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在講求CP值的時代,他們為什麼不惜砸下重本只為保存老建築──《老屋創生25帖》

2019-08-11
 
陳國慈總策畫,《老屋創生25帖》,臺北:遠流出版社,2019。

在大樓林立的今日,使用科技打造居住的便利與舒適性是時代走向,不過卻有一群人,他們因喜愛老建築而願意挺身守護,讓本已頹傾的老房子能經過修復而繼續走向未來。


老屋創生25帖》背後的舵手陳國慈律師,在投入老房子活化的過程中,認識許多同道中人,同時走訪許多成功再生的老房子,進而有了將這些故事集結成書的想法。本書的作者群花費兩年時間走訪全台,挑選 25 間大多建於清末至日治時期的老屋,並依其現在用途歸納為多功能書店、文化場館、民宿旅店、餐飲空間、藝術空間、創意複合空間和工作空間等七類。


要談老屋活化,就不可忽略最大的挑戰之一──費用。除了少數例外,老屋翻修都大幅超出原本預算,甚至翻倍,因為若要保存老屋的美,就常常要用古老的工法或相應的材料慢慢修補,同時因為建築物本身脆弱,施工時要格外小心,時間成本非常高。


嘉義市玉山旅社建於日治時期,歷經住家、旅社、應召站等身分,最終由當時的洪雅文化協會理事長余國信租下整修,整理成現在的旅社。他在因緣際會下,碰到願意「以沒錢的作法」協助修屋的孫崇傑建築師,才順利開始翻修工程。


從一開始,余國信就以「協力修屋」的方式進行整建,他收到許多來自民間的金援和物力,也有志工出力相挺。在拆除舊結構的過程中,老屋一度「搖搖欲墜,感覺快塌了」;也曾因為拆除腐木而衝出漫天白蟻,幸好找到願意支持老屋精神、只收取材料費與象徵性工錢的鐵工,才順利解決問題。房子結構穩固後,余國信仍有半年多都忙著處理捐贈的物資和引導來去的志工,「掃地、釘釘子、修補屋頂、磨鋸木頭,樣樣從做中學」。


由余國信租下來進行整修的玉山旅社。(Source:ddio@Flickr

大溪的新南 12 文創實驗商行則是由鍾佩林夫婦創辦。兩人當初一看到建築,就覺得「對了!就是這裡」而立刻買下。為了盡可能保留建築原型,整修時無法使用大型機器,只能靠人力從最後方慢慢處理,光處理空間結構就花了將近一年。


而且老屋雖美,現實卻很殘酷:百年老屋向銀行借貸的價值為零,加上意料之外的整修工程,預算從原本的四百萬暴增到八百多萬元,所幸碰到許多貴人相助。除了長輩與在地銀行提供金援,鐵工廠和泥作廠老闆也允許欠款幾十萬,還要兩夫婦「慢慢來」,店內更有許多鄰居捐贈的物件。開幕當天,隔壁鄰居幫忙煮點心,附近音樂教室的老師也來演奏。修復老屋費時費力,金錢花費更不用說,但這些人對老屋的熱情卻也招來各界的援手,使老屋再生的過程充滿濃濃的人情味。


在乎老屋價值的業者們並不會將老屋打造得金碧輝煌,而是去感受屋子所經歷的時代變遷,並以此為基礎進行翻修和經營。「在這年代,大家習慣東西壞了就丟,但老東西是越用越發堅韌、越久越有味道。」蘿拉冷飲店店主林文濱說。蘿拉冷飲店內的擺設及燈具幾乎都是老件,多數是林文濱的收藏,有些則來自他巧手改造,例如用老氣窗改造而成的吧檯。


同樣對舊物有感情的,還有彰化縣書集喜室主人黃宏志。夫婦倆在修繕房屋時有三個主要方向,希望能讓老宅自然散發光彩。首先,他不更動房屋格局,只在功能上稍作調整,例如將臥室改為喝茶、看書的空間;他也將被填起的防空洞重新挖空,並設置鞦韆供人玩耍。


再來,他沿用屋內原本的設計,繼續使用可拆式窗板,依當天天氣調整位置,引進陽光和風。最後,他自由運用手邊資源,為老房子加入現代生活方式。破損窗框成為桌椅擺設,修屋也不必刻意仿舊,畢竟時間一久,舊的工法及材料自然會顯現質感。


黃宏志的話精確地傳遞了他對整修老屋的態度:「每間房子都有不一樣的歷史、故事,修復老屋就是抱著尊重的心情,將自己退到解讀的位置,把往日的脈絡找回來,帶入當代的生活方式,如此房子無須刻意營造,自然就會很美。」


位於彰化縣的書集喜室。(Source:lizhong@Flickr

除了經營老屋,業者們也時時刻刻想讓老屋真正融入當地人的生活。臺灣好基金會成立了池上藝術村,賦予閒置的老房子新的價值。為了留住遊客,他們規劃了配合農家四季作息的活動:春天與詩人在湖畔想受節氣之始,夏天享用米製客家美食,秋天在金黃稻浪間唱歌跳舞、向天地致敬,冬天則參加文化講座,蓄積藝術能量。


基金會也成立池上穀倉藝術館,秉持著「池上的藝術館應該與池上土地緊密連結」的態度,最終讓藝術館落腳當地的老房子。正如基金會執行長李應平所說,「老屋再利用時,應該思考如何延續它的歷史軌跡以及社區鄰里對它的記憶。」藝術館被賦予三項使命:展出駐村藝術家創作、為當地藝術教育提供資源與成為旅人休憩放鬆的場所。


新竹羅屋書院業主羅仕龍也有著相似的理念,認為「房子是個聯結的平台,人才是靈魂,生活情境才是精髓。因此重點不只是老屋建築,而是結合周邊環境,呈現聚落生活圈的概念與描寫。」所以他在整修完羅屋書院並開放成民宿後,又以書院為基地,與其他有志於深耕在地的夥伴共同創辦「關西藝術小鎮發展協會」,提出「藝術造鎮」的概念。


協會舉辦過音樂會、藝術工作坊、客庄生活體驗、手作步道、路跑等活動,羅仕龍更舉辦「給小朋友的泥塑課」,邀請美術老師帶領孩童認識羅屋的雕刻裝飾,並實地捏陶。這些業主除了保存老屋,也充分發揮老屋的教育功能,讓房子在展現當年的風華之餘,也因與人聯結而有了新生命。


有些業主也希望能透過老屋傳遞價值與信念。屏東市日食糖 224 餐廳的老闆王華民在餐廳庭院中舉辦過市集、老樹講座和流浪動物認養活動,希望年輕世代能與老屋建立情感聯結。


除此之外,他也積極推廣柬埔寨的有機棕櫚糖,這個行動的契機是他到柬埔寨的自助旅行。在旅行過程中,他感受到居民的善良純樸,因而立下為當地脫貧、蓋校的志願。他以契作的方式改良棕櫚糖製程並取得有機認證,然後將糖販售至臺灣各通路,以改善柬埔寨居民的生活。除了在餐廳賣糖,他也將棕櫚糖應用在甜點飲料中,讓客人得以一嚐棕櫚糖的特殊香氣及微酸口感。


位於屏東縣的日食糖 224。(Source:屏東縣政府

同樣是位於屏東的恆春信用組合的 30M Bar[1],則是因為老闆莊政諺為了推廣環保理念而想出來的點子。他出身生物背景,長期投入恆春環境教育相關工作,但他發現傳統上課模式的接觸對象有限。為了跨出同溫層,他設計出綠蠵龜、鸚哥魚等海洋系調酒,以及以在地文化及社區命名的金色港口、後灣、里德等風土系調酒,希望以調酒為媒介,把環境教育的理念及在地文化的內涵傳達給客人。


房屋始於人們的需求,但隨著時代更迭,有些屋子因不再為人使用而逐漸腐朽。在講求效率的當代,卻有一群人不惜砸下重本和耗費精力,就為恢復老屋當年迷人的風貌。在這些人的努力下,老屋得以重生,再次成為人們居住或賴以維生的工具。隨著與人產生聯結,老屋也有了凝聚當地的力量。


這些轉變都始於人的意念,人們的堅持使得傳統得以保留,也使得歷史能夠延續。本書文字不加雕琢,平實紀錄下老屋翻修及經營最真實的過程,也貼心的在每段採訪後整理出業主對整修老屋的建議。《老屋創生25帖》不只能供有志修復老屋的人參考,同時也是一本老屋參訪的指南,讓有興趣者能前往當地一探究竟。

 



[1] 30M (30公尺)是讓潛水員產生氮醉的深度,據說是相當於喝了一杯馬丁尼的微醺。

文章資訊
作者 曾盈穎
刊登日期 2019-08-11

文章分類 說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