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着臺美檔案解密,1960 年代國軍空軍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合作行動的 34 中隊(黑蝙蝠中隊),35 中隊(黑貓中隊)的故事廣為留傳。
黑蝙蝠中隊從事電子偵測、黑貓中隊則是駕駛 U-2 偵察機從事高空偵查照相。但是,黑蝙蝠中隊與黑貓中隊收集來的情報由誰來分析研究呢?這些分析研究的結果有什麼用呢?這就與迄今鮮為人知的 1960 年代「國家最高機密」的「新生計畫」有關。
「新生計畫」的全稱是「中美聯合戰略目標計畫」,其要點為「策對大陸共匪各戰略目標之分析研究,並不斷偵察監視此類戰略目標之進展,認為必要時立即予以摧毀」。根據國防會議副秘書長蔣經國與中情局局長麥康的協議,全部計畫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目標研究階段,由戰略目標研究組(代名新生小組)負責。第二階段為擬訂摧毀計畫階段,由中美雙方協同釐訂之。第三階段為執行摧毀階段,執行計畫須經中美雙方政府之批准。本計所蓋括之匪戰略目標,以共匪核子與飛彈設施為主,其它重要軍事工業次之,由於其最終目的為對上述目標之破壞,故本計畫各階段列為國家之最高機密。」[1]
「新生計畫」相關參與人士幾十年來一直守口如瓶,決少談及。最近,因為國史館的檔案解密,公眾才首次了解到一些當年「國家最高機密」內幕。
1960 年代初,美國總統甘迺迪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核武器高度關切。他認為這可能是當時世界面臨的最嚴重問題,美國應該準備採取某種形式的行動。麥康局長也認為「古巴和中共的核威脅是最高權威頭腦中最重要的兩個問題,因此中情局應該對其進行相應的對待」。[2]
1963 年 7 月 24 日,麥康向甘迺迪報告,最近的航空攝影找到了中國的一座鈽生產反應堆,位於內蒙古包頭。[3]中情局估計,最早中國可在 1964 年初進行核試驗。如果中國遇到了正常的困難,這個日期將推遲到 1964 年底。而偵照到的甘肅蘭州氣體擴散廠可能無法在 1966 年之前生產武器級鈾-235。[4](實後證明,中情局對蘭州鈾-235 生產進度判斷是錯誤的,中國首次核試爆用的是鈾-235,而不是鈽-239。)
7 月 31 日,助理國防部長威廉彭岱要求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制定一項應急計畫,使用常規武器對中國核武器生產設施進行襲擊,以便嚴重的影響和延誤中國核武器發展。12 月 14 日,參謀長聯席會議報告,這種行動是可行的,但建議考慮使用核武器進行這種襲擊。[5] 中情局官員認真分析了一些軍事和準軍事選擇,包括美國或中華民國空軍的常規武器空襲,在中國境內使用美國和國府特工進行秘密地面襲擊,以及空投國軍突擊隊的破壞行動,最後一種方式被認為最可行。[6]
於是,麥康緊急邀請蔣經國訪美,與白宮和中情局商討對中國核設施的破壞方案。9 月 13 日,甘迺迪在白宮接見蔣經國時直接問他,是否可以派 300 到 500 人突擊隊乘飛機到遙遠的中共原子設施,比如包頭,這些飛機是不是可能被擊落。蔣回答說,這已經與中情局討論過,這樣的操作是可行的。甘迺迪保證,美國官員將與中華民國官員密切合作,搜集詳細情報,以便採取任何適合實際情況的行動。[7]
9 月 14 日,麥康與蔣經國討論決定,由中情局臺北站站長納爾遜和蔣經國共同組成一個「中美聯合戰略目標委員會」督導針對中國關鍵軍事和工業設施的準軍事破壞行動,美國將在必要時為共同商定的行動提供足夠的支持。[8] 9 月 21 日,蔣介石自記,蔣經國與甘迺迪討論「以毀滅匪共原子製造設備為主題」,「所得結果比預想為佳也」。[9]
9 月 24 日,回到臺北的蔣經國告訴納爾遜,蔣介石已經「原則同意」了雙方協議。蔣經國建議「對匪核子設施之突擊應另行編組一個獨立單位負責,並在絕對隔離及高度保密原則下進行。我總統甚為了解白宮及美中央情報局對於此項計畫之重視與關切,並認為應絕對保密方能保證將來工作之有效與成功」。蔣經國還提出「對目標之選擇,應破壞之部位及實施破壞之優先次序,以及人員之訓練等,尚需依賴美方之協助」。
納爾遜完全同意蔣的要求並提議突擊隊員可送往美國秘密基地受訓,待決定派遣時再接回臺灣。蔣經國還當場「指定衣復恩少將為此項工作之中方負責人」。[10] 衣復恩少將是國軍空軍副參謀長,當時已經在指揮黑蝙蝠中隊與黑貓中隊的行動。他長期擔任蔣介石專機的駕駛員,曾深受兩蔣信任。
12 月 31 日,蔣介石自記年終反省錄說「經國訪美期間,彼自甘乃迪以下各重要部會長作特別誠摯之態度,禮遇倍至,甘且與經國密商破壞共匪核子製造廠之計畫攜回請示,余乃允之,自此雙方合作進入一新階段,而自二月以來所有惡劣情勢完全轉變矣,不料於十一月間甘被刺殞命,於是合作情勢又漸停滯。」[11]
不過,經過三個月的籌備,臺美雙方於 1964 年 2 月 6 日召開了第一次「新生計畫聯席會議」。衣復恩向蔣經國與納爾遜報告,他組織了絕對保密的空軍「新生小組」負責第一階段的戰略目標研究。會上,納爾遜提出了「五項主要目標為包頭冷氣式鍊鈽廠,蘭州氣體擴散廠,北平原子能研究所,雙城子飛彈試驗中心,長辛店飛彈試驗設施」,他建議「對上述目標之研究同時進行,然後再依據吾人之能力,視吾人所可能到達,可能接進,且可能予以破壞者選定一兩項目標,再作集中更深入之研究」。
納爾遜表示「美國政府極盼能與中國政府合作,以執行此項計畫,並願對所需之科學專家,在美或來臺予以盡量支援。」雙方協商解決了若干細節問題,主要對「新生計畫」的保密和工作流程作了決定。蔣經國最後總結「本計畫在戰略與政略上均具重要性,中國政府願盡最大力量予以各項可能之支援並達成之」。[12]
1964 年 8 月,因為衣復恩調任國防部計畫參謀次長室執行官,蔣經國決定由空軍總司令徐煥昇,參謀長楊紹廉接手「新生小組」之組織及業務。1964 年 9 月 15 日,就在中國首次核試爆前一個月,「新生小組」向蔣經國提交「共匪即將實施核子試爆之分析」,準確判斷「共匪可能於最近期內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之北部施行核子試爆」。蔣經國立即呈報蔣介石,並於 9 月 21 日通報中情局。[13] 9 月 30 日,蔣介石自記「共匪對西北空運增加,六月以來至今益甚,此乃共匪試爆原子日期接近之徵兆,應加重視。」[14]
可見,「新生小組」的這個報告有效地幫助臺美最高當局及時決策和應對中國首次核試爆。1964 年 10 月 19 日,就在中國首次核試爆後第 4 天,「新生小組」向來臺灣的中情局副局長卡特將軍作了工作簡報,重點對包頭和蘭州兩原子能工廠作詳細分析。[15] 此後,蔣介石與卡特將軍,中情局副局長克萊恩,美國大使賴特暨納爾遜就中國核子設施及試爆情況作了一係列的談話,強烈要求美國提供工具與技術給中華民國,毀滅中共核能力,以免共匪坐大。[16]
蔣經國為了推進「新生計畫」第二階段工作,決定冒險對鎖定目標進一步偵照。1964 年 10 月 31 日,「在泰國 U-2 機飛經蘭州,偵察匪的鈾的製造發散廠,成功起飛,一路氣候甚佳,平安回臺。」[17] 1965 年 1 月 10 日晚 9 時,蔣經國親自去空軍總部作業室觀察黑貓中隊張立義少校駕駛 U-2 偵察機飛越包頭原子能工廠上空偵查。
U-2 機於 9 時 15 分已到達包頭核子設施東端至西端約三分之二之位置,再過四,五分鍾,即可通過目標,完成照相任務,並脫離危險。但 9 時 17 分該機突然消失,可能即於此時被擊落。蔣經國估計 U-2 機是被共軍導彈所擊落,但他很疑惑為何機上的反電子設備未呈現反應。蔣經國當時以為張立義已經為國犧牲,不知道他已跳傘被捕。[18] U-2 機這次失事對「新生計畫」打擊很大,因為沒有最新的偵照,就無法策對包頭空投突擊隊行動;而且如果共軍導彈能輕易打下 U-2 高空機,那低空運輸機群運送 500 人突擊隊,不就是去送死嗎?
1965 年 4 月 29 日,蔣介石於空軍總部聽取「新生小組」對「大陸原子與飛彈以及其新武器製造之設備與地點」的報告,認為共軍武力進步迅速,使他「更不能不加速反攻之行動與決心」。[19]但是,1965 年 5 月中國第二次核試爆後,美方認為已經錯失採取破壞行動的機會,完全放棄了「新生計畫」。
除了最關鍵的政治外交原因外,「新生計畫」沒有成功,是因為它有幾個突出的缺陷。U-2 機失事使得國軍空軍對目標設施的細節了解不夠;國軍空軍也沒有長程運輸大量突擊隊去包頭或蘭州的能力;要突破共軍保護核設施的飛彈防空網幾乎不可能;而即使能銷毀中國的核材料庫存,也只是暫時的。由於「新生計畫」的有效性遠未得到保證,美國新總統詹森不敢下令對中國核設施採取攻擊行動。
[1]國史館:空軍新生計畫組編呈戰略目標研究組工作概況簡報,數位典藏號 005-010100-00101-020,蔣經國總統文物,1964/10/28。
[2]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DCI (McCone) Files, Job 80-B01285A, Box 2, DCI Memos for the Record。
[3]1963 年 3 月 26 日,黑貓中隊 U-2 偵察機空照最早發現內蒙古包頭制鈽生產設施。
[4]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61–1963, VOLUME VIII,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Washington, July 24, 1963.SNIE 13-2-63: COMMUNIST CHINA'S ADVANCED WEAPONS PROGRAM.
[5] Washington National Records Center, RG 330, OSD Files: FRC 91–0017, 471.61 China Reds.
[6] CIA Collection: John McCone as Director of Central Intelligence, 1961-1965, p270, Document Number 0001262720,Document Release Date: April 17, 2015
[7]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61–1963, VOLUME XXII, NORTHEAST ASI A. 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 Washington, September 11, 1963, SUBJECT: United States Relations with the Republic of China.
[8]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DCI (McCone) Files, Job 80-B01285A, Box 7, DCI Meeting Transcripts.
[9] 國史館,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第十一冊,682 頁和 685 頁。
[10]國史館:蔣經國與美國海軍輔助通訊中心主任納爾遜會談說明已將賴特大使函與附件及華府會談雙方同意事項呈報總統蔣中正及美方表示願支援我國對加強中美雙方合作進行之情報蒐集與其他各項工作等,數位典藏號 005-010301-00005-009,蔣經國總統文物,1963/09/24 。
[11]國史館,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第十一冊,722 頁。
[12] 國史館:空軍副參謀長衣復恩呈報二月六日中美雙方舉行新生計畫聯席會議紀錄,數位典藏號 005-010100-00029-005,蔣經國總統文物,1964/02/12。
[13]國史館:空軍新生計畫組編呈戰略目標研究組工作概況簡報,數位典藏號 005-010100-00101-020,蔣經國總統文物,1964/10/28。
[14]國史館,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第十二冊,96 頁。
[15]國史館,空軍新生計畫作業小組呈國防會議副秘書長蔣經國〈新生計畫組對卡特將軍之簡報〉資料一份,數位典藏號 005-010100-00030-014,蔣經國總統文物,1964/10/19。
[16]國史館:總統蔣中正接見美國中央情報局副局長卡德中將談話有關中共試爆核子裝置,數位典藏號 005-010301-00012-007,蔣經國總統文物,1964/10/19。總統蔣中正召見美國中央情報局副局長克萊恩就中共核子試爆事件進行談話之紀要,數位典藏號 005-010205-00086-001,蔣經國總統文物,1964/10/24。總統蔣中正接見美國大使賴特暨納爾遜先生關於中共核子設施及試爆情況談話紀錄,數位典藏號 005-010205-00068-002,蔣經國總統文物,1964/12/10 。總統蔣中正與美國駐華大使賴特海軍輔助通訊中心主任納爾遜會談有關中共第二次核子試爆根據判斷將採取空中投下方式進行,數位典藏號 005-010301-00013-004,蔣經國總統文物,1965/02/06。
[17] 國史館,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第十二冊,105 頁。
[18]國史館:蔣經國與美國海軍輔助通訊中心主任納爾遜會談有關我 U-2 機與飛行人員失事及包頭匪之核子設備希望美方能運用其他系統對該地區執行偵照任務等,數位典藏號 005-010301-00007-002,蔣經國總統文物,1965/01/11。張立義於1965 年 1 月 10 日被俘,被安置在南京務農、務工,於 1982 年 11 月 10 日被批准經香港回臺灣探親,因當時中華民國政府顧忌而被拒,後經中情局協助移居美國。1990 年 9 月 4 日,張從美國返抵臺灣。
[19]國史館,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第十二冊,16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