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作者北岡伸一先生,是日本著名的政治史與國際關係專家,除了他與日本安倍政權的關係受人矚目外,其在日本學術界地位也一直頗受推崇,也因此他得參與日韓歷史共同研究及日中歷史共同研究的工作,代表日本官方,處理日本與韓國、中國在外交上的「歷史認識問題」爭議。
但原本以為歷史認識問題可以藉由雙方學者的共同研究來尋求解決的共識,但事實上反而是更清晰明白各自民族國家立場間的鴻溝。作者自言也正是因此事,注意到「韓國與中國是如何看待近代日本的呢?」(25 頁)的問題,而這一點亦相對成為本書中譯本出版的重要意義所在,即作為日本近鄰的國家,也有必要理解日本人是如何闡釋近代日本,特別是日本國內的主流觀點。
本書的原型是日本放送大學(即空中大學)的教科書,這系列的教科書評價不錯,在日本的一般大型書店皆有販售,對象不僅針對學生也擴及社會人士。與一般硬梆梆的學術型專著不同,著重條理與簡言易懂,相當具有可讀性。而且因為原型是教科書,自然也不減學術的嚴謹。
書後附錄的參考文獻列舉大量的書目,每一章列出大約二十冊左右的文獻,提供讀者延伸閱讀,使得本書更成為學習近代日本政治史的總綱入門。誠如作者所言:「本書宛如以皮覆骨,以三一六頁的正文篇幅涵蓋一百三十餘年的歷史,期盼讀者藉由更多的文獻來增長肌肉,即充實知識。」(317 頁)所以不只很多大學拿來當教科書,甚至一些補習班也選用此書,可見其影響力與代表性。
本書共分十五章及增補一章,增補的是關於日本帝國統治時期的五個殖民地與後來的變化,其中也包括臺灣。作者自謂是一氣呵成地完成本書,相信讀者在翻閱之後也會有同感。而且本書一貫式地的寫作視角是用內政與外交的相互作用交代近代日本從幕末到冷戰結束時的歷史變遷,也扣緊著本書的副標題「外交與權力」的關鍵詞。
此外,本書另一個特色是側重對人物的描寫,在本文中穿插人物專欄,列舉 14 位影響日本的重要政治家與思想家。在其中只有 2 位──吉田茂與岸信介──是戰後的重要人物外,其他 12 人,如福澤諭吉、原敬、後藤新平等皆是活耀於戰前的重要人物。
同樣地閱讀本文後也讓人感覺,重點描述戰前的歷史發展過程,並強調戰前的政治形塑對戰後日本帶來的影響。因此,縱使日本在敗戰後,經過美軍的佔領統治,甚至由美國人代為制定新的憲法,但日本的政治決定因素,如政黨派閥、官僚等,在 1945 年前後仍然具有連續性與非連續性的關係。
如果要審視當今的日本政治,不能停留於表象,或套用西方模式,必須從近代日本發展中「領導者」們所締造的脈絡著手。本書並未將明治天皇及昭和天皇視為政府的「領導者」,但明治天皇卻曾列於世界百大政治家之中。日本政府的領導者們,是圍繞著天皇為中心,帶領日本從維新走向敗戰,天皇曾經是很多政治決定過程中最後的決定因素,作者甚至認為這是種非常手段。(239 頁)
對於不清楚「天皇制」的讀者而言,天皇是否算是政治家或政治領袖,或許是個令人困惑的問題。另一方面,以往曾有研究者,在比較中日兩國的近代化發展歷史過程時,將光緒皇帝與明治天皇作為比較對象。而這樣的類比是否得宜,相信在看過本書後,會有明確答案。
外交史研究者常講「外交是內政的延長」,此說法透過本書更能得到應證,近代日本的歷史過程處處體現此點,甚至在日本被美軍占領時期,可以更進一步地說日本的內政是完全由外交所決定。
透過本書,我們可以發現日本對外交的高度重視程度,遠遠超過包括臺灣在內的近鄰諸國。日本自明治以來,便將「條約改正」(廢除不平等條約)視為首要的施政目標,賦予外交以國務之首的地位,因此,日本外交實質上也是頭等內政,外務省則是銜接內政和外交的樞紐,外務省比日本其他政府部會聚集更多的精英人材。最後造成日本外交優先的理念深入滲透到各個方面,重視國際關係更成為整個政治指導層的自覺意識。
如果相較臺灣早年出版的信夫清三郎《近代日本政治史》中譯本的四大冊,在同樣的歷史時空背景,本書的篇幅量相對稀薄甚多,但是讀者卻能體會作者從高空俯瞰這一百三十餘年的歷史進程中,處處展現的分析卓見。
例如戰後日本政黨政治中有所謂「五五體制」的通說,作者卻認為應改稱為「六〇體制」較為妥當。(271 頁)對於今日一般認為代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政策,開啟民國反日風潮的「二十一條要求」,作者則回歸當時,從而認為「在當時世界的常識來看,這並非特別的侵略性政策。當時的日本甚至還有強烈聲音批判政府的作為不足。」(164 頁)展現客觀角度,引人深思。
(本文作者為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