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因為什麼都沒有,所以什麼都做得到──《尋找台灣味》

涂豐恩 2020-05-10
收藏

地理角團隊,《尋找台灣味:東南亞X台灣兩地的農業記事》,左岸出版,2020

多年以前一次和朋友的自助旅行,我們從歐洲回來,在吉隆坡等待轉機返台。在機場時碰到幾位台灣大叔向我們求救。幾個人是到印度經商,但航班碰到了一些問題,什麼原因已經記不得了,總之幾個人完全不通英文,只好到處尋求協助,正好聽到了我們彼此閒談間傳出的一口台灣腔。


在那此旅程中,這個看似不甚重要的小插曲,竟成為我印象極為深刻的一個片段。當時幾位旅伴其實英文也不甚好,不過勉勉強強還是能拼湊一些句子溝通,但彼時還年輕、出國經驗不足的我們,在國外要問路、點餐,一開口仍不免戰戰兢兢。可眼前這幾位大叔,連簡單的溝通都成問題,竟然就出國做生意了。


我心裡不禁有些稱奇:這不就是我們常在報章雜誌上讀到那種,在台灣經濟奇蹟年代,拎著一只皮箱接訂單、勇敢無畏闖天下的台商嗎?過去這些形容,聽來只是真假難辨的傳奇,但在那次巧遇後,這種形象突然變得鮮明而具體。


當然,在那短暫的時間裡,我們並沒有去深究他們的故事。也許這幾位大叔所經歷的,比我想像的更要精彩離奇,但也可能,非常可能,只是我摻入太多的想像揣測、浪漫投射。


我在閱讀《尋找台灣味》過程中,這個故事又浮上心頭。當年我沒能來及問清楚幾位大叔的經歷,但這本書中紀錄的九個故事,透過九位研究生扎扎實實的田野採訪,清楚地讓我們看見了那些勇闖天下,勇敢冒險的台灣商人身影。他們到越南種茶、賣珍奶,或到泰國種植水耕蔬菜,到馬來西亞養燕窩,或將寮國咖啡引進台灣;有些人則留在故鄉,種茶種咖啡,或是有機蔬果與農業。


但不管什麼選擇,不管遭遇什麼挑戰挫折,為了生存,他們總是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嘗試,然後開闢出一條新的道路。有位受訪者謙虛地說說:「我是憨膽啦,成敗是另外一回事。」我倒是想接上近來風行的廣告詞:「因為什麼都沒有,所以什麼都做得到!」


但這本書要呈現的可不只是我們常在媒體上見到的那種勵志故事而已。受過人文社會科學訓練的幾位作者,藉著不同主角們的經歷,一步一步帶我們進入各種錯綜複雜的產業鏈中,認識其中所涉及的各種獨特技術。


比如,為了製造燕窩,印尼與馬來西亞的養燕人會錄下燕子的叫聲,再播放出來吸引它們的同類到燕屋棲息,「以聲尋燕」,久而久之,養燕人也會開始逐漸分辨這種燕子叫聲的差異。過去的人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而今我們人人都喝咖啡與珍珠奶茶了,也該知道這些日常商品如何遠渡重洋,到異地生根,或是飄洋過海,回到台灣的市場。


但在人物與產業的實證考察之外,《尋找台灣味》還有更深一層的理論關懷,那就是書名所顯示著:到底什麼是台灣味?


但作者群與其說給了什麼清晰明瞭的答案,不如說是提出了一系列在田野過程中不斷浮現的疑惑:有些人口中充滿「蟑螂屎」味的越南烏龍茶,當真與台茶有本質上的不同嗎?如果咖啡可以混合,那麼「拼配」的茶葉卻會產生爭議?從生產到銷售都在泰國進行的水耕蔬菜,還能代表台灣嗎?


這種種議題,在我們這個什麼都被快速扁平化簡單化二元化、而意見領袖們率領著群眾輕易貼上正邪標籤然後亢奮地喧囂地喊打喊殺的社群網路時代,有時候光是提出來,恐怕就要引火上身,一不小心就被眾聲喧嘩踩得粉碎。


但有調查研究才有發言權,當我們的作者們提出那些看似不那麼政治正確的問題時,他們既不是無的放矢,也不是要刻意為誰辯護平反,而是用他們寶貴的研究,為我們撐出一片思考的空間,然後提醒我們:也許事情,沒那麼簡單?


這就帶到了我想講的最後一點。


這本書的主編洪伯邑教授在導言中提到:

 

『邊界』是鞏固的力量,讓台灣味有明確定義的範圍;在這個傾向絕對性的的範圍裡,讓我們安心且精確的指出什麼才屬於台灣味,什麼不是,無論這個範圍是國與國之間的、不同族群的、農作理念的、人和動物的等等。

當邊界越是鞏固,跨界就是越成了冒險。而冒險是需要勇氣的。這股勇氣不只體現在那些跨越國境、產業與技術邊界的台灣商人身上;這股勇氣也屬於我們九位年輕的寫作者,他們為了解答知識的疑惑,毅然決然踏上旅程,到陌生的異地甚至異國。


然後他們又跨越了學科與文類的邊界:這些所見所聞,原可以只留在那乾燥乏味、孤單寂寞的畢業論文中,那顯然是更為輕鬆,而且更為保險安全的做法,卻他們選擇了投入精力,讓故事改寫給更廣大的讀者群。這樣的做法可能引發學界內部的側目或質疑,也意味著自己作品要面對同行之外更多雙檢視與批評的眼睛,因此是需要勇氣的。


但如果不是他們,又能是誰呢?


本書作者文筆或許有時生澀,作品卻絕對生猛。身為喜愛非虛構寫作的讀者,我希望向他們致敬,更期待能看到更多這樣跨越邊界的新一代研究者出現。

 

本文收錄左岸文化《尋找台灣味:東南亞X台灣兩地的農業記事》
台灣在哪裡?
不在島內的純正台灣味,而在與世界的連結上。


這不是一本講述台灣之光、正宗在地食材的飲食書。作者們透過九個與農業相關的故事,想要揭示更複雜、歧義,卻真正運作的如實世界。
四個單元,九位新生代研究者,秉持特殊視角,精選跨界案例,深度走訪田野現場,重新思考食物國族主義。從東南亞到台灣島內,從海外台商到台灣原住民,從高山到平原,從蘋果到燕窩,從以人為中心,到看見動物。
文章資訊
作者 涂豐恩
刊登專欄 大人的世界史
刊登日期 2020-05-10

文章分類 說書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