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追尋另一種全球化的可能敘事──讀《全球化的故事》

王健安 2016-11-21
收藏
納揚.昌達(Nayan Chanda)著,劉波譯,《全球化的故事:商人、傳教士、探險家與戰士如何形塑今日世界》,八旗文化,2016。

西元 1492 年,哥倫布橫渡大西洋,抵達了當代大多數歐洲人都不曾想像過的美洲大陸,進一步推動所謂的全球化,對各地帶來不同影響。美洲豐富的天然資源讓西班牙獲得難以想像的巨大財富,從奧地利起家的哈布斯堡家族,趁此之勢雄霸歐洲大陸,尤其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西班牙國王的查理五世,因為源源不絕的美洲資源,成了歐洲最有權勢的統治者,就連法國國王和教宗都要顧忌三分。


但對美洲原住民而言,哥倫布之後的歷史卻是一連串苦難。西班牙征服者不斷往內陸前進,消滅原住民的龐大帝國後,再以各種高壓手段建立剝削制度,使之納入全球化貿易體系中。至今中南美洲各國中,許多地方的經濟制度,仍不脫離殖民時期所建立的剝削本質。歐洲與美洲於十六世紀後的不同發展路程說明了,「禍福相依」正是全球化的本質。


除非採取相當極端的自我隔離,現代世界的絕大多數人口都受到全球化的影響。有賴於全球化帶來的便利性,我們可以輕易享受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產品,為生活增添許多樂趣;也因為全球化時代的金融、交通與外交體系,出國遠行早已司空見慣。人們得以享受到的生活便捷與多樣性,都遠超過一個世紀前的富人所能想像。


與此同時,全球化也意味著單一國家難以控管的負面效應,金融海嘯或流行疾病即為如此。無論抱持何種觀點面對全球化,都必須接受其複雜又難以一言道盡的樣貌,而且更因為無所不在的影響力,不可能視而不見。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在2008年因為破產,引發全球性金融危機。Photo Credit:David Shankbone, CC BY-SA 3.0。 ( 來源

全球化的故事:商人、傳教士、探險家與戰士如何形塑今日世界》(Bound Together: How Traders, Preachers, Adventures and Warriors Shaped Globalization,以下簡稱《全球化的故事》)即從宏觀視野,以各種案例觀察人類究竟是如何打造全球化,而全球化又如何回過頭改變人類的生活模式與思考價值。

 

本書從史前時代開始觀察全球化的故事,最後則停留在二十一世紀的現有狀態上。本書的論述結構不以國別史區分,而是從四個全球化的推動者開始,其分別為:商人、傳教士、探險家與戰士


商人利用各種方式將商品運送至各地,進而連接各地社群並促成文化交流;傳教士竭盡所能向外擴散自己的宗教、理念,使不同族群間也能共享同樣價值觀;探險家渴望遠離「已知世界」,朝向未知邊界邁進,挖掘新奇有趣之物;戰士利用武力擴張帝國的勢力範圍,將人類統合在既定政治結構下。


雖分類出四種角色,本書也多次強調其身分往往也彼此重疊,無法切割出四段彼此不相干的發展脈絡。例如早在西元一世紀前,就有一批在阿拉伯海與印度洋之間尋找新航線的探險家,同時是轉運各地貨物、挖掘新商機的商人。


至於那些在十五、十六世紀以船隻將全世界串聯起來的歐洲人也是如此。達伽瑪在回應他人詢問其航海動機時,回說:「我們來尋找基督徒和香料。」至於像哥倫布或麥哲倫之類的探險者,也不時扮演著交換貨物的商人,以及殘酷屠殺不服從者的戰士。


達伽瑪畫像,當年為了「尋找基督徒和香料」遠赴海外。(來源

全球化的故事》進一步提到,過去的這些動機與角色,至今依然不斷地維繫與推動全球化。真要指出與過去的差別,在於各地物資、文化及人口的流動速度與規模都遠超過以往。因此,作者不僅要讀者回顧過去,更應該牢記前例,深入反思全球化的當前影響:


 正是由於全球化過程愈來愈明顯,它的種種缺陷也一覽無遺,但我這麼說並不是要否認全球化帶來的全新局面。這是史上第一次,人們能在不同大陸同時生產和更新產品,同時提供服務,這為準備充分的人帶來空前的機會,也為措手不及的人帶來空前的挑戰。


在過去,大西洋的沿岸貿易使歐洲商人大發利市,而歐洲消費者也能夠享受更多元的農、工產品,但這些都建立在剝削黑奴或原住民勞力的基礎上。今日,許多發達國家之所以能享受廉價商品,一方面拜現代的工業生產技術之賜,另一方面卻也是因為將生產成本(人力或環境汙染)轉嫁至國外。即便是在同一個國家內,不同身份別的人也因同樣政策而有不同際遇,如同開放國外糧食進口,雖有利於消費者,卻會深深打擊本地農夫。換言之,部份人在享受全球化帶來的果實時,也有一部分人在無力抵抗的情況下,成了全球化的受害者。


有鑑於此,本書第八章標題將現代世界的全球化下了如此註解:「從流行用語化為詛咒」。內文提到,全球化一詞首次出現於 1961 年,當時的許多科技發展如繞地衛星升空,促使眾人更明確感受到逐漸縮小的世界。直到 1970、80 年代,人們繼續使用全球化形容世界演變,但絕大多數是作為商場或政治流行用語。一直要到 1990 年代,隨者全球經貿整合速度增加,加上通訊、交通設備的長足發展,全球化才逐漸成為普羅大眾相當熟悉的用語。


人們開始密切注意到,全球化並不全然等於一個美好世界(就如同許多企業主所期待的那樣),反而意味著種種更艱難的生活環境,例如產業外移、環境破壞、金融風暴、跨國企業壟斷生產資源等。1990 年代起,反全球化者以世界性的大型經貿會議為戰場,大聲斥責各種有助於全球化的發展。


1957 年,蘇聯發射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波尼克 1 號,象徵人類的資訊傳遞將更加便捷。來源:http://goo.gl/W6xWuf

1999年,反對經貿整合者在WTO的西雅圖會議現場抗議。Photo Credit: Steve Kaiser, CC BY-SA 2.0。來源:http://goo.gl/LVdfPU

然而,本書提出一個相當值得注意的弔詭現象:反全球化者雖然大聲反對,但形成背景與組織連結,其實相當依賴於全球化後的世界。如果不是網路、電話,他們無法立即交換資訊;假使只依賴雙腳,根本難以遠到國外支援戰友。況且,要求世界回到全球化以前的樣貌更是極端不切實際的要求。作者隨後提到:「抗議者開始心照不宣地承認,全球化不只是企業的陰險計謀或各國政府實施的破壞性政策,而是一種趨勢,無法以一廂情願地高喊反全球化口號來擺脫。」部分抗議者開始以「另類全球化」為訴求,也就是接納全球化的同時,也要找出造成前述問題的根源並加以解決。


在「全球」成為普遍的地理概念,以及「全球化」成為廣為接受的事實前,可歸結為全球化的現象早已於世界各地一一發生,以現階段來看,更未能看出全球化將會就此終結。對於全球化的未來,本書立場相當清楚明確:其結果好壞完全取決於眾人能否團結一致地面對各種問題,狹隘的民族主義及族群利益根本無助於事。只要稍微思考現代世界的局勢,及牽涉到的龐大利益分配時,便不難發現這將不會是個輕鬆容易的過程。


所幸比起過往無數個世代,我們的優勢在於明確意識到全球化的存在,並得以從更宏觀的視野觀察其起源、演變與種種影響。許多歷史案例更說明了,全球化固然帶來許多負面影響,但人類並非束手無策,只要有所共識,化解困難並非不可能,像是解決戰後難民危機、圍堵病毒擴散,或是抑制環境惡化等。目前為止雖仍是一條漫漫長路,但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全球化」即便不是充滿希望的願景,至少也是不受眾人厭惡的詛咒。


文章資訊
作者 王健安
刊登日期 2016-11-21

文章分類 說書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