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自我啟蒙的序曲──讀《華氏451度》

讀者的眼睛 2016-07-22
收藏

在科幻小說中的反烏托邦(Dystopia)主題裡,一般咸認由歐陸作家所構思的《美麗新世界》《1984》《我們》為三大代表作,然太平洋另一端的《華氏451度》,打造出一個對抗娛樂工業的反烏托邦式經典角色:Montag,一名打火員(Firemen),一個合法縱火者。他所展開的一場關於思考啟蒙之旅,來自一顆質疑的種子開始自力萌芽,不是選擇順從或放棄。

 

我太太快死了。我的一個朋友已經死了,還有個本可能會是朋友的人在不到二十四小時之前被燒死了。在我認識的人當中只有你可能幫助我。幫我理解,理解…

這段來自《華氏451度》靈魂人物Montag向外界尋求幫助的呼喊,從字面上理解是一段攸關生死存亡的求救,求救之人多半是被壓迫者,Montag究竟遭遇到什麼壓迫?


fahrenheit_451_by_discogangsta
書名華氏451度的意思即以書本起火的燃點作為命名。 圖片來源:http://goo.gl/xO77j2

故事的開頭,Montag是獰笑的,他享受著工作帶來的快感,他手持噴管揮撒著煤油,接著啟動點火器,他是一個合法縱火者,也是一個加害者。他焚燒書籍,一本又一本。他耳裡聽不見擁書者的悲鳴,他按照合法程序,把藏書庫化為灰燼,不帶感情地剝奪擁書之人的靈魂之光,並給了他們如地獄焚場的景象。


一晚,結束了工作的他,在一條走過上百遍的路上,他「感覺」到一股不同的溫度,迥異於火場裡的高溫,他對周遭溫度變化之敏銳的感受力,可能是他僅存的感知,卻是這個能力使他發現了一個靈活靈現的女孩,自稱像瘋子般顛狂的十七歲少女McClellan 。少女如同真正的生命之火,暖融了Montag長期以來的麻目知覺,McClellan與他宛如忘年之交,互相無所求,兩人來往只發生在下班回家的那一小段道路上的聊天。


McClellan是社會中的異端分子,她批判學校教育只是填塞所以不上學,她觀察人們講話內容無味所以疑惑並思考,她與Montag分享這些見解,令他驚奇不已。女孩與自己的妻子像光與影的對照,妻子如同一種會吸收所有活力及光源的黑影,她終日帶著耳機,收聽機器人聲及數位音符,雙目無法離開三面可以互動的電視牆,如此使Montag一日又一日地增加對她的驚懼,驚訝自己的妻子如陌生人般無法對談,害怕及不理解妻子毫無生氣的應答及舉止,加上妻子無法解釋自己為何會誤吞安眠藥過量,他甚至自欺式地說服自己,是像惡蛇般醫療器材換取新鮮的血液給她,以致於原本的她漸漸的流失。


Montag在內心悄稍地掀起的波瀾,似乎除了冷血的機器獵犬捕捉到他身體上微量的氣味變化外,還有老經驗的智者也能感受Montag在第一時間的細微波動,只不過這樣的智者在《華氏451度》裡,發展出二種對立的立場,左右拉扯著Montag。他們分別是Montag的直屬上司隊長比提(Beatty)及退休的文學授教費伯(Faber)。


getImage
《華氏451度》全新繁體中譯版,麥田出版。圖片來源:麥田出版

比提隊長對Montag的咄咄言論,意在打消他在心裡初萌的懷疑之火,闡述書本無用的論點之精彩,對照今日世界的變化,依然適用。隊長火力猛烈地批判書本是製造人們苦痛的來源之物,製造族群分裂的原因之一,人們只想看到彼此認知近似的同伴,不想與一群滿腹經綸的人來往,相形見拙的感受幾乎沒有人可以忍受。


在Montag面臨將可能是世界上最後一本聖經交還燒毀的壓力之下,且無法將書本的文字依一已之力保留時,又妻子百般抗拒與他一起試著打開書本,他無技可施。因此他想起一個可以幫助他理解書本的人,一個言行謹甚並小心翼翼地躲在自己家裡的老學究費伯。與比提隊長的焚書正當論相較,費伯向Montag曉諭的是如何幫助自己獲得知識之道,並坦承自己恐懼反抗,並激賞Montag的滿腔熱血。


HungerGamesPoster
眾所喜愛的凱妮斯。圖來來源:維基百科

從現今的閱聽大眾角度來看待Montag這個角色,他的心路轉折其實不令人感到陌生,因為Montag的徒子徒孫們早在大螢幕裡不斷地上演各種革命戲碼,《華氏451度》放在文學史上的脈落,正是落在反烏托邦類型,此類型正是最近好萊塢喜愛改編的電影情節,受眾青少年們喜愛的凱妮絲·艾佛丁,也是另一個Montag的化身。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從自己的命運中斷然地覺醒,向平靜環境假象發出怒鳴,並開始行動。


如果說《華氏451度》對現在的讀者是一個老舊俗套的故事,那翻開這本小說與租一部DVD或是買一張電影票有何不同?

 

你對書可以扮演上帝。可是一旦你在電視間內種下一粒種子,誰又幾曾掙脫過那攫人的爪子?它隨心所欲模塑你!它是個就像世界一樣真實的環境。它變成了真實。你可以拿出理由駁斥書,可是憑我的一肚子知識和懷疑論,我始終沒法子跟那些全彩、三度空間、百人交響樂團爭論,沒法子走進那不可思議的電視間,當其中的一分子。

費伯對Montag的上述回答,可以當成這個問題的答案之一,費伯提出了書本與現在視聽娛樂的最大分別,書本的內容與知識的吸收取決與書頁前的讀者,由讀者決定讀與不讀,書本不會主動走向讀者,它們靜靜地等待人們的開卷,等著人們在對的時間裡與它們的激盪火花,當自己的教育者、批判者、再創造者,人們擁有可以決定「要」與「不要」的能力及權利,正是某些威權控制者所嫌惡及恐懼之事。


《華氏451度》作為一本被短篇作品擴充的中長篇小說,劇情結構只涵蓋了三部曲,第一章主角被少女及自焚者的啟發,第二章則是向費伯的求救並抗拒隊長,第三章的劇情來到最高點,隊長的意外結局及城市的瞬間瓦解。初識雷.布萊伯利(Ray Douglas Bradbury)的讀者們,可能會被布萊伯利行文之間處處詩意性的比喻,暫時性地眼花繚亂,但真正地走進他的獨特科幻世界之後,會不斷地讚嘆他細膩的觀察力及強烈的意象描繪。


因此,《華氏451度》傾向一篇小品式的反烏托式文本,它被布萊伯利打造地小巧精密,期待像一隻精準的火箭射中讀者的心窩,燃起對思辯的火苗。對讀者來說,翻開《華氏451度》是自我啟蒙的序曲,而不是終章,畢竟是自己的腦袋,自己不去耕耘,他人便有可能強行為你植入各式感官型的娛樂迷藥。


身為即將展開自我的思辨之旅的人們呀,我們不能只在他人的冒險裡扮演只能按「讚」與否的路人,每個人都能選擇展開屬於自我的思索求辨的旅程。以下就以費伯與比提隊長對Montag的再教育喊話,當作是給未謀面的同行者的祝福,內文具黑白雙重色彩,正反立場一同服用,增添思考靈糧:

 

書為什麼遭人憎恨畏懼?它們呈現出生命真相的毛孔。耽逸惡勞的人只要看蠟製的圓臉,沒有毛孔,沒有毛髮,沒有表情。我們生存的這個時代是花朵賴花朵維生,而不是靠豐沛的雨水和黑色的沃土生長。

一知半解是危險的事。要暢飲繆思的詩泉,否則涓滴莫沾;淺嘗使頭腦昏醉,而痛飲使我們恢復清醒。這些話是什麼意思?我告訴你,讀了一些書,會使你一時變成醉漢。讀了幾頁書,你就挺而走險。砰,你打算炸掉這世界,砍人腦袋,修理婦孺,顛覆政府。




註解:本文引用的小說文本採用皇冠出版社於1953年出版,于而彥所譯之《華氏451度》版本。


waina
文章資訊
作者 waina
刊登日期 2016-07-22

文章分類 說書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