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浩著,《借殼上市:蔣介石與中華民國臺灣的形塑》,八旗文化,2020
蔣介石與臺灣是一個重要且具有爭議性的議題,對於了解 1949 年之後的中華民國史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過去在臺灣學界中,臺灣史學者不研究這一部分;臺灣的近代史學者對此議題的興趣也不大;大陸學者更鄙視 1949 年以後與蔣介石相關的歷史,以為敗軍之將不足以言勇。
近年來因為兩蔣日記、國史館檔案的開放,這一領域逐漸有比較多的研究成果。我大約從十多年前蔣介石日記開放之後,在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的支持下,曾邀約海內、外學者組織研究團隊,編輯了四本有關 1949 年後蔣介石與臺灣的論文集。 此外,我又主持了蔣介石與蔣經國侍從人員的訪問記錄,回顧在兩蔣身邊之人的所見所聞。 我認為只有把這段歷史弄清楚,才能釐清國家定位,並反省、面對「轉型正義」與臺灣進一步民主化的議題。
本書作者汪浩博士和我上述的想法頗為一致。這本新著延續他從《冷戰中的兩面派:英國的臺灣政策,1949-1958》(2014)、《意外的國父: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與現代臺灣》(2017)二書的關懷,探討 1943 至 1972 年間蔣介石與臺灣的關係,全書從開羅宣言、臺美關係、聯合國問題、反共復國起落等一直談到蔣介石成為「中華民國臺灣」的「意外的國父」。
他謙稱本書為「讀檔心得」,然而實際上,他參考大量的一、二手史料(尤其是蔣介石日記、國史館檔案),從歷史議題衍生至當代議題,提出一個「空殼公司」、「借殼上市」的「中華民國臺灣」史觀。這樣的史觀將「中華民國臺灣化」當作 1949 年之後歷史的主軸,與林孝庭《意外的國度》、日本學者若林正丈《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的觀點若合符節。
作者認為蔣介石以武力奪取臺灣的實際控制權,使中華民國的「空殼」自 1950 年三月開始在臺灣這一塊土地上轉而成為實質主權獨立的「中華民國臺灣」。作者沒有忽略蔣介石仍然具有「反共復國」的理想,也清楚了解「反共復國」與「獨立自保」的張力與矛盾。對蔣介石來說「確保臺灣基地」為第一優先考量。換言之,先能自保,方能遠圖。本書充分顯示蔣介石作為一個務實的政治家,在驚濤駭浪的國際局勢之中,時而堅持、時而妥協,以達到自保的目標,因而開啟了「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史進程。
上述的歷史詮釋與作者的現實關懷密切相關。他認為深綠的臺獨派所謂推翻中華民國、臺灣獨立建國是「不可能達到全民共識」,而無法破解當前認同困境;至於國民黨的「中華民國」史觀,主張國家疆域包括中國大陸,則是「不切實際」,甚至可笑。他企圖在藍綠論述之間找到一個中間點。他的觀點比較接近蔡英文總統在今年(2020 年)五月二十日就職演講中,關於「中華民國臺灣」的政治論述,並企圖為此找尋歷史根源。在民進黨「忙於選舉與執政」(以及缺乏近代史人才)、國民黨將九二共識視為「歷史論述」之時,本書可以提供藍、綠、白等各黨與關心歷史議題、國家認同、臺灣往何處去等問題的讀者一個重要參考。
本書的文字流暢、引證詳實、描述細緻、論點清晰,對於各種議題有面面俱到的剖析,尤其可貴的是作者利用新公布的材料描述了許多引人入勝的歷史細節,例如以多種檔案之對照來剖析國際外交的折衝、以日記探討蔣介石面對各種情境時的內心感受等,讓我們對那個時代有更深入的認識。不過本書也顯示出作者獨特的視角。閱讀本書讓我想到十九世紀美國一部家喻戶曉的作品《白鯨記》(Moby Dick),書中的一個著名隱喻是:「大海像一面鏡子,讓每一個人看到自己心中的渴望」。其實歷史也像一面鏡子,從歷史的大海中,我們看到的也是自己的渴望。
如果上述的比喻可以成立的話,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渴望,而共識的形成或許就在於閱讀彼此的歷史,並且多方對話。同時,歷史也絕非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仍有其基本的學術規範,亦即胡適所謂的「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對我而言,本書的趣味正在於書中提出了一些具爭議的歷史詮釋,讓不同觀點相互參照、彼此激盪。以下幾點是我對本書觀點所提出的若干商榷。
首先,作者認為蔣介石「復行視事」是違憲的軍事政變。這個歷史詮釋在某種程度上配合「臺灣地位未定論」,對很多人來說是無法接受的。在 1945 至 1952 年間,蔣介石是在盟軍認可下,自戰敗國日本手中接收臺灣,代表盟軍軍事占領臺灣。李宗仁又潛逃美國,蔣介石的復行視事容或有爭議,然受到許多人的支持,且其後他的總統任期(1954-1975)均為透過合法方式選出,這與「軍事政變」並不相同。此後,中華民國又在《中日和約》裡與日本達成協議(日本並未與中共簽約),本書在第九章有詳細的描述。
該約文字上雖然未明確提及主權轉移,但實質內容已將臺灣主權轉移給中華民國,蔣介石並堅持該約「不能涉及於大陸領土主權絲毫損礙之語意」,而極力維護「中華民國政府為代表全中國主權之政府」。蔣介石或許因國際壓力對條約文字有所妥協,出現模糊狀況,然不宜論斷他「承認中華民國領土不及於大陸」。
再者,《中日和約》第四條廢止 1941 年之前,中日之間所有的條約協定,臺澎自然恢復為《馬關條約》前的中國領土地位。1954 年美國與中華民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協防臺、澎、金、馬。1952 至 1972 年之間,中華民國與日本維持了正式的外交關係,可見《中日和約》的簽訂使中華民國政府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得到重新認定。總之,「中華民國臺灣」的起源不宜簡單歸之於「軍事政變」的「借殼上市」,而是涉及 1949 年前後中華民國的連續性,以及更複雜的戰後國際關係。
第二,作者所謂「追究蔣介石對內侵犯人權的歷史責任,不應該否認他抗共保臺的歷史功蹟」,此一論斷貌似平衡,但實際來說並不那麼簡單。功過二者之間的界線並不清楚。在很多的情況下,抗共保臺與對在臺共諜、左傾人士的處置是分不開的。所謂被侵犯人權的個案中的確有一些無辜者,然而也有許多中共地下黨員與思想左傾者。有些人後來被中共追贈為烈士,又獲得補償。試想當時這些中共支持者發動的革命如果成功,臺灣早已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如果他們真正具有共產主義的理想,應該有「求仁得仁」的勇氣,將這些悲劇歸之於蔣介石「侵犯人權」並不恰當。這方面的歷史,作者並未多加著墨,可參考我主持的戒嚴時期白色恐怖受難人的口述史。 無論如何,這段歷史之中的複雜性應予剖析。
第三,作者認為 1950 年三月,蔣介石建立了一個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新國家」,他是一個「意外的國父」。這個論斷涉及「意內」與「意外」的區別。這個區別和人類學家所說的「主位」(emic)、「客位」(etic)角度的差異有關。前者指被研究者的主觀想法,後者是研究者給予的描述與解釋。作者的觀點是從結果而論的「客位」詮釋,反映了他心中的「渴望」。然而蔣介石若是地下有知,大概會感到不以為然。這一點就是我在《意外的國父》一書的推薦序裡所說的
蔣氏政治與文化反攻之中仍保持了參與中國未來的理想,與李登輝之後的『臺獨』主張有本質上的差異。……〔蔣氏父子〕仍將臺灣的未來與中國聯繫在一起,並認為海峽兩岸的競爭與分途發展是一個文化與制度的比賽。在臺灣的中國人願意奉獻於此一理想。
本書所謂「從蔣介石到蔡英文,前後貫穿的歷史脈絡」並不像作者所勾勒的清晰明朗的單線發展,而帶有主觀投射甚至部分扭曲的成分。這樣一來,1949 年之後臺灣歷史的主軸,除了本書所說的「通過中華民國臺灣化來對抗中華⼈民共和國的吞併威脅」,還有楊儒賓在《1949 禮讚》所提出的「納中國於臺灣」。 1949 年後在臺灣的中國人正嘗試著摸索一條與中共不同的「中國文化現代轉型」的另一種可能。這與國民黨最近有關兩岸論述的所謂「堅持中華民國主權、保障自由民主人權、維護臺灣安全優先、創造雙贏共享繁榮」也是一致的。
對我來說,本書忠實地呈現了蔣介石務實的一面,而造成一個「意外」的結果,但卻忽略了他理想的一面;又過度強調從軍事、外交來解讀臺灣處境,而忽略了內政、文化的一面。1949 年後在臺灣的中國人之中的確存在一些人主張建立一個小國寡民、安居樂業的理想國度。
然而,也有一些人堅決反對中共體制,而肯定民主化與中國文化(其理論根基除了三民主義之外,還有胡適所代表的自由主義與唐君毅、牟宗三所代表的新儒家)。他們並未放棄大中國的理想,希望有朝一日能以臺灣民主經驗貢獻於「雙贏共享」的未來。
我相信 2020 年總統大選中支持韓國瑜的五百多萬選民,和我一樣,不但肯定個人自由、尊重個性發展、堅持民主憲政,也支持中華民國,認為中華民國的領土及於中國大陸(中華民國已於 2012 年承認外蒙古的主權地位)的理念並不可笑,也絕非不顧現實,而是和那些追求「獨立建國者」一樣,是一個莊嚴的理想。臺灣的問題在於兩派人如何在民主制度之下彼此尊重、相互妥協,而非鼓勵對立,同時最關鍵的是要避免兩岸兵戎相見。這是我讀完這本書之後所深切期望的,我想這也是汪浩博士所深切期望的。
(本文作者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蔣介石如何「借殼」民國,讓臺灣建國「上市」?
分析冷戰時代,臺、美、英、中、蘇、聯合國等各方角力
完整解答臺灣的國家主權與國際地位爭議!
本書探討的重點之一是「中華民國和臺灣究竟是什麼關係?」以及「臺灣的主權地位到底何去何從?」;另一重點則是蔣介石這位「意外的國父」,在 1950 年三月「復行視事」後,他的態度與決策,左右了臺灣往後數十年的外交政策與命運。透過國史館近年來逐一公開的兩蔣檔案,汪浩還原歷史,揭露臺灣當年在面臨內憂外患時,蔣介石心裡的擔憂與憤恨,反省與自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