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始用了一款手機記帳 App「記帳城市」,每天都認真建設我的城市,愛吃冰淇淋的我,有半座城市都開冰淇淋店。其他朋友也把他們的城市蓋得五光十色,大家對住宅區、商圈、運動場什麼的空間配置,都各有各的偏好,有的城市看起來很資本主義,有的則是溫馨小鎮。我發現每個人的城市都獨一無二,就像臺北、紐約、倫敦一樣,各有截然不同的市容,也可以看出每個人的個性不同。
其實,早在久遠以前的史前時代,各地迥異的「都市計畫」也是令人目不暇給,不過當時人群聚集、共同生活的地方當然還稱不上是都市,考古學稱之為「聚落」,而臺灣史前時代的聚落空間是如何規劃的呢?一起到史前臺南的聚落散散步吧!
聚落的「都市計畫」
當時的聚落生活空間包括了家屋、垃圾場、水井、墓地等等,這些私人與公共的空間組成了史前聚落生活的空間網絡。翻譯成考古學的話就是:「這個聚落由房舍基礎柱洞群、墓葬群、灰坑、水井、貝塚、陶片群等結構所組成。」
OK,好像有點枯燥,再講清楚一點,重複且分布有序的柱洞群可能表示有家屋,因為以前蓋房子的地基是由許多柱子撐起來的,柱洞就是柱子腐爛分解之後留下來的洞;灰坑通常是垃圾坑,就是挖一個洞把垃圾丟進去後所形成,貝塚也是類似的概念,主要是貝殼和垃圾堆起來的垃圾堆,不小心想像成是貝殼的墳墓也是可以啦!墓葬就是墳墓的意思,墓葬群就是讓許多人排排葬好。從這些遺跡、結構等的分布情形,就可以大致看出聚落的樣貌。
臺南的史前聚落
舉個專業的例子,在南部科學園區裡的三抱竹遺址,有新石器時代大湖文化時期的聚落,整體而言由三個區塊所組成,各區內有不同方向的房舍基礎柱洞群、墓葬及少許水井和垃圾坑。
柱洞群主要有兩類:東北東-西南西走向,範圍約為 12 公尺 x 4 公尺、以及北北西-南南東走向,範圍約 10 公尺 x 2 公尺,顯示三抱竹人的房屋結構可能是長方形的干闌式建築。而墓葬、垃圾坑多半位於柱洞群外圍,也就是房屋外圍,各墓葬群由2至7具數目不等的墓葬所組成。
此外,各區的外圍皆環繞著貝塚陶片群,成為區隔彼此的緩衝帶,每個分區可能代表著不同家族,也就是以血緣關係構成的群體,就像傳統農村聚落可見到由特定姓氏的大家族所組成。
讓我們的想像力馳騁一下,數千年前的某天晚上,小明吃飽喝足後被媽媽叫去倒垃圾,正心不甘情不願地走出房門,剛好碰見隔壁堂姊臭著臉拿著一甕貝殼廚餘。於是他把垃圾丟入家旁的坑裡,跟著堂姊到貝殼溝倒廚餘,正巧隔壁家族的小美也出來倒垃圾,三個小鬼就這樣開啟了丟貝殼的戰爭……。
不只三抱竹遺址有進行都市格局設計,曾文溪北側的西寮遺址,屬於蔦松文化的地層中有著更細緻的聚落空間規畫,整個西寮遺址聚落是以居住區域為中心,向外擴散出不同的活動區域。除了延續著干闌式的家屋房舍及墓葬區之外,還可見到農作區、製作陶器區、聚落周邊活動區等這些不同功能的土地使用分區。
在人們主要居住的區域,可見到許多火塘、垃圾坑和水井,而墓葬區、農作區、製陶取土區則與居住區域有所區分,而聚落周邊活動區可能是當時人群重要的聚會或儀式場所,類似去公園泡茶下象棋或者拉著板凳到廟埕前看布袋戲的概念。
聚落因生活於其中的人而得以持續發展與蛻變,人們對聚落空間的安排,隱含了生業模式、自然環境與生態適應、社會結構、政治與經濟的關係、宗教信仰……等等多重層面的意義,並隨著時間而不斷變化著。而史前聚落的奧妙之處,說不定也能夠為現代聚落的都市計畫賦予靈感,既然生活同一個城市,何不一起想想冰淇淋店的選址該在哪兒才是大家都歡喜的答案呢?我是建議在柱洞群旁邊應該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