海上及空中演習計劃,並且禁止所有船隻接近臺灣海峽。影響所至,臺灣民眾開始恐慌,股市暴跌,國軍進入最高警戒,隨時準備報復中國的攻擊。
自此之後,美國的態度轉趨強硬,美國總統柯林頓、國務卿克里斯多福、國防部長佩里等人紛紛發表談話,對解放軍演習表示「嚴重關注」,譴責中國演習是「草率和冒險的」,是「不負責任的行動」。3 月8 日當天,柯林頓政府派遣獨立號航空母艦戰鬥群自日本部署到臺灣東北海域,為避免中國誤判美國的決心,3 月 11 日美國又加派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戰鬥群從中東趕往臺灣東部海域,預定與獨立號航空母艦戰鬥群會合。
美國同時動員媒體飛到獨立號航空母艦上作報導,美軍透過國際媒體,公開向解放軍炫耀武力,起到了震撼性威懾作用,也極大地提振了臺灣人民的信心。但是,美軍克制地避開中國為演習公佈的海上禁止區。
中國對美國壓倒性武力示威大為錯愕,解放軍潛艇部隊緊急全部出海抗衡,中美兩軍實質上形成對峙局面,雙方劍拔弩張。幾天後,中國政府開始退卻,3 月 12 日,中國宣佈飛彈試射已完成,實際上,中國發射的飛彈比它原先計劃的少了一半。
同時,由於臺灣掌握情況和美國的介入,解放軍被迫修改演習計畫,改採「三不原則」,即一、發射飛彈不會飛越臺灣本島上空,二、海軍空軍不超越臺灣海峽中線,三、即使舉行登陸演習,不會實際去占領臺灣的島嶼。
解放軍在演習時發射了飛彈,但沒有使用實彈的彈頭。中國發射飛彈後,李登輝爲安撫臺灣民心,公開宣講中國發射的是「空包彈」、「啞巴彈」,引起中國反間諜部門的注意,間接導致劉連昆被捕。1996 年 3 月 23 日,李登輝高票當選總統,中國政治目的落空,因而提前兩天結束了軍事演習,美國航空母艦隨後駛離臺海。
與此同時,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悄悄地準備顧問和愛國者飛彈,一旦中國進攻,即可投入臺灣協防。美國國家安全副助理伯格又在 3 月 5 日打電話給臺灣國安會秘書長丁懋時,要求他立即來美國面談。
這是美臺斷交後,美國國安會對臺最高級別的主動聯繫。雙方經過幾天交涉,丁懋時才於 3 月 11 日趕到紐約,與伯格進行了 5 個小時的秘密會談。伯格告訴丁懋時,美國已經向臺灣海域派遣航母並嚴厲警告了中國,他要求臺灣不要輕舉妄動,美國這樣做並不是給臺灣開空白支票,臺灣不可以為所欲為。
雙方集中討論了臺灣大選後李登輝的兩岸政策走向,美方希望臺灣在選後能盡快恢復兩岸對話。伯格表示,基於「一個中國」政策,美國不能支持臺灣加入聯合國等主權國家間的國際組織,他也要求臺灣在 1996 年一整年都不要推動政府高層訪美。1996 年的臺海危機成了美臺外交關係的轉機,柯林頓批准美臺國安高層建立經常性的戰略對話,成為美臺固定的官方溝通機制,這是中國發動軍事演習時沒有預料到的後果。
在臺中美三方臺面下的一連串外交溝通後,1996 年 5 月 20 日,李登輝在就職演說中表示「我們根本沒有必要,也不可能採行所謂的『臺獨』路線」。他表示願意訪問中國,從事和平之旅。中國副總理錢其琛第二天公開回應「對臺灣當局,我們現在是聽其言,觀其行」。
1996 年 3 月,美國同時派出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圍繞臺灣海峽,這是 1979 年美中建交後美國對中國的第一次軍事威脅動作,體現了美中關係的危機。美國的行為也大大降低了以往美國是否會在中國進攻時協防臺灣的政策模糊性。面對美國的軍事優勢,中國被迫退卻。此後二十年,中國奮起直追,大力發展海空軍力,企圖最終在西太平洋挑戰美國霸權。
1996 年臺海危機也反映了當時中國領導人對臺灣民意的誤判,導致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宣傳攻勢的破產。遺憾的是,臺灣領導人在民意推動下的短線政治行為,中國領導人習慣性寧左勿右的過度反應,與美國干預程度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穩定的臺中美三角關係通常會因為三方中的任何一方內部政治局勢的變化而演變成危機,並且不斷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