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 年 6 月 27 日晚上 8 點,美國駐臺北大使館代辦師樞安奉艾奇遜國務卿命令緊急求見蔣介石,提交備忘錄說,因韓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已奉令阻止來自中國大陸以臺灣為目標之攻擊」,該備忘錄同時請求蔣介石命令國軍停止針對中國大陸的一切軍事活動。
備忘錄表示,「美國政府此舉之動機,不但出於其對於太平洋區域之和平及安全之深切關懷,並基於其對中國及臺灣人民之未來自由與幸福之深切關懷」[1]。蔣介石說詳細研究後會盡快答覆。
第二天早上,蔣在閱報後才得知,杜魯門總統昨晚在華盛頓還宣佈「臺灣未來地位的決定必須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復,對日和約的簽訂或經由聯合國考慮。」[2] 杜魯門將「臺灣地位未定論」與「臺灣海峽中立化」聯結,卻沒有預先告知蔣介石,蔣對此甚為不滿,當天自記「其對我臺灣主權地位無視,與使我海,空軍不能對我大陸領土匪區進攻,視我一如殖民地之不若,痛辱盍極!」[3]
可是,蔣介石與其決策高層經一整天研討後,轉而認為美國此舉為一臨時緊急措施,而根本辦法必須雙方協商再定,因此,經蔣批准,外交部長葉公超於 6 月 28 日晚上 10 時正式以備忘錄回復師樞安「中國政府鑒於美國政府來文之緊急性及其上項建議所涉中美兩國之共同利益,對此建議,在原則上表示接受;... 中國政府已循美方請求,頒佈必要命令,將上述海空軍事行動,暫予停止執行」。
該備忘錄特別指出「上述緊急部署,對於中國統治臺灣之權力,及其反抗國際共產主義侵略與維護中國領土完整之立場,並無任何影響。」[4]葉公超又公開聲明「中國政府對於本月二十七日美國政府關於臺灣防衛之提議,在原則上已予接受,並已命令中國海空軍暫行停止攻擊行動。」
在公開聲明中,葉接受「在對日和約未訂立前,美國政府對於臺灣之保衛,自可與中國政府共同負擔其責任。」不過,葉堅稱美國的提議「當不影響開羅會議關於臺灣未來地位之決定,亦不影響中國對臺灣之主權。」[5] 在此聲明中,葉公超似乎默認,在對日和約未訂立前,美國在法理上對臺灣負有某種責任。
私底下,蔣介石認為「美竟命令其海軍巡防臺灣海峽,以阻止任何方面對臺之攻擊,實亦俄史達林所不料,此乃美國政府內容之變化。艾其生(艾奇遜)扶共抱俄之政策,已為其杜魯門及其朝野所不容,故有此澈底改變之大舉。」蔣介石將美國對臺政策的改變「歸功於麥帥主張之正大與成功」,不過,他擔心「此策實為其不得已臨時之決策,決非艾其生等所能甘心者。
然而麥帥及其陸海軍之大部主張,皆不贊成彼艾卑污之外交政策之所為,惟杜魯門並無一定之主張,難免他日不為彼艾所動搖,故危險仍在也。」[6]可見,蔣介石歡迎杜魯門將「臺灣海峽中立化」,並將此決策歸功於駐日盟軍統帥麥克阿瑟。
6 月 28 日晚,葉公超還詢問師樞安「中國現在廣州附近之伶仃及擔桿島,廈門附近之金門島,福州附近之馬祖,浙江省附近之上下大陳各島,均設有防地。上開各島,連同澎湖列島,實構成臺灣防衛體系之一部份。防守各該島防地之中國陸軍,尚有相當數量,並有中國海空軍協同防守。
各該島防地,曾受中共不斷之攻擊。關於防止中共對各該島防地之進攻一節,美國第七艦隊所奉令擔任之任務,是否已予顧及,中國政府深願獲知。」[7]葉公超建議兩國就此迅速進行協商,師樞安答應立即向國務院報告。
7 月 3 日,中華民國駐美大使顧維鈞求見助理國務卿魯斯克,再次提出第七艦隊保衛外島要求。魯斯克說國務院就此事正與國防部和東京盟軍總部緊急磋商,尚無決定。[8] 同一天,麥克阿瑟向國防部建議,第七艦隊保護區域可以包括澎湖,但不能包括其它外島。
7 月 8 日,美國第七艦隊司令史樞波來臺北晉見蔣介石,史樞波私下表示他可能無法保護外島,但除非受到指令,他不會妨礙國軍在外島上的行動。蔣介石告訴史樞波,在對日和約簽訂前,當年他以盟軍中國戰區總司令的身份佔領臺灣,就像麥克阿瑟將軍以盟軍最高統帥的身份佔領日本;現在中國政府已遷徙臺灣,儘管如此,他希望史樞波來此不要覺得像在訪問外國。[9]
1950 年 7 月 19 日,杜魯門總統向國會提出關於韓國局勢的特別報告。關於臺灣,杜魯門說,美國採取的行動是一個基本的安全問題,以防止韓國危機延伸到太平洋地區。他接著說,美國對臺灣沒有領土野心,也沒有任何特殊的地位和特權要求。他補充說,目前的軍事中立化不妨礙影響臺灣的政治問題。他表示希望,所有這些問題都可以按照「聯合國憲章」所設想的和平方式解決。[10]
與此同時,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研究了外島問題後認為,美國部隊不應該致力於保衛這些島嶼,建議通知中華民國,這些島嶼並不包括在杜魯門 6 月 27 日聲明所提出的美國責任範圍內。此外,他們認為保衛這些島嶼的行動是中華民國政府的事情,但不能用基於臺澎的部隊經由這些島嶼進攻大陸。可是,美國政府不應該阻止國民政府捍衛這些島嶼,不應該阻撓從臺灣出發保衛這些外島的行動。[11]
1950 年 7 月 23 日正午,師樞安求見葉公超,奉命正式答復「倘中共向臺灣及澎湖列島以外之島嶼進攻,美國將不參加其防衛,但美國政府絕不妨礙中國政府在各該島上或由各該島出發之防衛作戰行動。」美方還認為「倘中共軍隊由大陸方面向金門砲轟,中國政府自可還砲,此點美國政府當不反對。」但對國軍主動轟炸大陸上共軍集結地和機場,美方反對,威脅說「中國政府如有違反此項命令(指杜魯門的命令)之行動,即係不執行其對美國之諾言。」
葉公超當場回復「中國政府當繼續執行其對美國之諾言,即停止其由臺灣發出向大陸之軍事行動及對在公海上船舶之攻擊。」但是,葉公超提請美方注意,杜魯門 6 月 27 日聲明之後,共軍曾多次襲擊外島,「中國政府因遵守其與美國之協定起見,已為環境所逼而放棄外伶仃與坡山兩島。」金門對於臺澎之防衛關係甚大,處境困難,「第七艦隊既不參加金門之防衛,中國政府自當採取有效自衛措施。」[12]
韓戰初期,蔣介石如何應對美國「臺灣海峽中立化」新政策,對此後的臺美關係有重大而長遠的影響。蔣介石對於第七艦隊來保衛臺灣很歡迎,而對他因此不能進攻大陸,雖不樂意,但也能接受;對於第七艦隊不會保衛外島這點,蔣也很清楚;他並承諾在軍事行動前與美國密切協商。
臺美間的這些協議,後來都成為 1954 年臺美「共同防禦條約」的實質內容。而對「臺灣地位未定論」,蔣介石則採取各說各話,擱置爭議的態度,他似乎理解美國為什麼將「臺灣地位未定論」與「臺灣海峽中立化」聯結。
1950年 8 月 5 日,蔣介石得意地自記「幸韓戰發生以後,國際局勢大變,美,英各國亦不能不改變其對華政策為我協助,此實中華民國轉危為安之動機,此中微妙消息,豈非上帝與基督聖靈在冥冥中有以主之乎?」[13] 蔣已經很久沒有這麼高興過了。
[1] 國史館,王世杰呈蔣中正美駐華代辦師樞安訪晤葉公超面告中共攻擊臺澎以外島嶼美將不參與防衛及備忘 錄等,數位典藏號,002-080106-00031-003,蔣中正總統文物,1950/07/25。
[2] 國史館,一個中國論 述史料彙編,史料文件(一),16頁。
[3] 國史館,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第九冊,515頁
[4] 國史館,王世杰呈蔣中正美駐華代辦師樞安訪晤葉公超面告中共攻擊臺澎以外島嶼美將不參與防衛及 備忘 錄等,數位典藏號,002-080106-00031-003,蔣中正總統文物,1950/07/25。
[5] 國史館,一個中國論 述史料彙編,史料文件(一),22頁。
[6] 國史館,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第九冊,517頁
[7] 國史館,王世杰呈蔣中正美駐華代辦師樞安訪晤葉公超面告中共攻擊臺澎以外島嶼美將不參與防衛及備忘 錄等,數位典藏號,002-080106-00031-003,蔣中正總統文物,1950/07/25。
[8]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 KOREA, VOLUME VII,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 by the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Far Eastern Affairs (Rusk),[Washington,] July 3, 1950 [—3: 05 p. m.] 。
[9]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VOLUME VI,The Chargé in China (Strong)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Taipei, July 10, 1950。
[10] Public Papers of the Presid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Harry S. Truman, 1950, page 527.
[11]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 KOREA, VOLUME VII,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Johnso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Washington, 17 July 1950.
[12]國史館,王世杰呈蔣中正美駐華代辦師樞安訪晤葉公超面告中共攻擊臺澎以外島嶼美將不參與防衛及 備忘 錄等,數位典藏號,002-080106-00031-003,蔣中正總統文物,1950/07/25。
[13] 國史館,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第九冊,53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