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氣的臺灣史研究
書中提到 17 世紀臺灣有「魍港」,現今還存在嗎?
魍港曾經是個繁忙的港口,除了漳泉人、臺灣原住民在這裡交易,還有海盜進進出出,也能看到每年冬季從福建來的捕烏魚船。但後來在 1800 年代,魍港因為急水溪的河沙淤積,逐漸退縮成小港,結束了「臺灣第一站」的輝煌年代。
當歷史資料不齊全時,如何還原歷史樣貌?
有歷史學者說國王魚就是黃魚,但我去請教中研院的魚類專家邵廣昭教授,他覺得早期文獻中出現的魚名,若無插畫、圖片很難斷定種類。荷蘭時代沒有相機,也沒有畫家將國王魚記錄下來,更沒有魚拓,該如何找出國王魚究竟是何種魚類?
我在文獻中找到幾個切入點,從字裡行間推敲,發現國王魚多在烏魚季節後的 12 月到翌年 3、4 月之間被捕獲,地點在臺南附近,體長屬於大魚,國王魚與烏魚是荷蘭時代的兩大重要魚穫。
對照清代文獻會發現臺灣漁民常運送大量土魠魚到中國,是當季重要漁獲,加上臺灣當時的經濟活動變動不大,漁獲量從 1550~1760 大致上沒有變化,綜觀史料可由此推斷荷蘭時代的國王魚,就是土魠魚。
荷蘭時期的荷蘭外科醫生,竟跟理髮師是同一人?
不是因為他們打仗還注重儀容,是因為從中世紀以來,理髮師跟開刀的人多是同一人。許多理髮師成為船醫隨著荷蘭東印度公司來臺,也在軍隊充當軍醫。
當時理髮師在執業時,常常是一號客人進來理頭髮,二號客人進行放血手術,三號客人刮鬍,四號客人割瘤,早期理髮院你會看到藍紅白三色旋轉燈,其實分別代表著著靜脈、動脈和繃帶。
這項研究一開始沒有在我計畫中,直到臺大醫學院的學生來問我關於荷蘭時代的醫學狀況。 18 世紀前後,歐洲醫學院是以培育內科醫生為主,手術則交由同一體系的理髮師與外科醫生處理,他們並非正統醫師(physician),等到之後解剖學越來越發達,整個體制才慢慢翻轉。
葡萄牙人看見的福爾摩沙,不是臺灣?
他們記載的福爾摩沙是西北東南向,長度約 100 公里;臺灣則為東北西南向,長度約 400-500 公里,由此可見葡萄牙人認知中的福爾摩沙,地指沖繩而不是臺灣。
1584 年西班牙船長航經臺灣時,在航海誌首次稱這個島嶼為 As Ilhas Fermosas(意思為美麗諸島),西班牙人後來畫了一幅海圖,將臺灣稱作 Hermosa(艾爾摩沙)。幾經更迭,最終由 1624 年來臺的荷蘭人確立福爾摩沙(Formosa)一詞,自此成為西方國家對臺灣的定稱。
而當今教科書所教──葡萄牙人讚嘆臺灣為美麗之島的起源,來自後人推論後的想像。
解讀歷史也需要創意?
地理歷史有很多名詞要背,我不擅長背誦,我喜歡根據事實去推論。
《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書寫的歷史不是新發現,而是根據史料做出接地氣的解釋,你也可以說它是一種創意。
例如,荷蘭時代臺灣中部有位大肚番王 (King of Middag) ,統轄 18 個村社,在我之前學界都將其翻譯成柯達王(Quata Ong),這名字聽起來很有學術高度、異國風味,但我覺得這翻譯不符合臺灣風情。
後來我去比對史料跟地名,發現柯達王的統轄領域大肚南社附近有條 Patientie 溪,英文直譯為忍耐之溪,它溪流寬廣,人們渡河時要忍耐水流衝擊,因此為名。身為中部人的我一看就知道這條 Patientie 溪是大甲溪,而柯達王的名字應該是閩南語 Hoan-á-ong(番仔王)的誤傳,因此將他正名為大肚番王。
當我看到文獻提到一個名詞,就會想知道這是臺灣的哪個地方、在現代人生活中的意義是什麼。如果發生在臺灣的事,卻因學術音譯讓人摸不清發生地點,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所以我才會強調「接地氣」的重要!
書中為何將 1550-1720 年代定義為臺灣信史起源?
另外,也有許多清代文獻指出,黑潮常帶著日本人、沖繩人或菲律賓人漂流到臺東、花蓮來,史料雖記載他們是莫名其妙漂來,但我認為他們是為走私貿易而來。
臺灣是寶島,真的是寶島嗎?我認為過往不好的一面也該將它呈現出來,臺灣在 16 世紀還是部落社會,只有海盜前來,代表這個地方當時還沒有人想來開發,這是事實不用隱藏。不需要非得把臺灣形容得多有歷史淵源、地大物博。雖然臺灣曾是個原始的地方,但我們將之變成亞洲四小龍,這是一件很厲害的事。
書中對史料的解釋與教科書不同,為何會有這種現象?
為什麼認為要跟歷史談戀愛?
想多了解臺灣史,除了多看書,我更建議你跟朋友或情人騎著車、四處遊歷臺灣,把臺灣當成一本書,多吃多看多玩,你的收穫會更多!
延伸閱讀
2.翁佳音的個人網頁
3.鹽水溪歷史之夢─國王魚的故事
4.翁佳音。2002。〈被遺忘的臺灣原住民史:Quata(大肚番)王初考〉。收於《異論臺灣史》。臺北:稻鄉。
5.「臺灣日記知識庫」新開放《熱蘭遮城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