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臺北大空襲之後:一九四五夏末的歷史漫畫

金老ㄕ 2017-04-22
收藏

在老ㄕ還是中學生的年代,我家附近開始興建一個大型工程──捷運東門線。對於每天搭公車往返信義路的我來說,只覺得:「這工程怎麼修建那麼久呀?而且在馬路上東挖一個坑、西挖一個洞,搞得信義路要封閉部分路段,這樣很容易塞車ㄟ!真想趕快結束這個交通黑暗時期。」當老ㄕ還只想到自己時,我不曉得,有一個插曲正慢慢上演。


「嗯?下面有些不對勁?」捷運施工期間,正在挖掘地下線的工人狐疑地回報工頭:「好像有什麼東西埋在下面?」「是管線嗎?」工人搖頭回答:「不是,好像挖到一大塊鐵板?」「鐵板?」工頭也狐疑起來,等到工人稍微挖出一些雛形,所有人都驚呆了……「是炸彈!」

 
《一九四五夏末》第一章以1945年臺北大空襲震撼開場。

2009 年 7 月 15 日,兩顆疑為美軍的未爆彈,在臺北捷運信義線杭州南路一帶工地(鄰近中正紀念堂)地下 1 公尺處被工程人員發現。這種炸彈或可稱為「燒夷彈」,主要特徵,就是會讓爆炸現場陷入一片火海並會觸發所謂的「火風暴」現象,也就是在爆炸中心形成一股向內捲的旋風。旋風不斷吸收附近的氧氣,讓本就旺盛的火勢更加猛烈而且維持得更久。如果那兩顆未爆彈真的爆炸,不但家住附近的老ㄕ在劫難逃,還有可能會衝擊到一公里之外的總統府!所幸後來在出動國軍未爆彈處理小組後,炸彈順利卸除未釀成傷亡。


這則插曲之所以會發生,還要追究到 1945 年。那年,大日本帝國已是大廈將傾、節節敗退,乘勝追擊的美軍準備進攻日本本島時,為了消除進軍路線上的威脅,於是派遣航空隊進攻日本至東南亞地區的樞紐──臺灣。在 5 月 31 日的空襲中,3000 多位臺北居民死亡,傷者及無家可歸者更達數萬人以上。


以上是我第一次開始認識臺北大空襲後所調查得知的資訊,時間是我大學畢業,在捷運東門線開工的 9 年後,距離臺北大空襲的發生更過了 60 餘年。


臺北大空襲,一個改變臺北城市面貌,並且在臺灣的二戰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在教科書中卻是甚少著墨。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昔日提供轟炸機基地的國民政府以及負責轟炸的美國,在日後卻是臺灣的統治者和所謂的「友善同盟」。雖然出於戰略考量,轟炸身為敵方根據地的臺灣完全合情合理,但那些在戰爭中的性命以及深受傷害的情緒,又豈是用邏輯思考就能輕易平復呢?面對那段剪不斷理還亂的歷史,當局自然是能免則免的閉口不談。直到這幾年,本土意識逐漸抬頭的背景下,臺灣史越發受到重視,《一九四五夏末》,正是敘述那段曾被忽略的歷史。


身為一個歷史教師,能拿到本書相當興奮。因為本書有一個重大特色:它是部漫畫。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出品,由漫畫家 BARZ 繪製的《一九四五夏末》封面。

回想我小時候會開始接觸歷史,其實就是從漫畫開始,當時我手捧著一部「漫畫中國史」,一方面享受看漫畫的爽感,一方面閱讀到許多不知道的歷史故事,讓我對「歷史」這個字眼建立極大的好感。當然我要承認,小時候其實對漫畫裡面擴充的背景知識吸收不多,很多時候只停留在片面的記憶。但是若以激發人對歷史產生興趣來說,漫畫無疑是極具親和力(尤其是對學生而言)的讀物。


直接用畫面說話的漫畫,對小朋友而言是極具親和力的歷史讀物。圖為女主角在戰亂時回到新竹火車站的場景。

此外,本書的另一個特色就是……沒有男主角。


近年來,女性為故事主角,男性在故事中頂多算二線角色的模式正大行其道,紅透半邊天的「冰雪奇緣」可謂其中的經典代表。《一九四五夏末》特地描述女性的特點,除了敘事手法新潮外,也補足絕大多數的歷史集中描述男性的缺憾。女性一直是歷史上被忽略的族群,且不說傳統中國史書極少為女性立傳,就算有女性被敘述,通常是因為該名女性和有名的男性歷史人物相關(像是諸葛亮的老婆──黃氏,雖然民間給她取了個名字叫月英,但我們除了聽說她可能長得很醜外,其實對她本人的經歷或性格並沒有太深入的認識,要不是她老公是諸葛亮,只怕她根本無法在歷史中留下紀錄)。


「蓮ちゃん、お元氣ですか?」本書主角是一對從小分離的姊妹,姐姐被日本家庭收養並受到高等教育,妹妹則留在客家庄。當她們再次相會,已經不認得彼此。

本書巧妙地透過兩名女主角,分別切入日治時期中處於新潮現代及傳統社會這兩種不同際遇下的女性生活(但無論是新潮或傳統,透過書中的描述,還是會發現女性在當時被忽略、壓抑的處境)。


故事中的第一女主角,本是臺灣人卻被日本家庭收養,而能過著等同於日本人的生活。雖然她在那個時代可謂極其幸運的代表,因為既能在繁華的臺北生活,又能去到日本本島求學,絕對是當時菁英的象徵;但眼界開闊的結果,卻是對自己身分的迷惘;畢竟她不被日本人完全接納,又和原本的臺灣鄉土家庭格格不入,這很高程度還原了日治時期臺灣人對自身定位的迷惘(生活於日治時期的吳濁流先生就曾寫過《亞細亞的孤兒》一書,表達自身覺得不容於日本、中國、臺灣原鄉的感慨)。


故事前半描述在二高女就讀的姐姐,和在家鄉讀公學校的妹妹通信,分享彼此的生活。

至於生活在傳統鄉村的第二女主角,雖然終其一生都把大部份精力花在照料一家老小,每天為柴米油鹽醬醋茶操勞,甚至當她有幸接受國民教育並有心求學時,還被周遭的人以「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傳統思維打壓,但她與家鄉還有家族有著緊密的連結,日子雖然繁雜且重複,可卻心歸屬而踏實。這難道不也是一種幸福嗎?


這些穿插於大格局下的小人物情懷,使得本書閱讀起來,雖有沉厚的歷史背景做基底,卻因平和真誠的人際互動而增添幾絲活潑的氣息。


在鄉下的妹妹也想繼續求學,但無法如願。此時戰爭的陰影已經逼近。

由於本人對於歷史的描述,一向偏重於淺白(除了個性使然,也跟我曾身為教師需要教導學生有關),所以《一九四五夏末》對我來說,是很能達到普及歷史目的的讀物,而且其中對家鄉及自我的認同、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賦予本書深層的內涵,頗有發人思考的餘韻。


不過秉持「好還希望更好」的想法,我想對書中部分內容提出些許建議。


書中為了呈現日治時期的臺灣,特地用了 3 種字體分別代表:日語、臺語、客語,來凸顯當時的人彼此溝通其實混雜多種語言。這一點我個人非常欣賞及認同,因為當時的狀況確實如此(我就真的在高中時見識一群在日治時期下長大的老人家,就是夾雜 3 種語言的彼此交談,這段記憶至今仍讓當時親身體會歷史氛圍的我難以忘懷)。但是我個人覺得字體的變化呈現實在是太小了,我無法輕易地知道角色們到底是說哪種語言;如果能讓三種字體差別更大,我想更能讓讀者體會到漫畫的用心。


在本書中,日語用「黑體」表現,客語用「明體」表現,臺語以「楷書」表現。

另外,漫畫最後附錄了一些延伸及擴充資料,我也覺得挺好,畢竟在漫畫這種吸引人的媒介後,若有延伸資料,將會大大增加歷史較為深層的蘊含。只是我個人覺得,將所有的擴充資料都放在最後其實效果是很容易削弱的。我相信有些人會在看完圖片後,就立刻闔上書本結束閱讀,這樣後面的擴充資料也就無法讓讀者吸收了(問我何以如此假設……好吧,我其實是以自己個人童年來推論,因為我小時候看漫畫歷史,通常最後那一堆擴充資料是不看的,呵,畢竟小時候幼稚,不喜歡看密密麻麻的文字嘛)。


依我淺見,不如釋出部分擴充內容負載與其高度相關章節的後面(像是女子高校生的擴充資料,就可以附錄在第二章後面),這樣讀者看完一章的漫畫後,就可以立刻接收到這些圖畫背後的深層涵義,我想這樣的回饋效力應該是更高的。


《一九四五夏末》除了每章開頭有本章歷史背景簡述外,在書末亦收錄有名詞解釋、參考文獻、年表(1920-1945),還有中研院近史所游鑑明老師的專文解說。

最後還是簡單幾句作為結論吧。《一九四五夏末》是部有意思的作品,它在普及性及深度上有著不錯的平衡,如果想要在輕鬆的狀況下對歷史更有些了解,這部漫畫會是不錯的選擇。

 

本文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贊助。
不在 228 公園、也不在植物園,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是一座位於臺南、有「臺灣」也有「歷史」的博物館,「臺史博」是我們的暱稱,為了守護臺灣共同的歷史文化與記憶,2011 年開館至今,已蒐藏了 9 萬多件藏品。臺史博的展覽以多元角度及跨族群視野,講述人與土地的故事,鼓勵所有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以及國外訪客,發現臺灣、發現自己。

 

文章資訊
作者 金老ㄕ
刊登專欄 老ㄕ上課了
刊登日期 2017-04-22

文章分類 說書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