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在日俄戰爭初期便占領俄羅斯在遼東半島的據點達爾尼,1905(明治三十八)年 2 月 11 日,達爾尼改名為大連。《樸茨茅斯和約》一成立,包括大連、旅順在內的山海關以東的關東州租借權,與東清鐵道的南滿洲支線(大連─長春),便從俄羅斯轉移到日本。
不過,因為戰爭而支出巨額資金的日本,實在沒有多餘的經費經營鐵路,便接受了美國鐵路大王愛德華.亨利.哈里曼(Edward Henry Harriman)的資金援助,日美共同經營鐵路(桂太郎/哈里曼協定)。
考慮到之後的對俄關係與遠東情勢,桂太郎/哈里曼協定確實有諸多好處,但日本國內輿論卻沒有接受的餘地,在樸茨茅斯和談會議中立下大功的小村壽太郎的反對下,桂太郎/哈里曼協定被撤回,1906 年 11 月 26 日半官半民的國策會社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滿鐵)誕生了。
滿鐵的經營以國際協調為方針。滿鐵系列的滿洲《日日新聞》製作了以「滿鐵的使命」(⑥–1)為題的明信片。
這張明信片開頭就先說滿鐵「依據增進人類福祉的大綱,遵從日華共榮共存的主義」,以「公平分配資金與收益」為經營方針,視「建立東洋的模範和平鄉極樂土」為目標,由日本獨占滿鐵的股份。可是,一旦要經營鐵路,就必須依賴美國提供滿鐵所不足的火車頭、客車廂、貨車與鐵軌等等資源。⑥–2 的明信片清楚描述此情景。
照片裡的火車頭與客車車廂都是美國製的,讓人想到橫跨美國的大陸鐵道。這樣的明信片散發出日美友好的氣氛。從 1908 年 10 月 28 日開始,連接大連與長春(寬城子),車程十七個小時又二十分鐘的快速列車,每週行駛兩個班次。
在調整滿鐵經營基礎的同時,日本也正式展開都市建設。大連日本橋就是其中之一。「大連日本橋工程中光景」(⑥–3)拍下了攜手合作建設的技術師。
日本橋以前叫做「俄羅斯橋」,是東清鐵道的陸橋,但俄羅斯軍在撤退時破壞這座橋。日軍占領大連後,應急的搭建了木造的臨時橋。但是木造橋是脆弱的。於是關東都督府設計了鋼筋構造的新拱橋, 1908 年 3 月完成了日本橋。日本橋全長約一百公尺,寬約十六公尺,在當時算是巨大的建築物了。橋頭建塔,欄杆設街燈的日本橋,看起來非常莊嚴。
大連日本橋完成的翌年,也就是 1909 年 9 月,夏目漱石接受好友滿鐵總裁中村是公的招待,訪問大連。夏目漱石在遊記《滿韓之地》(1910)中,對大連日本橋有以下的評論,「只是名字叫日本橋,其實純粹是西式的建築,而且是必須到歐洲才能看到的建築,優雅而堅固」。⑥–4 是「大連日本橋」的樣子,拱橋的下面就是滿鐵的列車行走的軌道。
「讓人懷念帝都的大連最美橋─日本橋」(⑥–5)上,路面電車、汽車、人力車穿梭,也能看到通行的行人。
這座大連日本橋與東京和大阪的日本橋齊名,都是深受日本人喜愛的「日本橋」。曾經參與戰前教科書編纂的兒童文學作家石森延男,在其執筆的〈早晨的大連日本橋〉(收錄於戰前的《小學國語讀本》)中描寫到:
「早晨的時鐘將近八點。一位俄羅斯老人站在下面,胸前掛著麵包箱,眼睛盯著腳下的鋪路石,一動也不動。趕著上班的人匆忙經過橋上,用力地揮著手杖,腳步聲噠噠噠地響。(中略)橋下,載貨的列車敲著鐘聲經過。煤炭堆積如山,火車頭冒出的白煙飄散到橋上。碼頭那邊一片灰濛濛的,不知那是煙還是霧。從紅磚瓦建築物間的縫隙,可以看到俄羅斯碼頭……」。
大連日本橋是對比舊俄羅斯與新日本的最好舞台。石森在寫給兒童的《飛躍的滿洲》中,巧妙地描述了俄羅斯老人、趕著上班的人們(日本人)、滿鐵(日本經濟)、煤(撫順煤礦)、碼頭(大連港)的位置。大連日本橋強化了「大日本帝國」的統治印象。許多日本人閱讀遊記與文學作品來了解滿洲,而明信片與照片則補足了文字的不足,美化了日本人對滿洲的印象。
從《馬關條約》到日本戰敗的「半個世紀」,幾乎與大日本帝國是同一時間。因此,不提台灣,日本的近現代史就不完整。這「半個世紀」對於理解台灣近代史也是至關重要!──二松啟紀
本書作者細膩地抽絲剝繭,將收藏在圖像明信片中細膩且零碎的訊息,重新放回「大日本帝國形象」的歷史脈絡之中。時間段限從甲午戰爭開始的一八九四年到太平洋戰爭結束的一九四五年,約半個多世紀的時間為對象,敘述大日本帝國在這段時間內一再擴張,導致崩潰、瓦解的過程。以圖畫明信片為路標,從「空間」(土地)與「時間」兩方面,完整地體驗那一段歷史,就是本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