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之所以吸引人,在於將文字情節化為圖像,讓讀者不用從文字中憑空想像。反之,試想如果將漫畫中的對白全部去除,將會是什麼情形?
有時候,歷史研究也是如此,在文字記載較為缺乏的狀況下,圖像也是獲取歷史訊息的途徑之一。例如,馬雅歷史上,提卡爾(Tikal)與提奧帝華甘(Teotihuacan)兩座城市關係的演變,就是圖像與文字相配合下的成果。
提卡爾位於今日瓜地馬拉北方的佩藤省(Peten)的熱帶雨林中。在古典期(西元 300 年~900 年)一直是馬雅世界重要的城市之一。城市中有著許多刻寫銘文的石碑、雕刻品,為我們提供瞭解提卡爾,提供豐富的資料。
提奧帝華甘則位於墨西哥谷地,在今日墨西哥市附近。提奧帝華甘城中有雄偉的建築,還有一條著名的神廟大道。
不同於提卡爾,提奧帝華甘幾乎沒有任何銘文雕刻與石碑。因此,有關提奧帝華甘由什麼民族所興建?何時開始興建?為什麼衰弱?目前都沒有確切的答案。
不過,從出土的文物來看,兩者之間卻存在著緊密的關係,這點一直困惑著研究者。
例如,上面的這個提卡爾出土的文物圖樣線描圖,就展現兩者之間的關係。(點圖放大)我們可以看到有許多穿著提奧帝華甘風格的戰士與商人抵達提卡爾訪問。在右側兩個商人的圓頂高帽,為標準的提奧帝華甘風格。中間的戰士手中持著長矛,也是提奧帝華甘戰士的標準配備。這個考古學家認為兩座城市的關係,大約自西元三世紀就已經開始。
考古學家推斷,兩者存在合作的聯盟關係,甚至可能有婚姻聯盟。藉由提奧帝華甘的協助,提卡爾在古典期早期稱霸馬雅世界。
1980 年代,經過學者們的努力,馬雅學家終於能夠解讀馬雅文字,從這些石碑中,發現了許多驚人的事實,改變我們過去的認知。提卡爾的 31 號石碑與其他銘文扭轉了我們的看法。
上面為 31 號石碑右側浮雕的線描圖,可以看見一個提奧帝華甘風格的戰士。頭飾樣式與欠面那件文物的戰士相當類似。戰士左手拿著盾牌,右手則拿著提奧帝華甘戰士常用的擲矛器。
這種擲矛器,馬雅語稱為 Atl-atl,一次可以發射多隻長矛。同時,擲矛距離也可以提昇兩倍左右。盾牌上則裝飾有提奧帝華甘的戰神特拉洛克(Tlaloc)。這些證據顯示浮雕呈現一名來自提奧帝華甘的戰士。不過,為什麼這名戰士會出現在提卡爾,則讓研究者爭論不休。
圖像雖然提供了訊息,但是文字使訊息更完整。根據相關銘文的記載,西元 378 年 1 月 31 日,一名被稱為「西方君主」的將軍帶著軍隊進入了提卡爾。以往我們無法解讀這位將軍的象形文字,只能望圖生義稱其「冒煙青蛙」。
隨著馬雅文字解讀的進展,我們知道這位將軍叫做 Siyah K’ak。他帶著軍隊進入提卡爾,同日銘文記載原本的提卡爾國王「進入水」。在馬雅文中,這是死亡的隱喻。我們驚訝的發現提奧帝華甘與提卡爾間的關係,不是原本設想的聯盟關係,而是征服與被征服者。
除此之外,考古學家也發現在 Naachtun、El Peru 和 La Sufricaya等遺址也有紀錄 Siyah K’ak的行蹤。
Naachtun 的 24 號石碑今年才解讀完成,上面記載其統治者成為 Siyah K’ak 的附庸,在馬雅文字中稱為 Yajaw。El Peru 遺址距離提卡爾大約 78 公里,根據銘文證據,Siyah K’ak 抵達了 El Peru,與統治者 Kinich Balam 一同舉行聖火儀式。有關這個儀式的內容,目前還不甚清楚。不過,這個儀式代表兩者結為同盟。
Siyah K’ak 可能以 El Peru 為基地,最後在 378 年 1 月 31 日征服提卡爾,提卡爾國王 Chak Tok Ich’aak 同日駕崩,來自提奧帝華甘的 Yax Nuun Aiihin 繼位。提卡爾由來自提奧帝華甘的王族統治後,發展越來越興盛,逐漸成為馬雅世界的強大城邦。
提奧帝華甘對提卡爾的征服,可能影響了整個馬雅世界,另一座馬雅城市科潘(Copan)王朝創始者 Yax K’uk Mo’ 就是在西元 426 年,由提卡爾王朝所擁立。Yax K’uk Mo’ 可能不是出生在科潘,而是來自其他地方。他死後葬在一座具有墨西哥谷地風格的建築物中,呈現科潘與提奧帝華甘之間的關係。從出土的 Yax K’uk Mo’ 的塑像來看,眼睛帶著護目鏡,為提奧帝華甘的風格。
現在的研究者將提奧帝華甘征服提卡爾等城市,視作前古典晚期轉向古典早期的標示之一。同時,整個研究過程也顯示了破譯馬雅文字後,對於馬雅研究的助益。
從這些發現可以知道,圖像與文字的結合,豐富了我們研究歷史的途徑。這種結合兩者的方法,是馬雅研究的重要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