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兩次全球化浪潮的起點:從遣唐使到脫亞,太平洋將形成「多島海的世界」

2020-07-31
在美國與中國漸漸放棄自我圓滿、轉而投入相互依存的網絡之際,整個太平洋很有可能會形成一個「多島海的世界」
收藏

桑原隲藏先生在 1925 年曾經寫過一篇有名的論文〈從歷史看南北支那〉[1] ;在這篇文章的開頭,他用了這樣一句話來破題:「支那是南北有別的。 」桑原察覺到,中國以淮河為界,北部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的北支那,和南部以長江流域為中心的南支那,彼此有著很大的區別;不管地勢、土質、氣候、物產,乃至各種風俗人情,都有顯著的差異。


因此他一語道破,指出中國的歷史是漢族南進的歷史,也是南方在文化、戶口、物力等一切方面, 凌駕北方的歷史。中國社會從千年前開始,就分化為「政治中心的北方」與「經濟中心的南方」兩極,其中的「南支那 」是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因此中國其實具有「大陸中國 」這個位在北方、屬於政治性質的樣貌,以及「海洋中國」這個位在南方、屬於經濟性質的樣貌。


日本人在遣唐使的時代,受到以長安為代表的北方大陸中國所影響;不過在之後的時代中,則與南方的海洋中國交流日益加深。中世以後,以寧波為據點的日本人,稱呼這些海洋中國人為「唐人」。江戶時代的長崎貿易也被稱為「唐人貿易」,在長崎設有比荷蘭商館所在的出島規模還要更大的唐人聚居地。


遣唐使為七至九世紀時日本派遣往唐朝的官方使節,延續了過往日本遣隋使前往中國擔任使節的傳統。(Source:Wikimedia

當日本開國的時候,在神戶與橫濱居留、規模最大的外國人集團,就是稱為「唐人」的海洋中國人。中國的最大特色就是「南船北馬」;在這個國家當中,存在著南邊的海洋中國與北邊的大陸中國這「兩個中國」。


日本人雖然被大陸中國的政治所擺布,但直接所受的影響,則是來自海洋中國。朝鮮也是一樣,在接納了江南社會的文化、物產複合後,在十六世紀迎來了大開發時代,並形成和土地結合的社會。朝鮮原本和中國一樣,在土地繼承上採取均分制,但隨著人口增加、土地不足,長子繼承的情況逐漸顯著,到了十八世紀,遂形成了長子優先的儒教社會[2]


第一波浪潮的另一個方向是朝向西方。當時,伊斯蘭在環印度洋圈廣為盛行,東非、西亞、印度,還有東南亞世界,都被海洋伊斯蘭連結起來。透過伊斯蘭商人的媒介,各式各樣的物產被運往西方,並在地中海被歐洲所接收。


不久後,歐洲人自己也前往環印度洋,將這些物產帶回國,並將它們移植到大西洋彼端的新大陸,從而在環大西洋地區形成了自給自足的大西洋經濟圈。歐洲成功擺脫對環印度洋經濟圈的依賴,是在西元 1800 年左右;這和日本完成自給自足體制,幾乎是同一時間。


就這樣,第一波浪潮以東南亞為起點,一部分以江南組合(江南地區社會的物產複合) 的面貌,向北流入中國、朝鮮和日本,並促成了日本的鎖國;另一部分則是經由印度洋流入歐洲,並促成了大西洋經濟圈的成立。對受到這波浪潮洗滌的近世日本與近世歐洲來說,東南亞是一片豐饒之海。


第二波浪潮是第一波的逆流;這波近代以降的浪潮, 直到今日仍持續不輟。歐洲透過基督教的大西洋經濟圈,成功地讓迄今為止必須從環印度洋(海洋伊斯蘭地區)獲得的物產得以自給。之後,他們更將大西洋經濟圈生產的物產反向輸送回東方;在這波逆流的襲擊下,東南亞變成了製品市場, 也成了殖民地。


另一方面,從中國也有大量的人民流入東南亞。這波人口外流的歷史背景是十八世紀,中國的人口激增了三倍,於是人潮一方面往內陸北部遷徙,一方面也往東南亞奔流。這波人潮在十九世紀後半,隨著苦力的湧現而益發龐大。就這樣,東南亞受到原本第一波流向的西、北兩方反轉傳來的大浪所衝擊,並遭到這兩道巨大逆流無情撥弄。


從西邊傳來的第二波浪潮,雖然讓環印度洋及東南亞地區蒙受了巨大影響,但也僅止步於此,並未繼續傳抵環中國海圈。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環中國海圈的物產複合,與環大西洋、印度洋圈的物產複合間,並不存在相互競爭的關係。


東南亞這片「豐饒之海」,是近代社會的原點。歐洲與日本的近代化,是對群集在東南亞這片豐饒海域裡, 巨大物產複合的回應;而這種回應之所以會誕生出嶄新的近代社會,是因為東南亞湧現的龐大市場壓力。這種壓力,和乾燥草原地帶的軍事壓力堪相匹敵。


日本透過工業化,在環中國海圈的亞洲競爭中勝出。日本的生產革命蔓延到曾為其殖民地的台灣、韓國,並一路擴散到亞洲的 NIES 以及 ASEAN。1985 年的廣場協議,確定了日圓升值的基調,於是日本遂一方面對鄰近的亞洲各國進行直接投資,同時也扮演需求吸收者的角色。


八○年代後半,日本對 NIES 的直接投資,以及 NIES 對日本的輸出都不斷增加;到了九○年代,則是形成了日本、NIES 對 ASEAN 直接投資, 與 ASEAN 對日本和 NIES 輸出的組合關係,亦即「日本→NIES→ASEAN」 這樣的經濟發展連鎖。套用渡邊利夫[3]的話來說,就是「東亞的自體循環機制」。先是美國的比重降低,接著日本和美國比肩, 擔負起吸收需求的責任,而後日本的角色又逐漸被 NIES 取代。


1990 年, NIES 對 ASEAN 的直接投資額已經超過了日本。日本過去對 NIES 所扮演的角色, 現在變成 NIES 對 ASEAN 依樣畫葫蘆。環中國海域的各國,正和日本一樣,走上脫離中國式亞洲的「脫亞 」道路;而在此同時, 他們也在進行「脫美」 的歷程,換言之即是進行「雙重的脫亞」。


那麼,中國自己又要往何處去呢?中國也開始推動所謂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亦即社會主義徒具其名,實則走向市場經濟化;在二十一世紀,他們很有可能會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4]。現代中國在脫離舊中國這層意義上,也是持續進行著「脫亞 」。


從以上的歷史過程來看,APEC 未來將會有怎樣的展望呢?APEC 在 1989 年, 於澳洲首都坎培拉召開第一屆會議;現在它的加盟國一共包含了十八個國家和地區(日本、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澳洲、韓國、泰國、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中國、台灣、香港、墨西哥、巴布亞紐幾內亞、智利)[5]。APEC 所使用的「亞太」(亞洲與太平洋)這個詞,其實有一點讓人感覺不太協調;畢竟,亞洲不一定要依附於太平洋,而太平洋也不必然就是「亞洲的太平洋」。


2018 年巴布亞紐幾內亞 APEC 峰會領袖合照。(Source:Wikimedia

因此,APEC 的 A 其實不一定要指「亞洲」, 用來指「美國」或「澳洲」,其實也都沒什麼問題。就像歐洲從歐洲共同市場(EEC)、歐洲共同體(EC)到歐盟(EU),以經濟交流為中心,循序漸進地發展成整個地區社會交流的場域一樣,APEC也試著以經濟合作會議的形式,開始邁向達成太平洋共同體的漫長目標。


事實上,亞太的「亞洲 」給人的印象,主要是以日本為首的 NIES 和 ASEAN,因此與其說是亞洲,不如說是西太平洋的島國。這些國家現在雖然使用像「亞太 」這樣、前面冠上「亞洲」的名號,但將來一定會消除掉「亞洲」這個地區概念。


西太平洋除了日本以外,還包括菲律賓與印尼等國度,是世界上擁有最多島嶼的地區, 可稱得上是「島的世界」。島嶼必須要有海洋才能存在,同時擁有形形色色的陸地世界與海域世界的太平洋,正是所謂的「多島海」。在美國與中國漸漸放棄自我圓滿、轉而投入相互依存的網絡之際,整個太平洋很有可能會形成一個「多島海的世界」。


戰後,以 NIES 和 ASEAN 為核心,「海洋中國 」開始工業化。海洋中國就文明史的意義來說,是和日本往來最為長久的勁敵。海洋中國的人民從很早以前,就在東南亞海域紮下根基,現在又跟美國、澳洲連手,組成了環太平洋網絡。


二十一世紀確實是由太平洋擔起重任,成為 APEC 旗手的時代,但海洋中國的動向,將會在這段進程中占上很重要的比例。過去在流通上占有優勢的海洋中國,現在正在日本身後急起直追。亞洲將迎來激烈的競爭時代,日本應當與海洋中國一邊競爭、一邊探尋共存之道,如此方為正軌。

 

本文摘自八旗文化《文明的海洋史觀》
 
以「近代文明源自亞洲海洋」為核心論點,
借鑑日本的海洋經驗, 讓台灣成為海洋國家的經典必讀之作!
《文明的海洋史觀》的中心論題是:「近代文明始於亞洲海洋」。「海洋史觀」以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及梅棹忠夫的生態史觀為基礎,吸收了法國歷史學家布勞岱爾「連續性對外貿易帶來的產品變化會引起社會的變化」的歷史觀。
本書能給台灣的啟示在於,如何借鑑日本,從「台灣的海洋史觀」出發,去思考台灣和海洋的關係,並且在放眼全球的寬宏視野中思索台灣未來的定位。在東協崛起、中美對峙愈趨頻繁的此刻,台灣又正好位於涵蓋東南亞海域與太平洋的亞洲海洋的中心點,使得本書顯得更為重要。


[1]收錄於《桑原隲藏全集》第二卷,岩波書店,1968 年。

[2]宮嶋博史《兩班》,中公新書,1995 年。

[3]編注:日本經濟學家、政治學家,亦為著名的友台人士。

[4]編注:2011 年中國 GDP 總量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5]編注:截至 2020 年,APEC 已新增俄羅斯、秘魯、越南三國為會員國



 

 

文章資訊
作者 川勝平太
譯者 鄭天恩
出版社 八旗文化
刊登日期 2020-07-31

文章分類 故事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