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諾貝爾獎得主康拉德・勞倫茲與他的動物觀察──《和動物說話的男人》

2018-09-22
收藏
康拉德・勞倫茲(Konrad Lorenz)著,張冰潔譯,《和動物說話的男人》,臺北:木馬文化,2018。

上生物課時,大家可能都聽過「印痕行為」(Imprinting),最知名的案例就是「小鴨一孵出來時會把第一眼看到的移動物當成媽媽,並會本能地跟著牠走」。這個現象之所以知名,其實全拜本書作者勞倫茲所賜。他在一九四九年所著的《所羅門王的指環:與蟲魚鳥獸親密對話》(Er redete mit dem Vieh, den Vögeln und den Fischen)以及在一九八八年才問世的《雁鵝與勞倫茲》(Hier bin ich-wo bist du?),鉅細靡遺地描述了印痕行為的迷人之處,也讓他的著作與知識在我們的教育中占有一個小小的角落。


許多人對勞倫茲的印象,可能源自《所羅門王的指環》中所描繪多采多姿且誘人的動物行為世界。還記得這本書的中文版在一九九三年出版時,我反反覆覆看了大概十次,裡面所提到的生物雖然多數不產於臺灣,但在他的生花妙筆(再加上翻譯的功勞)下,讓我自此深深著迷於動物行為學。


同樣在一九九三年,勞倫茲在一九五〇年所著的《和動物說話的男人》(So kam der Mensch auf den Hund)中文版也首度問世。不過在那個年代,如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 等社群平臺在臺灣並不普及或尚未出現,因此一九九三年的版本除了「愛貓愛狗人」收藏之外,並沒有引起更多有關動物行為、動物福祉,甚至是人與犬貓關係的討論。


在進入本書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勞倫茲的背景。他是出生於奧地利的動物學家、鳥類學家、動物心理學家,而且也建立了現代動物行為學的基礎。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他的研究一直被稱為「動物心理學」,即後來的本能理論(InstinctTheory)。一九三六年,他遇見了尼古拉斯・廷貝亨(Nikolaas Tinbergen),並一起研究野雁、家鵝及其雜交個體的行為。勞倫茲也經常引伸這類的實驗結果,並詮釋人類社會中的現象,好比說他認為:「集體飼養的動物在飲食與求偶行為上漸趨同步,但個體間原本多樣化的社交行為卻會漸漸消失,而類似的過程可能會出現在人類文明中。」


廷貝亨在一九六三年時稱勞倫茲為「動物行為學之父」,而勞倫茲對於動物行為學最重要的貢獻在於,他認為我們可經由動物的形態結構與解剖構造來推測動物行為的模式。一九七三年,他因在個體與社會行為學方面的貢獻,與卡爾・馮・弗里希(Karl von Frisch)、尼古拉斯・廷貝亨共享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然而眾所皆知的是,勞倫茲在一九三八年時加入納粹,並接受了納粹政權下的大學主席職務。那麼他是否因此而感到懊悔?根據諾貝爾獎網頁所刊登的勞倫茲生平事蹟,他的確在日後感到相當懊悔,因為他對動物繁殖、馴化的實驗與熱中,被視為「優生學」與「種族清洗」的支持者。


廷貝亨(左),勞倫茲(右)。(Source:Wikipedia

我為什麼需要在介紹這本書前提到這些背景?此作問世於一九五〇年,在那個年代有很多的論述尚未成熟或並非主流,因此我們在讀這本書時難免會遇上「疑似歐洲本位主義」與「白人至上主義」的迷霧與疑慮;此外,我們在閱讀時亦需了解歷史與個人背景,以免把書中所有情境直接套用到二十一世紀,並因此產生錯誤的認知或批判。而在遺傳學與神經行為學不發達、分子生物學與表徵遺傳學尚未出現的年代,勞倫茲當年對貓狗行為的詮釋與解讀也將與現代知識有些差異。


本書除了前言之外總共分為二十一章。在前言中,我很喜歡勞倫茲揭露自己對不同動物的情感差異所呈現的「偽善」,這樣的坦然是罕見的。許多人認為自己非常愛動物,但其實那樣的愛奠基於忽視動物的多樣性、人類文化的多樣性,以及我們對動物行為及其與人類關係的過度臆測。不過在論及「貓與狗在人類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時,我們應該要留意的是,這全然是北半球觀點,因為在非西方文化的演進中,狗與貓並不存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其他動物受人類長期馴化,並且發展出緊密的關係。


在接下來的二十一章中,勞倫茲試圖從狗如何從野生的灰狼進入人類社會,又是因為何種特質被馴化成依存於人類社會的動物。在從狼變成狗之後,勞倫茲關注的就是人類如何觀察與理解狗,好比說每一種狗的性格是如何地不同,還有所謂的「訓練」是否應透過制約來完成。但是談到狗與狗之間的交互關係時,勞倫茲認為由於「每一種狗含有狼血統的差異」,造就了狗在性格上的差異。這點可能並沒有被現今科學所支持。動物的性格具有非常大的個體變化,除了來自親代的遺傳貢獻之外,還可能受到胚胎發育時期的表徵遺傳因素,以及日後因環境或與其他動物的交互關係所形塑。


從第六章開始,勞倫茲以動物行為學者的角度剖析人與狗的關係。他認為人類的確會因為過度喜愛狗而給予過多的情感投射,以至於把人類社會的道德與情感規範拿來詮釋人狗關係。他認為這樣是不健康的,而且建議所有愛狗者嘗試以演化學的角度、生物學的角度,來好好認識狗這種動物。


好,說了半天都在談狗,本書的主題就是狗,但是勞倫茲是否關注貓呢?當然。他在書中花了四個章節談貓。談貓的什麼?談貓的行為,為什麼被馴化了一萬年但在行為上並未如狗一般被大幅度地改變,還有貓與人的有趣攻防之中所衍生的各種趣味議題。


在最後兩章,勞倫茲花了一些篇幅來談論人類究竟能否使用自己的情感認知來解讀動物的行為,好比說貓狗有沒有同情心?如果有,我們又怎麼知道?有沒有同情心能夠經由實驗驗證嗎?我們認為狗很忠誠,但是牠所依附的究竟是人?還是人所給予的資源?最後當這些動物死亡了,我們又將如何面對曾與生活緊密結合的生命的逝去?


勞倫茲在書中不談大道理,而是花費較多的文字細細描述他對動物的觀察,以其他所認知的現象。沒有基於個人情感的依附所產生的判斷偏差,也沒有因而讓他熱烈地擁抱與獨鍾一種動物。


我相信這樣的書寫方式與內容,或許不是那麼貼近許多貓狗寵物飼主的知識背景,甚至與許多宣稱自己能與寵物溝通,或是能調教動物的神人的教戰守則有所違背。然而身為一位生物學者,我相信勞倫茲這種對動物保持關注、仔細觀察與思考,但仍保持距離,不把動物擬人化,也不高抬人類對動物意義的態度,或許才是人與動物關係邁向健康發展的基石。

 

(本文作者為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本文收錄於木馬文化《和動物說話的男人》,原標題〈找到人與動物的最適距離〉:
「沒有一種動物的生活方式,能像狗一樣改變得那麼徹底;相反地,沒有一種動物像貓一樣,和人類相處達數千年之久卻毫無改變。」
動物流露出的每個意願都是「善意的」,
而這種「善意」其實是人類早已失去的樂園。
當代動物行為學世界權威、諾貝爾獎得主康拉德・勞倫茲,以從小飼養貓狗親身經驗,及其日後從事動物行為科學研究,進而解開人和貓狗間親密的情感之謎。

文章資訊
作者 顏聖紘
刊登日期 2018-09-22

文章分類 說書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