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騎兵沒落、城牆消失」──火藥如何改變歐洲的軍事發展?

盧正恒 2018-01-03

漢學家歐陽泰在新書《火藥時代》中寫到:

 

長期以來,史家已經針對火藥帶來的革命性效應進行了許多研究,但他們大多只注意西方。事實上,你可能聽過一個錯誤但卻常被提起的說法:火藥是中國人發明的,但他們並未應用在戰爭上。此一誤解仍然廣泛地流傳著,常出現在學術著作裡,甚至連中國人都這麼說。不過,事實是中國與其鄰國試著把火藥用在許多軍事和非軍事的用途上,經過幾百年後,火藥才流傳到西方。這些最開始使用火藥的亞洲國家常常被忽略了,而大部分關於火藥戰事的研究都聚焦在早期近代史(大約一五〇〇~一八〇〇年)。史家們往往主張,就是在這段時間裡才有許多帝國因為火藥而崛起,「火藥革命」與「軍事革命」促成了歐洲封建結構的轉變,也為日後西方國家的全球霸業打下了基礎。

事實上,所謂的「火藥時代」持續了整整一千年,從西元 910 年左右,人們開始把黑火藥用於戰事,到大約 1900 年,無煙火藥出現,這時代才算告終。若能好好檢視這火藥時代,我們也許有機會能解答「西方為何崛起?中國為何『停滯不前』?」的問題。


大約在西元 1330 年左右(詳細的時間為何我們並不知道),火器(gun)和火藥(gunpowder)開始作為武器出現在歐洲。誰發明、誰先用、什麼時候開始,這些問題都仍然是個謎團。火器需要花時間填充昂貴且難以取得的火藥,還要保持乾燥,重點是精準度奇差無比。在戰場上,這東西唯一吸引人的地方只有二點:第一,相較於需要長年訓練的弓箭手、騎士等,使用火氣不太需要花時間訓練;第二,火器所發出的轟轟巨響有鎮攝敵人的功能。除此之外,火器不只效能不高,更無法對當時的作戰方式產生作用。


初期的火器並沒有分得太細,大致可以區分為手持火器跟大砲二種形式。手持火器 (firearm)在初期是配角中的配角,當歐洲諸侯國開始採用長矛兵陣對抗戰場上的主力貴族重裝騎士時,火器終於有了一點舞台可發揮。因為面對一片拿著長矛又聚集在一起的敵軍,不需要太精準的瞄準,只需要點火亂槍打鳥。


然而,足以影響整個歷史發展的並不是這些手持火器,而是在十五世紀左右發展起來的大砲(artillery)。大砲跟手持火器一樣,瞄準能力也不佳,雖然鎮攝能力與摧毀能力驚人,但體積笨重,難以輕易在戰場上移動。大砲適合用於一片又大又廣的目標,這個目標最好還不會動——城堡。大砲因此成了攻城器具,而非野戰用途。


說來諷刺,大砲這種武器之所以會在歐洲發展起來,跟宗教脫不了關係。一來是因為鑄造大砲跟鑄造教堂鐘的技術相近,因此歐洲能快速學會如何製作精良的大砲。


二來,當 1517 年馬丁路德提出對教會的質疑後,宗教衝突席捲歐洲大陸,衝突的雙方開始越來越激烈對抗,甚至發生了戰爭,大砲便在此時有明顯的改良與進步。為了抵禦大砲的攻擊,人們開始把中世紀又高又薄的石頭城牆加厚、加厚、再加厚,但隨著大砲威力的增強,那些加厚的城牆明顯擋不了大砲的攻擊,此時,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工程師便展現了該時代的活力與驚人創意,發展出了一個徹底改變人類歷史產物─文藝復興要塞(trace italienne)。


文藝復興要塞,義大利帕爾馬諾瓦 Palmanov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stion_fort)

文藝復興要塞最特別之處在於有著稜堡 (bastion)保護,稜堡彼此能提供交叉掩護,製造一個無死角的火力最大化防衛機制。此外,相較於傳統中世紀那些又高又薄的城牆,文藝復興要塞的城牆明顯矮的多,但是他們具有傾斜的角度,能防止當時大砲的直接轟炸,進而降低被摧毀的可能性。


文藝復興要塞的建築形式如野火般迅速傳遍歐洲各地,大部分國家都開始使用類似的要塞保護,除了英倫三島直到十七世紀中期才開始採用,和波蘭因仍大量採用騎兵戰術而更晚。


縱使大砲越來越精準、破壞力也越來越大,但由於文藝復興要塞的精美設計,使得攻擊方幾乎無法攻陷。那該怎麼辦呢?攻擊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增加軍隊規模,採取長期包圍的戰術,迫使守軍投降。包圍要塞通常是一場持久戰,常理來說不會希望雇用騎兵來圍城,因為騎兵多了一匹甚至多匹馬分擔糧食,那可能城還沒被攻下就先吃垮攻擊方自己了。


因此,取代騎兵的是越來越多的步兵成為軍隊主力。但還是有個問題要解決,要從哪裡找到這麼多的士兵呢?


於是,招募外國人就成了第一個解決之道。歐洲長年以來都有招募外國軍人充當雇傭兵的習慣,徵招外國人的好處之一就是他們是領薪水的,一般來說只要領到薪水這些傭兵不太會顧慮工時多少,也沒有國家牽絆或是地方顧忌,唯一的缺點在於他們非常昂貴,能負擔起這些雇傭兵的領主或是國王少之又少。


既然雇傭兵這麼貴,哪裡還有便宜的人力,能幫領主或是國王做功德,不計較工時呢?這些封建領主或國王就把主意動到公民、或農民身上,作為外國雇傭兵的替代品。


外國雇傭兵受過專業戰術訓練,戰力有一定的水準,相較之下,做功德的農民雖然比較好徵招,但當農忙時期或是播種時節,要讓農民們願意放下手邊農忙加入軍隊,就需要提供一筆不小的薪水給他們作為補償。因此,無論何者,對於當時歐洲國家來說,最大的問題都在於:哪來的錢?


為了籌錢應付龐大的軍需,新的稅制和補給制度隨之出現,而統治者是否能在眾多諸侯的領土上實行新的稅制與補給制度,便成為統治的關鍵,舊有的封建制度漸漸被越來越中央集權的政府取代。


如前所述,因應圍城戰的開始,當大規模的步兵一度取代騎兵成為戰場主力,騎兵似乎消失了。


但 1515 年,手槍的發明,讓暫時消失於戰場上的騎兵又找到了戰場上的立足之地。身著重裝、拿著長矛的騎兵不再是貴族所壟斷的軍種,任何能騎在馬上用手槍的人都可以成為騎兵。因此,原先昂貴笨重的貴族重騎兵轉變為輕騎兵。另一個導致這個變化的重要原因是,步兵此時也開始裝備火繩槍了,火繩槍的彈丸還是打得穿厚裝甲,因此原先騎兵身穿的裝甲好像也無濟於事。


手槍騎兵(圖片來源

步兵所裝配的火繩槍(arquebus)裝彈速度慢,也不容易瞄準,因此火繩槍的使用初期最主要的功能其實是在鎮攝和驚嚇。火繩槍兵也沒有對抗騎兵衝鋒的能力,因此還需要長矛兵(pike)的幫忙。手槍騎兵、火槍兵、長矛兵三者互相配合的部隊成為歐洲野戰的主力,也改變了歐洲戰場的戰爭型態。


三十年戰爭西班牙軍隊(圖片來源

火繩槍兵(圖片來源

十六世紀開始,不同於初期誰拿著一把火槍都能開火,這時的火槍不再是不需要訓練的東西,取而代之的是誰能得到更好的訓練。軍事上的第一個革新發生於 1590 到 1609 年左右,由領導荷蘭軍隊的莫里斯 (Maurits van Nassau, 1567-1625)帶起,他至今仍被稱為軍事革命的核心。莫里斯開創了歐洲演習訓練的傳統,更重要的是他縮小了軍隊的編制,讓軍隊能受到更專精的訓練。因此,他的部隊有著無數專精的軍官,這些軍官控制軍隊的行進避免失序,穩固的秩序讓他的部隊得比大獲全勝。


此時的軍官也進入專業學校學習更多的知識如:數學、彈道學、工程學等等,來應付戰場上千變萬化的突發狀況。那誰能夠當第一批軍官呢?實際上,首批軍官往往都是那些下了馬、拋棄重裝的貴族們。


莫里斯(圖片來源

另一名重要的軍事改革家是被尊稱為「大帝」的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Gustavus Adoplphus, 1594-1632)。他於 1617 年加冕成為瑞典國王,成就了十七世紀瑞典在北歐的霸主地位,更被拿破崙等人尊稱為史上最偉大的統帥之一。大概在 1617 到 1632 年左右,古斯塔夫‧阿道夫的瑞典軍隊已有著超乎其他歐洲軍隊、無與倫比的裝填速度和能快速移動的大砲,更重要的是瑞典受過驚嚇訓練的騎兵能近距離使用刀劍攻擊敵人。此時的軍隊除了舊有的長矛、騎兵、步兵外,連砲兵也加入軍隊,一個現代化的軍團就此誕生。


古斯塔夫‧阿道夫(圖片來源

自從農民成為常備兵的來源後,戰爭已經不再是貴族的事,而是屬於平民百姓的事,而為了分出你我,標示出哪一些軍隊是屬於國王的人,軍服這個極具象徵意義的東西誕生了,當同一批人穿上同樣的制服,就代表他們屬於同一個國王,替同一支部隊效命。


那歐洲以外的世界又是怎麼回事呢?


有玩過經典遊戲「世紀帝國」的讀者,也許很熟悉「土耳其火槍兵」這個名詞。這是一個土耳其專有的特殊兵種。原文的土耳其火槍兵寫作 Janissaries,是十四世紀鄂圖曼帝國的一種奴隸軍團。他們通常是基督教徒的兒童,在幼年時就被俘虜成為奴隸,並被蘇丹扶養長大,訓練成軍隊,甚至許多人還能擔任上官職或是成為帕夏(蘇丹的宰相)。雖然一開始土耳其火槍兵並非全部皆攜帶火槍,卻可能是史上第一支裝配火槍的常備正規軍。在歐洲經歷了十六、十七世紀莫里斯等人的變革之後,這批蘇丹的土耳其火槍兵也開始接受莫里斯的標準軍事訓練,成為戰鬥力核心。


Janissaries(圖片來源

在莫斯科大公國,第一批火槍步兵大約出現在 1500 年左右,稱之為 pishchal’niki。這支部隊的原先是一隻 30 到 40 人駐守在城堡內的砲兵,在 1508 年左右演化成肩扛火槍的部隊,這支部隊後來也成為莫斯科大公國的首支火槍常備步兵。大概在 1545 年到 1550 年左右,手持毛瑟槍的部隊 streltsy(俄文射手的意思)出現,並參加了 1552 年的喀山(Kazan)圍城戰。streltsy平時從事農耕和一般經濟活動,有戰爭時則須應戰。作戰時,streltsy 有騎兵部隊環繞掩護,躲在木製的屏板後方射擊。


pishchal’niki作戰圖(圖片來源

streltsy (strelets為複數)(圖片來源

1552年喀山圍城戰(圖片來源

大多數的亞洲讀者的認知過去都誤導著:當歐洲如火如荼的進行軍事變革時,亞洲仍然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還在拿著弓箭和長矛互毆,停留在冷兵器時期。


如今,越來越多的研究跟證據都已經證明,大砲、文藝復興要塞、火繩槍、步兵規模的增加和相關的政治社會變化,確實給歐洲帶來了一場「軍事革命」一場由軍事變革開啟的政治、社會、經濟大變革。可是類似的「革命」似乎沒有發生亞洲,原因何在?因為亞洲—不僅是中國,也包括鄂圖曼和蒙兀兒帝國等─—遠比歐洲早開始使用火器,且大規模地運用在戰場上了;換言之,對歐洲而言的大革命,對亞洲來說不過僅是一次稀鬆平常的軍事變化罷了。


文章資訊
作者 盧正恒
刊登日期 2018-01-03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