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臺灣樟腦害死了林投姐?

張家綸 2016-10-24
收藏

有關林投姐的故事,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詳:一個渣男在騙財又騙色之後,辜負了一位再嫁給他的寡婦,而這位寡婦心懷不甘地在林投樹上吊自殺後,化成女鬼在樹叢附近遊蕩,伺機對渣男復仇。


以上,大概就是大家對於林投姐故事的基本印象。


由於林投姐的故事包含了感人、悲慘、懸疑、驚悚等各種元素,又分別名列為「清末臺灣四大奇案」、「清代臺南三大奇案」與「臺灣五大奇案」之一。反正,不論是什麼奇案,都能看到林投姐的身影。


關於林投姐的故事,最早出自日治時代片岡巖先生的記錄。1921 年,他寫了一本《臺灣風俗誌》,裡頭記載著臺灣的各種民情風俗和民間信仰。不過,在片岡氏的記載中,只寫到林投姐死後,鬼魂在林投樹附近遊蕩而已,尚未述及她的復仇大計。


其後,有位東方孝義先生在 1942 年出版了名為《臺灣習俗》的書籍,也收錄了林投姐的故事。大體而言,東方氏的故事版本和片岡巖的記載大同小異;唯一不同的情節,是那位渣男其實是林投姐的老公,並棄林投姐於不顧,將兩人的共同財產全數帶走。


那麼,直到什麼時候才出現林投姐復仇的情節呢?1928 年,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發行了一本《在臺之中國戲劇和臺灣戲劇》(《臺灣に於ける支那演劇及臺灣演劇調:昭和二年三月十五日現在》),收錄了林投姐故事的歌仔戲版本。這齣戲的劇情,便安排了林投姐的復仇過程,只不過將她的名字換成陳朝,渣男則改叫朱詩。以上都是比較簡單的故事版本,日後即以此為基礎,發展出比較完整的故事內容。


現在廣為流傳的故事版本,是廖漢臣在 1950 年代寫的〈林投姐〉,後來收錄於 1972 年連曉青主編的《臺灣四大奇案》。這篇林投姐的故事相當完整,甚至連時代背景都勾勒地相當清楚。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的故事男主角主要來自泉州或廣東,這次則是將地點設定為汕頭。


汕頭位於廣東省東部,乃重要的經濟特區。早於隋唐時期,潮州地區韓江三角州平原地區的商人已開始進行海外貿易;到了清代中葉,汕頭已經成為潮汕地區重要的通商口岸。第一次英法聯軍後,原本打算開放潮州為通商口岸,但由於人民反對,遂改開放汕頭。之後,汕頭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逐漸超越潮州,並與上海和香港建立經濟網絡。


男主角周亞思正是出身這麼一個善於經商的環境,以致於他拿了林投姐的財產後,即以精準的商業眼光將錢投資於當時臺灣貿易的金雞母:樟腦。


眾所周知,1860 年後,臺灣正式對外國開港通商,茶、糖和樟腦取代米、糖,成為臺灣三大作物。其中,樟樹原本用以做為船艦建材,而提煉出的樟腦則用以製作藥物或炸藥等。1890 年,人工合成塑料賽璐珞工業興起後,樟腦成為當紅炸子雞,甚至於日後左右世界的樟腦市場。當時歐美各國與英國統治下的印度都需要樟腦,遂成為臺灣樟腦的主要輸出地。


當時樟腦透過廈門輸往中國大陸,至於要輸往其他國家,則是經由香港。香港在鴉片戰爭後割讓給英國,並逐漸從一個小漁村轉型成國際貿易港,許多貨物都會經由此地轉運到中國以外的國家。也因此,在廖漢臣的〈林投姐〉故事情節中,周亞思前往香港作生意,可說有其歷史緣由。


當然,最後周亞思一去不回。


接下來,廖漢臣描述的林投姐復仇之路,有點血腥而殘忍。


渣男賺了一大筆錢後,便搭船返回汕頭,不僅於當地再娶妻子,甚至生了小孩。遠在臺南的李昭娘毫不知情,日夜等待丈夫回來。等到家裡錢財用盡,小孩跟著挨餓凍死(這裡情節也有變化,亦有李昭娘殺害自己小孩的說法),李昭娘終於知道自己受騙。萬念俱灰下,想不開的她就在林投樹上吊自殺了。李昭娘死後,心有不甘的她時常在林投樹附近徘徊,甚至會拿紙錢去買燒肉粽果腹。


有一天,李昭娘的冤魂遇到一位算命仙,在向他述說了冤情之後,算命仙便決定協助她復仇。如同各位經常在靈異電影中看到的,算命仙將她的魂魄收進雨傘,然後來到周亞思位於汕頭的家之後,算命仙便打開雨傘。從雨傘中跑出來的林投姐,頓時從楚楚可憐的弱女子變成披頭散髮的厲鬼。周亞思見狀,嚇得屁股尿流失了魂,手起刀落地砍下第二任妻子的人頭後,又殺害了後妻生的兩個小孩,最後把自己掐死。故事結束。


這個故事已經不是原來的版本。原有的版本只知道故事發生於清代,但到了廖漢臣手中,他構思的一些細節(如汕頭與樟腦),可以知道時間場景在清代臺灣開港之後。由此可見廖漢臣在〈林投姐〉的相關背景上,可說是下足了功夫。後來,也有很多作家在這個基礎上創作出新的故事,如鍾肇政的〈林投樹下〉、李昂的〈林投叢的鬼〉(收錄於 2004 年出版的《看得見的鬼》)。


《看得見的鬼》。圖片來源:http://0rz.tw/bKixS
《看得見的鬼》書封

這麼具有戲劇性的情節,早已是臺灣歌仔戲時常扮演的劇目。甚至,林投姐的故事還時常成為創作的元素。1956 年,隨著臺語電影市場的崛起,林投姐首次被拍成電影。之後,1979 年與 1988 年又重拍了兩個版本(下圖是 1979 年的電影廣告,男主角是柯俊雄,女主角則是楊麗花)。此外,包括鄭進一創作的〈林投姐〉與閃靈樂團的第三張專輯《永劫輪迴》,都是從不同的角度述說林投姐的故事。行人出版社於 2015 年推出的《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亦將林投姐收入臺灣百妖之一。由此可知林投姐的故事,在臺灣的民間文化可說具有一定影響力。


當時的報紙廣告。圖片來源:http://0rz.tw/IyMCx
當時的報紙廣告。(Source

說到這裡,不知各位有沒有看過林投樹?林投是一種熱帶性樹種,原產於太平洋熱帶地區海岸及各島嶼、印度。在臺灣則主要生長在海濱地區,尤以恆春、蘭嶼一帶為主,是原住民生活中重要的植物之一。原住民會採集林投的果實當作乾糧或零嘴,摘樹葉包飯糰,採根編繩索等等。總之,林投樹整株都可使用。當時的漢人亦用林投樹葉編織帽子,製成之林投帽,在日治時代甚至名列臺灣三大帽之一(另外兩個則是大甲帽和紙帽)。


林投樹。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林投樹。(Source: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從以上敘述可知,林投有其生長的地域範圍,主要是在臺灣南部地區的海邊,所以這也是為何林投姐的故事是出自南部,且偶爾會讀到她到海邊上吊的情節。只不過,林投的樹根不粗,要承受一個成人的重量實在是有些困難。但無論故事真假,這或許顯示出人們對於植物的型態或特徵,會寄予一些想像。有一說是因為林投樹的葉子長,樹幹纖細,就好似一位披頭散髮的女鬼站在海邊。至於要在什麼脈絡下解讀與想像,則有待進一步地深入探究了。


回到廖漢臣筆下的林投姐故事,投資樟腦雖然顯現出周亞思精準的商業眼光和精明的頭腦,但也讓他露出了狐狸尾巴,加上一張甜言蜜語的嘴巴,以及忘恩負義到連自己朋友老婆都敢動、動了又不負責任的壞心腸,堪稱台灣民間故事中的渣男典範。



參考資料
  1. 嚴新富,〈植物園的臺灣原住民民族植物系列(三)〉,《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訊》316期
  2. 黃淑卿,〈林投姐故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3.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1997。
  4. 陳海忠,《近代商會與地方金融:以汕頭為中心的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1。

文章資訊
作者 張家綸
刊登專欄 山林碎語
刊登日期 2016-10-24

文章分類 故事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