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漢朝名將周亞夫,為何落得絕食嘔血而死的下場?

馮天樂 2020-09-01
收藏

周亞夫是漢朝名將,漢朝元老絳侯周勃的兒子。有天,漢文帝視察周亞夫的細柳營時,被軍士所阻,軍士說:「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文帝只得徒步而行。周亞夫見到文帝時,也以甲冑之士不拜為由,以軍禮與文帝相見。文帝對周亞夫治軍嚴明十分欣賞,讚歎道:「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於亞夫,可得而犯邪!」


一個如此深受朝廷重用、名垂千古的將軍,後來竟絕食 5 日嘔血而死,這是怎麼回事呢?


周亞夫。(Source: 漢武大帝劇照)

因為周亞夫不明白,在專制時代,所謂規矩,只適用於被奴役的人。在吳楚七國之亂時,景帝特意恢復文帝前元三年就廢除的太尉之職,專賜予周亞夫,讓其以太尉之尊出兵平叛。


漢景帝像。(Source: Wikipedia)

景帝七年(西元前 150 年),景帝擢升周亞夫為丞相。漢景帝向來器重亞夫,但這不代表周可以放言無忌,拂逆聖意。景帝時代與文帝時代不同,此時國家安定,皇權日盛,景帝乾綱獨斷之心,遠甚於文帝。


周武夫出身,天性耿直,加上戰功顯赫,官運亨通,文帝對他十分欣賞,提攜有加,因此此人不懂為官之道,在政治上極為幼稚。因此,對景帝而言,周亞夫雖然相當能幹,但也有點桀驁不馴,居功自傲。


景帝首次與周亞夫發生正面衝突,就和皇儲之位的爭奪有關。


當景帝要廢掉劉榮的太子之位時,周亞夫竭力反對,原因很簡單:劉榮是長子,又無過錯,景帝因不滿栗姬而廢劉榮之位,在思想固執的周亞夫看來,是難以接受的。景帝覺得周亞夫多管閒事,因而置之不理。景帝認為立儲乃皇帝家事,周只宜專心軍事,不應介入皇儲之爭,故周氏已犯了為臣之大忌。


另一方面,在吳楚七國之亂時,周受命領兵平亂。當梁王遭叛軍圍攻時,周並未直接救援梁王,而是暫時放棄梁國,選擇繞後對叛軍進行攻擊,斷其糧草,截斷叛軍的後援,然後再伺機一舉擊潰叛軍,是圍魏救趙之計,但梁王並不這樣想。


在叛軍猛攻之下,劉武屢次向周亞夫求援,又上書景帝,請求景帝下令周回援,但周亞夫均未派兵相助,逼得劉武只能繼續堅守。雖然最終「七王之亂」被平定,劉武也因此立下大功,景帝對其大加封賞,使其成為諸侯國中最強大的一個,但因周多次見死不救,致使劉武對周懷恨在心。每次到長安都會在竇太后面前說周亞夫的壞話,對他甚為不利。竇太后向來偏愛梁王,對她來說,梁王比景帝還重要。周得罪了梁王,就等於得罪了竇太后。


周亞夫觸怒景帝的第二件事與外戚有關。


有一次竇太后跟景帝說:「皇后的哥哥王信可以封侯。」(皇后兄王信可侯也。)景帝一開始並不同意母親的話,回答道:「南皮侯和章武侯都是我即位後才封的,先帝就沒有封他們。王信未可封侯。」(始南皮﹑章武侯先帝不侯,及臣即位乃侯之。信未得封也。)


竇太后說:「人主要因時制宜,我的哥哥竇長君至死都未能封侯,還是你即位了才封了他的兒子為侯,這件事我感到十分遺憾。你還是盡快封王信為侯吧」(人主各以時行耳。自竇長君在時,竟不得侯,死後乃封其子彭祖顧得侯。吾甚恨之。帝趣侯信也!)景帝說:「請讓我與丞相商量一下再決定。」(請得與丞相議之。)其實,景帝心中已經同意了母親的提議,找周商量,只是走走程序而已。


周亞夫掌管外廷,威望甚高,由他表態支持,自然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但周不同意景帝的提議,他說:「高皇帝約『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約,天下共擊之』今信雖皇后兄,無功,侯之,非約也。」景帝聽完閉口不語,心裏大概相當不滿,暗罵此人不識時務。


然而,周亞夫此言一出,將王家人、薄家人、竇家人全都得罪了。因為薄昭、竇彭祖、竇廣國均無微勞足錄,至於竇家的那兩位,當年周勃、灌嬰在世時就對竇家外戚不以為然,周亞夫大約是子繼父志了。


景帝中元三年(西元前 147 年)的冬天,七個匈奴人投降到了漢朝,景帝就準備給他們封侯,欲以此吸引更多的匈奴人叛逃過來。周亞夫又不同意。他說:「這些人背叛自己的主子投靠陛下,而陛下給他們封侯,以後還如何管教不守氣節的大臣呢?」(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則何以責人臣不守節者乎?)

 

景帝聽完根本就不給周再說話的機會,很乾脆地說了句:「丞相已經不能為我所用了。」(《史記•絳侯周勃世家》)(丞相議不可用。)然後就給那七個從匈奴投降過來的人封了侯。周因為此事與景帝日漸疏遠,君臣關係越來越僵。周經常請病假,消極怠工,景帝見此情形,乾脆讓他辭去丞相之位—你不是生病嗎?那就不要幹了。


過了一段時間,景帝覺得自己已將周亞夫投閒置散了相當時日,是時候敲打他一下,然後讓其回朝效命了。畢竟周正值盛年,戰功卓著,若能幡然悔悟,仍能輔助太子,做好輔政大臣的角色。


於是,景帝就在宮中設宴招待周亞夫,但是只在他面前放了一大塊肉,既沒有切開,也不給筷子。景帝此舉,是要試探他脾氣有沒有改好,能不能輔佐太子,也要讓他明白,他擁有的權位皆是皇帝所賜。


筷子。(Source: TheBusyBrain / CC BY 2.0)

可是,周亞夫一看,心中不太高興,就找侍者要筷子。景帝此時突然冷笑道:「這樣還不能滿足你嗎?」(此不足君所乎?)周到底心懷坦蕩,鎮定自若,脫帽請罪。景帝剛說了個「起」字,他就馬上站了起來,景帝大怒,轉頭就走。周一看景帝走了,也就起身走向殿外。景帝轉頭看著周緩緩遠去的背影,這才說道:「這種人怎麼能輔助少主呢?」。(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過了一段時間,周亞夫的兒子見父親年老,遂從皇家工匠那裏購買盔甲和盾牌 500 副,準備為父親百年後殉葬用。周的兒子雇工之後不給力夫工錢,力夫怨怒上告,就說周家準備造反。景帝便讓人拘審周亞夫。


事實上,景帝也應想一想,周坐鎮一方時都沒造反,現在沒有兵權了,又豈會造反呢?但皇帝似乎不會這麼想問題,他或許覺得周功勞太大,將來他兒子怕要駕馭不了,就有了除他的心。


一開始,景帝並不想對周趕盡殺絕,他派官吏去調查,那個官吏跑到周那裏要和他對簿,結果牛脾氣的周根本不理他。這名官吏回來跟景帝一彙報,景帝大怒說:「我不會再用他了。」(吾不用也。)景帝決定卸磨殺驢了,直接將周亞夫父子交付廷尉。


廷尉審訊周亞夫,問道:「君侯想造反嗎?」(君侯欲反邪?)周連忙辯解道:「我買的都是陪葬品,怎麼能說我想造反呢?」(臣所買器,乃葬器也,何謂反邪?)此時旁邊走出一個小吏說:「君侯即使沒有在地上造反,也想在地下造反。」(君侯縱不反地上,欲反地下耳。)聽了這樣的話,即使再有修養的人,恐怕也要破口大駡。這簡直是混蛋邏輯!


周亞夫是個寧折不彎之士,當廷尉派人來抓他時,他就欲自殺,但被妻子勸阻。身陷囹圄後,他更是絕食五天,最終餓得吐血而亡,封國被廢的悲慘下場。


周亞夫一死,景帝旋即給皇后兄王信封了蓋侯。此舉報復的意味甚濃──你不是阻止我幫王信封侯嗎?我不但要廢除你的封國,還要給他封侯,這叫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周亞夫反對景帝廢太子、諫阻景帝給外戚封侯、反對景帝給匈奴叛逃過來的人封侯。從總體上講,這三次衝突皆牽涉政權內部之核心利益,尤其是前兩次,與統治集團內部的家族利益關係密切,而最後一次則更為嚴重,周亞夫觸犯了景帝的皇權。


由此觀之,周亞夫必死,但他至死都不明白在皇權專制時代,所謂禮法,只是皇帝為統治臣民而設的,皇帝是不必恪守的,而周屢次試圖以禮法約束皇帝,自然是取死之道。宋人徐鈞有詩云:

 

削平吳楚大功成,一旦生疑觸怒霆。自是君王多任刻,非關許負相書靈。

此詩概括盡周亞夫一生。

 

 

文章資訊
作者 馮天樂
刊登日期 2020-09-01

文章分類 故事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