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盛的古羅馬帝國為何衰亡」一直是個令歷史學者著迷的話題,先前已有大量討論政治、軍事和社會方面原因的研究。然而,在當時地中海地區普遍乾旱、缺水的自然條件下,支撐龐大帝國的水資源的作用是長期被忽略的一個方面。最新研究指出,人口增長和城市化令帝國的糧食供給能力逼近極限,當氣候變化的發生導致糧食減產和運輸成本飆升時,這個帝國就難免走向衰亡。
荷蘭烏德勒支(Utrecht)大學的環境研究者德莫迪(Brian Dermody)率領了一支由荷蘭水文學家和斯坦福大學古典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希望弄清楚羅馬人的農業用水管理和穀物貿易跟帝國的興衰有什麼關係。相關研究論文於 2014 年 12 月發表在期刊《水文與地球系統科學》(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上。
穀物的交易其實同時是水資源的交易。一般來說,要生產一公斤穀物需要 1000~2000 升的水來灌溉。研究團隊因此借用了「虛擬水」(virtual water)這一概念,希望找出當時水資源的來源以及如何在帝國境內流動。研究者利用了斯坦福開發的羅馬世界地理資訊網,其中包含了數百年間帝國境內的貿易運輸路線,還有陸路、河道及海路上運輸糧食的成本資訊。在此基礎上,他們建立模型類比出地質水文資訊、溫度以及降水狀況,由此繪製古羅馬時期的地質水文資訊圖,據以觀察各個地區的虛擬水資源數量,以及其流向的距離和成本。
類比的結果發現,羅馬人的農業系統高度依賴於自然環境的條件,十分倚重從外地進口的水資源。帝國境內到處修建的羅馬式建築——精良的公共排水系統、大型噴泉、公共浴室和廁所等,無一不在消耗本來已捉襟見肘的水資源,而羅馬城則尤甚。在虛擬水資源的分配上,羅馬城是最大的進口區,每個羅馬城的人平均每天可以享用 1100 升的水。
研究還發現,運輸成本和氣溫呈負相關關係。在地中海地區,當溫度上升,糧食產量就會增加,羅馬帝國對虛擬水資源的競爭會因而減少。由於西元前 250 年到西元 400 年左右歐洲氣候異常溫暖,所以帝國始終能以不高的成本應付糧食需求,乾旱地區可以從別處進口糧食。不過,高度城市化和大量人口使得帝國對農業歉收的適應能力逐年下降。一旦氣候發生大的轉變,農業就會減產,運輸成本也會飆升,那些過分倚重外地水資源的城市很容易迅速崩潰。當羅馬帝國在西元三世紀陷入長達 50 年的內戰時,帝國便開始衰落,加上溫暖期在西元 400 年前後結束,此時的羅馬帝國也快走到盡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