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名單之後】蘇振輝與藝術家們眼中的大稻埕「裏町」之景

許伯瑜 2020-02-03
蘇振輝   臺展入選第 3、4、10 回

隨著民眾移動的方向匯入街巷,摩肩擦踵的人潮佔據了大半視野。人們有的頭戴斗笠挑擔叫買,有的聚集在攤位前交頭接耳。店舖裡不時傳來攤商吆喝,與民眾要價還價。街道兩旁的建築林立著「蓬萊名產」、「黃裕源布行」等五彩繽紛的招牌,不時還飄來了霞海城隍廟焚香燃燭的煙霧。讀到此處,你或許能直接講出:是那幅描繪迪化街的作品!


我們對日治時期大稻埕的印象,不外乎以郭雪湖〈南街殷賑〉所描繪迪化街為代表:熱鬧、喧嘩。然而,一座城市或地域的秘密,往往藏匿於那最隱密的街頭巷弄之處。你是否曾想像過,熱鬧的迪化街後,會有怎麼樣風情?


「裏町」 繁華大街身後的另一種風貌

你是否曾有過這種經驗?走在熱鬧繁華的大街,轉個彎走進小巷,周遭的氛圍驟變,所有的聲響都落在了身後的大街,安靜了下來。蘇振輝於 1929 年入選臺展的作品〈大稻埕ノ裏町〉中,便以水彩描繪出大稻埕市井小民在離開熱鬧的大街後,身處於裏町中的安靜氛圍。


畫面前景以一條小路開闢觀者的視野,右側空地有人群聚集,另側則以磚牆劃分出私人領域。小路蜿蜒,至遠處聚落消失。畫家以簡筆描繪出路上行人疏疏落落的大致身形,有人挑擔而走、有人駕車而行,都背向觀者,向道路盡頭走去。道路盡頭是傳統二層樓的街屋聚落,是彼時洋樓林立的大稻埕的另一種常見風景。少了迪化街上的招牌林立與熱鬧人群,有別於郭雪湖所描繪的大稻埕,竟顯得有些落寞孤寂。


蘇振輝不選擇熱鬧的迪化街,而是選擇大稻埕的裏町。隔年 1930 年,他又以〈大稻埕の一角〉入選第 4 回臺展,一樣描繪的是大稻埕巷弄間的風情。事實上,當時的藝術家們,不約而同地都曾選擇「大稻埕」的「裏町」風情作為入畫題材。



臺府展入選之大稻埕主題相關作品整理統計。筆者搜尋臺展入選大稻埕主題之作品共計 11 件,其中題名「裏町」者便有 4 幅,於 11 件作品之中尚有更多描繪巷弄卻未題名「裏町」之作品。(資料來源:臺展資料庫,筆者自行整理)

描繪裏町首選 百變風情的大稻埕

然而臺北裏町何其多,為何畫家們又都喜歡選擇大稻埕作為畫題呢?


這其實與日治時期的城市空間經驗有關。當時的臺北市中,臺人與日人的生活空間有明顯的分化。日人多半為殖民地官僚,居住生活空間多集中於「城內」與其附近。[1] 而大稻埕,則延續著清代以來港口的地利之便,大量漢人群聚從事經商等活動,因此,在日人眼中,大稻埕具有濃厚的異國風情。《民俗台灣》創辦人池田敏雄甚至曾說過:「過了北門的平交道,就進入了大稻埕,這裡不像城內的商店街道有那麼多日本人,所以有一種越境的樂趣。[2]


此外,彼時的大稻埕亦成為文化萌芽之地,是當時世界各式新思潮的匯聚之處,有政治運動、新文學、新美術等活動,亦有咖啡廳、酒家、電影館等各種大眾文化風行著。藝術家們當然也參與其中,見證大稻埕最黃金的年華。當時許多熱愛藝術之士,匯聚於大稻埕的咖啡廳、酒樓,籌組畫會、舉辦展覽,或與其他文人志士暢談時事。


濃厚的漢人風情、人文薈萃之地,藝術家們選擇大稻埕作為畫題,除了迎合當時臺展「地方色」的潛規則,想必也被這樣的文化氣息所吸引吧!


就現有史料來說,我們難以追溯蘇振輝個人的生平,但或許當時仍就讀臺北第二師範學校的蘇振輝,漫步於熱鬧的大稻埕時,也曾與我們一樣體會過那種由街上轉入小巷裡的氣氛轉變。而對他而言,更邂逅了他心儀的風景、理想的畫題。


#名單之後057

 

(本文作者為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學士)



[1] 門田晶,《日治時期大稻埕與城內美術活動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2),頁28。


[2] 莊永明《大稻埕逍遙遊》(台北台北霞海城隍廟〈非賣品〉,2007),頁28。轉引自門田晶,《日治時期大稻埕與城內美術活動之比較》,頁30。

參考資料
  1. 門田晶,《日治時期大稻埕與城內美術活動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2。
  2. 盛鎧,〈試探日治時期與1970年代鄉土運動的巷弄美學〉,《藝術學研究》,9(臺北,2011.11),頁129-166。
  3. 臺展資料庫,http://ndweb.iis.sinica.edu.tw/twart/System/database_TE/04te_search/index.jsp
  4. 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市:雄獅,2001。
文章資訊
作者 許伯瑜
刊登日期 2020-02-03

文章分類 故事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