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破解騙鬼的鬼月由來

陳博德 2015-08-14
引自陳盈帆,《鬼門開》繪本(台北:聯經,2013),蒙聯經出版社應允使用,特此感謝。
收藏

農曆七月鬼門開,民間常稱作鬼月,佛教團體習慣稱吉祥月或孝道月。


近年網路上流傳鬼月由來,其實是因為農曆七月為大吉月份,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霸佔農曆七月,故以謠言混淆視聽,而流傳七月為鬼月的說法,但實際上這是沒有根據的說法。


明太祖画像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原藏於紫禁城南薰殿,1949年後隨故宮撤退來臺,現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

首先網路謠言引用民間堪輿術語「古來七月天子葬」,翻譯成天子都在農曆七月下葬,因此七月大吉。但此「七月」指的是七個月,而非農曆七月(詳細記載可見《禮記·王制篇》),其中提到天子七天之後出殯、七個月之後下葬。
 
另外,《左傳·隱公元年》、東漢《白虎通卷十·喪服篇》、《禮記·禮器篇》和東漢王充《論衡·譏日篇第七十》都有類似的記載,可以證明「七月而葬」並非指農曆七月。
 
至於為什麼遺體要放七個月?因為皇帝駕崩之後,其屍體需加工處理,連同太子與全國服喪哀悼期,前後總共陳放七個月,方才將棺槨入陵墓;當然也是讓遠在外地的親戚和外國使節能夠有充足時間前來弔唁。
 
既然解決農曆七月跟皇室喪葬沒關係後,明太祖的嫌疑就減輕一半以上,再來針對於「鬼月」名稱的由來。中國傳統文獻對於農曆七月又稱「巧月」或「瓜月」,並無所謂的「鬼月」說法。
 
東漢的《四民月令》、南北朝的《荊楚歲時記》一直到清代以前的《萬有曆書》等重要日(曆)書都沒記載,便知道中國並無此習俗;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韓國《東國歲時記》也不見相關紀錄,積極漢化的日本也是這樣的情形。由此可知中國文化中並無「鬼月」,而「鬼門開」很可能是臺灣與中國東南沿海的漢人社會才有的觀念,演變成今日華人的共同習俗。
 
臺灣的「鬼月」概念是因為臺灣移民社會的死傷多,例如:漳泉械鬥、原漢對立、抗荷、抗清、抗日等移民問題,造成很多「大眾爺」、「萬善公」、「有應公」、「百姓爺」、「義民廟」等無主祭祠。


image_preview
員林的百姓公廟【圖片來源:中研院文化資源地理系統

為了慈善積德、安撫孤魂、化解仇恨,臺灣在清代晚期開始形成普渡死難者的大型祭祀活動。日治前期的臺灣舊慣調查中,將農曆七月稱為「鬼月」,也並不普遍。因此由歷史證據可知「鬼月」其實是現代產物,只有這幾十年來流行此說法。
 
傳統農曆七月只有兩個重要的節日,那便是「七夕」和「中元節」。「七夕」又稱「七巧節」、「乞巧節」,是婦女祈求針黹手藝靈巧的節日,故農曆七月又稱「巧月」,在此便不贅述。
 
而「中元節」源自於道教對天官「堯」、地官「舜」、水官「禹」的三官大帝信仰,其中地官「舜」的生日便是中元節。但有趣的是中元節在兩漢以前並無明確的節日概念,是在佛教傳入後,道教受佛教影響,將中元節也賦予了地官大帝生日的說法。
 
祭祀風氣也是受到佛教「盂蘭盆」概念的影響,因梁武帝崇佛,因此官方盛大舉辦「盂蘭盆」法會以救渡餓鬼飢苦倒懸。民間則上行下效,結合儒家孝親觀念,藉以迴向功德以報先人之恩。之後民間將佛、道教信仰結合,集中普渡於中元節的習慣,從宋代便大為流行,這跟明太祖一點關係都沒有。
 
況且明太祖信的是道教,對於佛教並不重視,只是民俗流行中元節的宗教活動,既隨順民意又避免動亂,沒有壓抑或是助長的必要。
 
明朝末年的張岱有篇散文名作〈西湖七月半〉,記錄了七月時節,富豪名妓、道僧騷人、清客文人……等各色人物,夜遊西湖的歡愉盛況。試想七月若真是恐怖的鬼月,古人怎麼還有夜遊西湖的雅興呢?
 
而清代乾隆年間的沈復,在其著作〈浮生六記〉提到:

 

七月望,俗謂鬼節,芸備小酌,擬邀月暢飲……

白話翻譯就是:七月十五日是俗稱的「鬼節」,芸娘(沈復之妻)準備了小酒菜,打算要開心的賞月飲酒。


根據這段話,「鬼節」只有七月十五這一天,也就是中元節,並不是整個月份都是鬼月。雖是如此,明清的江南人似乎不大害怕,是他們膽子特別大?或是在他們的觀念裡,七月並非一個恐懼月份?


中元節文化對於華人文化圈的影響深遠,尤其在香港與東南亞一帶,祭祀與相關的活動盛況並不亞於台灣,尤其新加坡更是幾乎每晚都有藝人秀場的「歌台」演出, 熱鬧程度有如春節新年,形成特殊的文化慶典;這關係到閩、粵一代移民文化,可能是各地移民的輻射發展,卻又有相互影響,因此由「鬼節」發展出幾乎一模一樣 的「鬼月」概念。


而「鬼月」的歷史發展上,由於中元節是「冥陽兩利」的重要節日,因此格外受到重視;宋代《東京夢華錄》曾經如此記載了北宋首都的中元節盛況:

 

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先數日, 市井賣冥器靴鞋、襆頭帽子、金犀假帶、五綵衣服......潘樓並州東西瓦子亦如七夕......構肆樂人,自過七夕,便搬〈目連救母〉雜劇,直至十五日止,觀者增倍。
中元前一日,即賣練葉,享祀時鋪襯桌面;又賣麻穀窠兒,亦是繫在桌子腳上,乃告祖先秋成之意......十五日供養祖先素食,才明即賣穄米 飯,巡門叫賣,亦告成意也......
禁中亦出車馬詣道者院謁墳。本院官給祠部十道,設大會,焚錢山,祭軍陣亡歿,設孤魂道場。

由此記載,可以看出古代官方與民間對於中元節的重視,不僅是祭祀先祖,普度遊魂與軍殤,還有慶祝秋收的意思;因此節慶的熱鬧氣氛便由七夕一直延續,直到中元節當天才結束。後人將鬼節逐漸演變成三天、七天、十五天,時至今日的整個月規模,這也是可以想見的發展。


其實農曆七月稱作「鬼月」的正向影響,在於長養關懷他人,乃至救渡鬼道眾生的慈悲心,並且懂得慎終追遠的感恩之情,以及諸惡莫作的因果概念,有其深遠的教化意義;但是往往流於形式,競相淫祀,違背了「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美意,實在可惜啊

 
文章資訊
作者 陳博德
刊登日期 2015-08-14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