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走進布農族人祖居的山林,探尋那些高山嚮導、巡山員的故事

2023走讀臺灣經典路線,在走讀之間再次認識臺灣
2023-07-05
(攝影:蔡億諠)
收藏
(攝影:蔡億諠)


 

📍玉里場-祖居的山林
主講:沙力浪


走讀路徑:玉里車站→八通關古道登山口→玉里車站


2023 年走讀臺灣經典路線,花蓮海港場次後來到花蓮玉里走進山林。這條路線由沙力浪的《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嚮導背工與巡山員的故事》為核心文本,走讀的路徑從玉里車站先搭乘接駁車至八通關古道,從瓦拉米登山口出發往山風二號橋前進,沿路可見被群山環繞的優美景緻。
 

瓦拉米(malavi),布農族語的「跟我來」之意,經由沙力浪老師的介紹,一行人跟著老師與達娜文化工作室的夥伴走入了臺灣蕨類最多的地方,也走進了老師在書中敘述族人們生活工作的空間。
 

作家沙力浪介紹山林文化(攝影:蔡億諠)

 

走在古道中,首先感受到有別於他場的走讀,少了在城市內的人聲與足跡,更多的是大自然的直接環抱。途中我們看見了姑婆芋、山芋、鋸蕨等各種植物,也進一步瞭解人們如何運用這些自然資源:利用植物的汁液來消腫、山棕的葉梗可以拿來作為釣竿、毛茸茸的月桃葉可以拿來作為生理用品、小葉披針形,葉軸末端具刺鞭的黃藤心可以拿來食用等,進一步聽見許多關於人與自然的神話故事,也看見了樹木上的黑熊爪痕。
 

沙力浪介紹沿途的植物(攝影:蔡億諠)
源自山林的豐富生態文化(攝影:蔡億諠)


而布農族長輩從年輕人綁小米所選用的素材,可以發現你是否為勤勞的人。是要選用蜘蛛抱蛋 或是芒草來作為編綁工具呢?沙力浪分享芒草易採集,而綁在小米上較易碎裂;蜘蛛抱蛋採集較不易,但是能綁得緊一兩年都不會鬆脫,長輩們會藉由觀察這樣的行動細節來分析晚輩的性格。
 

植物與自然之外,沙力浪也介紹了各事務的布農族語,如途中可以望見的拉庫拉庫溪,秀姑巒溪的支流,其名取自布農語「Luk-Luk」,流域是布農族由西向東遷移時最先的聚居地,據說溪邊有很多無患子樹而得名,又有一說是溪流衝擊石頭的聲音。另外可遙望的「佳心」可能是布農語「qaisin」(吃飯)的音譯,因為每當人們一早開始行走,抵達佳心時約莫是午飯的時刻。
 

在自然道路中,也隱含著山林被開發與各族群交會的歷史。不論是日治時期留下的駐在所(現今的警察局)、駁坎、八通關唯一水泥建成的山風二號橋頭石墩等,可以窺見原住民族與各朝代主政者隱含的衝突與各種關係,在《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嚮導背工與巡山員的故事》一書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更多快被遺忘的歷史故事,許多細節都等著人們再深入的了解與傳承。
 

走入山林,翻開書本,持續閱讀與紀錄,如同沙力浪所說,希望這是一個開端,邀請你我進一步走入山林,靜靜感受著山的同時,能夠認識彼此、認識土地,與歷史和故事開啟對話。

 

(攝影:蔡億諠)

 

走讀臺灣經典路線-玉里場(攝影:蔡億諠)


核心文本:
《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嚮導背工與巡山員的故事》

講師介紹:
🔍沙力浪
花蓮縣卓溪鄉中平Nakahila部落布農族詩人與文學家,書寫部落的情感與哀愁。由於曾經離開部落求學,這樣的經歷讓他開始以書寫來記錄自己的部落、土地與族群。目前在部落成立「一串小米族語獨立出版工作室」,企圖出版以族語為主要語言之書籍,並記錄部落中耆老的智慧與布農族文化。除了寫作,也在傳統領域做山屋管理員、高山嚮導、高山協作,努力在部落、山林中生活。創作曾獲得多個文學獎項,著有《笛娜的話》、《部落的燈火》和《祖居地‧部落‧人》等作品。

 

2023年走讀臺灣經典路線【閱讀風土,以書帶路】

回歸「走讀臺灣」的本質,圍繞族群與文化的混合、在地與世界的鏈結以及人文與山海的互動三大主軸,以此凸顯臺灣文學與文化的特色。

現在就跟著書本出發,在風與土、山與海、走與讀之間,再次認識臺灣。

文章資訊
刊登日期 2023-07-05

文章分類 副刊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