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要說」希望陪伴大家在這個紛亂時代中,找到思緒可以停泊的地方。今年,是故宮一百週年。一百年來,故宮不只是座單純的博物館,它的每一步都映照著臺灣政治環境、國族認同及兩岸關係的變化。
野島剛關注臺灣數十年,被稱為「最懂臺灣的日本記者」,他以記者與作者的身份,採訪歷任故宮院長,紀錄並見證這座百年博物館如何在臺灣落地生根。本集乾杯臺灣人,我們邀請野島剛來跟大家聊聊他對百年故宮的看法,以及身為一位日本記者,他認為故宮的未來在哪裡?事不宜遲,我們開始聽故事吧!👂
精華摘錄
野島剛:我發現故宮好像是我觀察臺灣社會、政治的一個標準,從故宮今天長什麼樣子,可以摸到臺灣目前政治的環境,還有兩岸的關係。
豐恩:這個滿有意思的,一般人在臺灣講故宮覺得就像你剛剛講的,就是把它當做一個博物館,可是你把它當做一個指標性的案例,來看整個臺灣社會政治的變化。所以你之前也寫過故宮,包括也是很知名的 《兩個故宮的離合》 還有《故宮九十話》,《兩個故宮的離合》是在講什麼?
野島剛:當年我發現故宮是一個很好的話題,可以來描述兩岸的關係。因為很多人不懷疑為什麼臺北有一個故宮、北京有一個故宮,臺灣人都把它當作一件不特別奇怪的事。不過我們外國人看來,就會覺得北京有故宮、臺北有故宮,東西也差不多一樣,都是中華文化,那為什麼有兩個故宮呢?
這個意思其實代表國共的對立還沒有結束,這個兩岸打仗也還沒有打完。然後兩岸關係改變,故宮也會跟著改變,我覺得這個部分很有意思。所以是標題《兩個故宮的離合》,離跟合也是代表兩岸的離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