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場-海與討海人
主講:廖鴻基
走讀路徑:向日廣場→舊賞鯨碼頭→東洋造船工廠→港口順天宮→花蓮製冰冷凍廠→漁會大樓→花蓮觀光魚港
漁業是島嶼相當重要的傳統產業,討海人的豪放及膽識是從一次次出海後磨練的結晶。此經典路線,以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所著的《最後的海上獵人》為核心文本,用小說的敘事方式來描寫「海上獵人」的故事及生活樣貌,有如觀察者一般絲絲入扣的細節,引起讀者對於討海生活的興趣;身處在海島的我們鮮少有機會深入瞭解海洋文化、漁業文化,藉著《最後的海上獵人》我們走進海洋的氣味,在浪潮的拍打下感受廖鴻基老師的文字張力以及漁業的辛勞及成就。
從向日廣場為起始點,頂著烈日廖鴻基老師以「漁業永續」為破題,開始了這次的走讀導覽,以往總是滿載而歸,近年來拉上來卻是寥寥幾條小魚,老師表示在他投入海洋的這幾十年內,魚群量快速的下降甚至面臨嚴重枯竭,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人們食用魩仔魚。他也提到:魩仔魚不僅是許多魚類的幼小魚苗,也是食物鏈的一環、是魚群的食物之一,但人們卻一大口一大口地吞下,因此他呼籲讓漁業生態還原的第一步,就是不要再吃魩仔魚!而只有從消費端開始停止購買,才有可能使整個產業鏈停止捕撈魩仔魚。在採捕量不大過於繁衍量的前提下,魚類資源才是可再生資源,也才有可能提供我們長久使用。因此想要改變漁業目前的現況,我們必要開始從「海鮮文化」往上關懷到「漁業文化」,也必要開始從「漁業文化」來思考重新認識我們將近邊緣化的「海洋文化」。
在靠近花蓮港口後,我們看見了《最後的海上獵人》書中主要的劇情場所-鏢魚船,漁船最大的特徵,就是在船的前端設置一座長條狀的「 鏢魚台」,漁民稱為「頭架」。鏢旗魚時間大約每年自中秋過後開始至年底,正好是旗魚洄游到花東海域的季節,這個季節東北季風吹起,佇立在鏢臺上的鏢手,僅靠雙腳套在頭架前端的「腳籠」上,就必須在七級以上的浪濤中站穩,除了要非常專注巡獵海上的魚蹤,還得隨時舉起重達二十幾公斤的三叉漁鏢鏢獵旗魚,因此沒有過人的膽識與充沛的體力是絕對辦不到的。
老師向我們說明旗魚類在風浪洶湧時,像鐮刀一樣尾鰭會切出海面,而漁民便利用此特性將其獵捕。船上的漁人必須用眼睛先搜尋到獵物,當發現旗魚的蹤跡時,船隻冒出黑煙快速前進,鏢手便會快步衝向頭架並手持鏢竿,站在鏢手後方的二手則負責追蹤旗魚的游向,並利用各種手勢引導舵手駛船的速度與方向,在過程中每位各司其職的漁民都在用盡力氣的喊並指著旗魚用力跺腳,整艘船就像咚咚作響的戰鼓,以及捕獵到第一隻旗魚後整船響徹雲霄的歡呼,在鴻基老師如此生動的敘述著船上看到旗魚後漁民的移動軌跡,參加者彷彿身歷其境參與了一場真正的鏢旗魚出航。
鏢魚船討海人靠的是搜索海面發現旗魚的眼力、是甲板站得更穩的能力、是鏢射的力道與準度、是全船的團隊默契與經驗,這些能耐都是一代代傳承、都是一波一浪的經驗累積。一波一浪痕,鏢魚討海人是以生命經驗和大魚搏鬥,屬於較少依賴科技設備的漁獵法之一。因而,鏢刺漁業的漁獲量並不高,以生態觀點來看,它是台灣少數健康的漁法之一。也可以這麼說,鏢魚作業是最足以代表台灣傳統沿岸的漁獵文化。
核心文本:
《最後的海上獵人》
講師介紹:
🔍廖鴻基
出生於花蓮,創立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任創會董事長,現為海洋大學兼任副教授。多年來致力於多樣海洋計畫,同時以海上生活觀察與感想為核心來創作。著作及編著海洋文學作品有二十餘部,多篇文章入選為教科書內容,以其書寫的取材廣闊與描繪之幽深,自成一格,影響深遠。
2023年走讀臺灣經典路線【閱讀風土,以書帶路】
回歸「走讀臺灣」的本質,圍繞族群與文化的混合、在地與世界的鏈結以及人文與山海的互動三大主軸,以此凸顯臺灣文學與文化的特色。
現在就跟著書本出發,在風與土、山與海、走與讀之間,再次認識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