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十五則微物的故事,另一種解讀戰後日本社會的方法──《微物誌》

Cathy Tsai 2018-05-04

蔡曉林,《微物誌:現代日本的15則物語》,臺北:獨立作家,2017。

微物何以成誌?


細小、微觀的事物,或生活中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現象,往往隱藏了諸多人們習焉不察的歷史發展,以及各種社會人群,在各種意識或心態上的轉變。人文社會學科從生活周遭的人事物作為切入點,對單一物件所進行觀察、追索的興趣,乃是二十世紀下半葉經歷「文化轉向」之後,對普羅、尋常事物賦予了更多關注所導致,故微物得以成誌。


但各學科對待微物的方式各有不同。歷史學家著意於從局部、小東西、日常生活的物件或觀念作為研究對象,追溯其源頭、發展與流布,及其與地方、國家或世界的關聯,並針對這些事物之於人類社會的生活方式、文化象徵、權力結構,或社會經濟行為上的意涵,從事歷時性的研究。而社會學家則著重把握當代的人事物,剖析其背後所反映的社會文化現象、人群意識等。


微物誌》一書,以 15 項物件為媒介,通過文化社會學的觀察視角,兼及歷史學強調時代的脈絡,鋪陳出戰後以迄於二十一世紀的日本,經歷重生、起飛、失落的過程中,產生的歷史意識、社會現象、日常文化、政經風潮與人群心態等。作者蔡曉林從微物中,提供另一種解讀戰後日本歷史與社會文化樣態的方法。


《微物誌》,獨立作家出版。

巧克力是這 15 個微物之一。到日本旅遊,很難不對各式各樣的巧克力,及不計其數的零食甜點,留下深刻的印象。日製的雷神巧克力在臺灣各大賣場通路,所引發的搶購熱潮,相信對很多人來說仍是不算遠的記憶。


不過,對日本人而言,巧克力既是戰前廣受歡迎的甜食,也是戰後面臨飢餓驅使下的日本孩童,接受美軍的施捨而獲得暫時飽足感的食品。它也是日本在美國巨大的陰影庇護之下,揮別戰敗,展開重建之路,邁入經濟高度成長,消費主義的大行其道以迄於今,持續熱賣於國內外的商品。


作者通過巧克力為全書開端,呈現美日兩國戰後的政、經、軍事等複雜的利益關係下,對日本社會所帶來的深遠影響,包括軍事占領、大眾文化與消費主義的根植與發展,以及背後所隱藏的各種硬式、軟式的暴力與認同。

對日本人而言,巧克力既是戰前廣受歡迎的甜食,也是戰後面臨飢餓驅使下的日本孩童,接受美軍的施捨而獲得暫時飽足感的食品。(Source:http://t.cn/RuR2Y1X)

東日本大地震所引發的福島核災,各種農漁牧原物料的核污染,使日本作為料理美食大國的聲望為之重創。作者通過在日本料理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生魚片,因為核災廢水排放所造成的食安危機、面臨滯銷的情況來做引線,帶出福島在「犧牲的體系」之下被遺棄的困難,也敘說居民即使面臨備受歧視的窘境,仍試圖東山再起的努力。


災難帶來日本各界對核能安全的重新檢視,反對核能運動順勢再起,各縣市民眾對全國各地所設置之核電廠的安全性,發出抗議或質疑的聲音。這幾年,筆者陸續在日本東北、北陸與九州各縣旅行之際,多能遇見地方上大小規模的反核遊行與演講。


作者也寫到了日本的左翼運動。前一陣子,我曾在讀書的空檔,觀賞了由若松孝二執導的電影《聯合赤軍紀實:通往淺間山莊之路》(実録:連合赤軍あさま山荘への道程),片中以編年歷時的呈現,以赤軍派系之一的聯合赤軍之成立、組訓、內部思想鬥爭,與其後在淺間山莊被殲滅的始末為中心,鋪陳出戰後日本赤軍運動的興衰史。對於聯合赤軍成員在革命基地遂行相互的「自我批判」,多人慘遭暴行致死的畫面,至今仍感衝擊與沉重。


在蔡曉林筆下,這些當年抱持著改變世界的理想,而戴上頭盔的左翼學生,隨著反安保抗爭的失利,逐漸將其行動,轉化為更為暴力革命的模式,因而分化出各種「新左翼」的流派,在日本國內外策畫了一連串搶劫銀行、槍械,甚至劫機恐攻的活動,引起日本社會與國際極大的震撼。作者以頭盔作為當年紅色青春的象徵物件,引領讀者了解這段不溫柔的時代,關於學運、陳抗與革命之路的往事。



就筆者看來,本書所謂的「微物」,或許也可以將之詮釋為「式微之物」,也就是衰落的事物。曾在二戰戰場活躍一時的零式戰機,對戰爭而言雖因機體輕巧而無往不利,但陳列在博物館中,卻並非微小的物件,且零戰亦隨著戰爭的落幕,與戰後和平憲法體制的重構,逐漸走入歷史,也淡出民眾的生活,成為靖國神社遊就館,與廣島大和博物館等軍事歷史場館的陳列品。


如今日本已無人能夠操縱零戰,但式微的零戰背後,所無法掩藏的是日本在二戰期間的戰爭責任,與戰後所引發的「靖國問題」、歷史教科書的意識形態論爭,及其與亞洲國際情勢的複雜關係。作者藉由零戰這個式微的物件,為讀者鋪陳出這段日本選擇走向戰爭,所難以面對的過去。


除了上述的巧克力、生魚片、頭盔、零式戰機之外,作者以扶桑花為媒介,解讀沖繩成為日本帝國邊陲,戰時的慘烈犧牲,與戰後美國的佔領與駐軍,所難以擺脫的犧牲者角色;以「房間」這一尋常不過的家庭與個人隱私的空間,觀察處於日本「下流社會」的各種人群,諸如年輕世代的繭居族,高齡者的「孤獨死」問題。另外像是電車、櫻花、汽車、燒肉等,都是日本生活文化中常見的事物,作者以他們作為開場,鋪陳出日本的各種社會與文化現象。


本書以「微物」為出發,開啟對事物背後,不同人群的歷史、文化與社會現象的觀察與書寫,也啟發了其他的「微物」被書寫成誌的可能。例如網咖、偶像、柏青哥、藥妝店、排隊、自動販賣機、電動遊樂場、無差別殺人等。此外,或許從臺灣的各種「微物」來作為起始並筆之為誌,亦不失為對我們成長的這塊土地,擁有更多元觀看與想像的一種途徑。

文章資訊
作者 Cathy Tsai
刊登日期 2018-05-04

文章分類 說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