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一篇登場的,是島嶼上的人──澎湖討海人的一天。屬於這些漁民的「移動」軌跡是什麼呢?他們的一天,和常人有什麼不同?
清晨三點半,澎湖最大的漁市場──馬公第三漁港的漁市場已經擠滿了人、進港的漁船、貨車,以及最新鮮的漁獲。
馬公第三漁港興建於 1981 年,可停泊約 2,000 艘漁船,周邊設有漁市場、製冰廠、物流理貨區、整漁網場和漁港安檢所,是目前澎湖最重要的漁港及漁獲集散地。
漁市場分為標魚區與零售區,清晨三點半是大盤、中盤商在標售跟大量採購零售漁獲的時間,清晨六點開始則陸陸續續有購買零售漁獲的一般家庭客人。
那麼,你以為美好的一天是從買到新鮮的魚開始的嗎?
對討海家庭來說可不是。對討海家庭而言,這已是一天的結束,買賣魚其實是整個漁獲商品鏈的最後一個步驟,漁市場更是漁業商品鏈的最後一個工作地點。
有別於農村或都市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漁村是完全相反的生活時間,討海家庭的一天從下午三點開始。
下午三點討海人會開始整網、掛餌,並在港邊觀察天氣、風向和風速等因素,判斷出海的時間與漁船行駛的航線。
大約下午四、五點,待時機成熟,漁船就會整裝出海,接著討海人就是在海上捕魚、收網、捕魚、收網⋯⋯重複著討海作業,一直到隔天清晨約莫兩點進港。
然而,從漁獲進港之後、到送到消費者餐桌上之前,還有一個神祕的空間,主宰著每日海鮮市場的流動:宮廟。在澎湖各村街,多半會有一個宮廟作為信仰中心,這個宮廟同時也是商業中心,從批發市場來的零售商品,會在各村宮廟前,由盤商聚集而成的市集販售。
在宮廟市集前交換關於漁獲的情報,也是討海人家庭每日必要的行程之一。由於討海人家庭不會每天都到第三漁港這樣的大型批發市場,所以宮廟市集前的訊息交換顯得格外重要。從宮廟市集上,可以看出每日商品的價格、漁獲的種類和買賣的趨勢。
這些資訊供討海人家在漁獲捕撈或販售上作參考,也可能成為判斷討海漁場位置、挑選捕獲魚種,或是安排進出海時程的依據。
在心中揣想好每日的漁獲價格之後,進港後就必須趁著漁獲新鮮,趕快將漁獲卸貨、按照種類跟大小分類、包裝,等到了清晨三點半,大、中盤商陸續聚集,你會看見討海人的妻子開始在漁市場叫貨、賣貨,再繼續叫貨、賣貨。
大約到了清晨七、八點,漁獲差不多賣完,討海人還需要去幫漁船加油、加冰,負責銷售漁獲的討海人妻子則去漁會和銀行處理漁獲的帳款,等這些都忙完後才能回家吃飯休息,再次等待下午準備出海。同時間的我們,才準備起床上班上學,而在清晨已經採購完的中大盤商,也早已經把漁獲包裝後運送到全臺灣各地的市場,等候我們去購買最新鮮的漁獲。
從海上到桌上的漁業商品鏈是日落而做、日出而息的,漁獲從海裡、漁船、漁市場、住家附近小型市場再到加工廠,最後才端上我們的餐桌。因為魚種、漁場和地方文化氣候不同,這些漁獲也可能有不同的特色和風味,於是也才有了澎湖的狗母魚丸、干貝醬和熟小管這些特色名產。
吃一口漁獲,就是吃一口神明的庇佑,也吃下橫跨時間和空間漁業商品鏈來到餐桌的鮮味。
「移動」是一種日常。
而漁村的日常,就是討海人乘漁船到海上漁場討海,將漁獲從海上送到每一個家庭的桌上,這是空間上的移動。從夏季新鮮熟小管,到冬季加工小管干貝醬用來冬藏,準備迎接鮮魚的季節,這是時令時間的日常。
當把漁業看成一條移動的鏈,會看見中間的漁獲移動、商業模式和時令食漁,看見漁村對海上神明的尊敬;也才會看到漁村日常、信仰、勞動狀況、性別分工;當然更能看見差異、困境、美麗與哀愁。這些都幫助我們換個角度思考,這片美麗海洋是如何永續、如何維繫生生不息的養分。
故事X海鮮,一場生猛活跳的知識饗宴
這個冬日,故事StoryStudio 與澎湖海鮮皇族海鮮跨界上菜,帶領大家航進這片屬於澎湖的海,一起吃海鮮讀故事,一次滿足你的頭腦與胃!
詳請請鎖定→→海鮮祭活動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