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經緯線上的美麗島:16到19世紀西方人如何繪製臺灣地圖?

王健安 2017-06-06
收藏

地圖是人類文明發展史的重要產物。在一個平面物質(可能是紙張、牆壁或石碑)上,將肉眼無法一次顧及的世界濃縮後放置其中,是人類繪製地圖的方式。而這個過程成了製圖者定位自我的手段,對觀圖者而言,也能從中認識自己所在何方,甚至有機會漫遊肉身難以抵達的廣大世界。可以說,製造、閱讀地圖的行為,都是人類在現實環境中,發揮想像力後的產物;地圖的價值,遠比單純指明方位、距離還要來得許多。


單就西方地圖發展史來說,「線條化」與「符號化」是重要趨勢。直到 16 世紀時,許多地圖的繪製方式仍是直接畫出著名地標或景點,以供人辨識方位與距離,但這些資訊往往也只能當作粗略參考。以現代眼光來看,早期地圖的重點似乎不在於實用性,而是讓觀者能更完整地想像當地樣貌。例如一張描繪中世紀晚期的羅馬城地圖,可能會在一個粗略的城牆邊界內,將教堂、古蹟的實體模貌,放上其所屬的相對位置,觀看此圖者當然能理解羅馬城市景觀,但要藉此遊歷城市,恐怕困難重重。大概也是從 15、16 世紀開始,追求實用價值的地圖越趨重要。在追求更精確的測量時,也發展出各式抽象符號或線條,盡量簡化多元複雜的訊息。而且受益於印刷術的發展,生產地圖也可以免去人工手抄,大量降低製造成本與失誤率。


中世紀晚期的羅馬城市地圖,以圖像化的方式表現羅馬,與現今習慣大不相同。 來源:https://goo.gl/5ST6TU
18世紀下半葉的羅馬城市地圖,已經具備現代地圖的多項特色,例如北方朝上、完全平面化、以線條標示物件。 來源:https://goo.gl/HON8Ak

到了啟蒙時代,實用性地圖的發展更趨成熟,更是各國穩固政權的工具。法國波旁王朝的統治者便曾下令,重新製作精確的法國地圖,以便控制國家土地;在法國大革命時,政府刻意讓這類地圖流傳民間,使人們知曉不惜犧牲性命保護的母國究竟長何模樣。


有鑑於地圖本身,以及製作時的豐富歷史背景,地圖相關研究已在國外出現許多成果,足可展現在文字史料外,難以忽略的莫大價值。由此觀之,我們同樣可以大膽斷定,要認識臺灣史的演變,地圖也是相當重要的歷史素材。


當西歐各國在 16、17 世紀,紛紛將發展重心拓展至地中海以外的世界時,臺灣的獨特地理位置,就已引起許多歐洲航海家的注意。稍有經驗的投資者都會發現,這座島嶼介於中國東南沿岸、日本與南洋群島之間,加以開發必有莫大商業戰略價值。稱霸 17 世紀全球貿易市場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看上臺灣的潛力,致力於打造成遠東地區的另一主要據點,每年有大量白銀、生絲、鹿皮等物產流在此流通,再轉送到世界各地。因為臺灣的重要性,西方世界自然會製造許多關於臺灣的地圖,更有許多是不外傳的密件,以確保能持續壟斷重要資訊。後人如果回頭觀看那些地圖,雖然已失去了原本的實用價值,但可以看到另一層訊息:臺灣與中國大陸、東亞,乃至於全世界的互動關係。


關於臺灣的古地圖固然重要,但可以想像的是,年代久遠使這些地圖如今數量稀少,絕非隨處可見之物。所幸近年來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的努力下,尚存的地圖一一受到收藏與編目。臺史博更在 2006 年時,將館內收藏的地圖集結成冊,出版了《經緯福爾摩沙:16-19 世紀西方繪製臺灣相關地圖》(以下簡稱《經緯福爾摩沙》)一書。


《經緯福爾摩沙》分為三大篇章,依序分別是〈地圖導覽〉、〈地圖選要圖說〉、〈館藏地圖圖錄〉。在〈地圖導覽〉中,主要介紹臺史博在臺灣相關地圖收藏工作上的自我定位,以及這些地圖的基本背景、內容和未來研究價值。內文提到,地圖作為承載過往航海與地理資訊的重要媒介,自然值得後人好好研究,例如單從臺灣海岸線的描繪,足以看出當代歐洲在地理知識上的累積,並能捕捉當時途經臺灣周圍的航線。然而,「目前臺灣相關地圖散存四方,既有公藏地圖尚未全面彙整,因此可資利用的完整系統目錄仍付之闕如,導致地圖資料之利用難以普及」。在此條件下,臺史博便成了執行相關工作的主要公家機關。


〈東印度與諸島鄰近圖〉,1570 年。臺史博收藏的台灣相關地圖之一。《經緯福爾摩沙》,頁55。

至於第二章節〈地圖選要圖說〉,主要展示收藏於館內,由西方繪製的臺灣相關地圖。這個部分的編排邏輯相當簡單易懂:依照地圖的出版年份排列順序。從 1530 年的《東印度與大韃靼地圖》,一直到 1895 年的《實地踏測臺灣詳密地圖》,共計三十餘地圖構成本書主要內容。每幅地圖根據原始尺寸比例放大至版面最大處,一旁另有文字解說基本訊息。


〈福爾摩沙島與漁翁島圖〉,1724 年。臺史博收藏的台灣相關地圖之一。《經緯福爾摩沙》,頁 83。

翻閱這些內容不難發現,近現代追求精確、實用性地圖的大趨勢也在此上演。原本並未好好探查臺灣的歐洲人,常將臺灣描繪成三個分開的島嶼,或是將現今的花蓮視為臺灣東部的獨立島嶼。直到後來,方將臺灣的基本輪廓補齊,展示出現代熟悉的基本外觀。這個過程相當程度上,也呼應了近現代臺灣由西向東、由沿海往內陸的開發史。


〈中華領土及海岸線精確海圖〉,1596 年。本圖在福建沿海處繪有三個小島,位於北回歸線通過處為 Lequeo pequeno(小琉球),其旁分別註記 I. Fermosa(福爾摩沙島)及一無名島。這樣的三島型態是參考了葡萄牙系統的海圖,而葡萄牙人之所以如此呈現,很有可能是受到了明代中國的影響。《經緯福爾摩沙》,頁 64。

至於同樣佔有相當份量的第三章節〈館藏地圖圖錄〉,則是將臺史博的所有館藏內容,以較小的圖片版面一一展示出來。其依舊是以時間先後為排列順序,可作為前面章節的進一步補充,使讀者更全面性地認識地圖的歷史脈絡。


不可否認的是,《經緯福爾摩沙》的出版立意相當值得讚許,但另一方面,本書在許多地方卻是相當枯燥乏味,甚至存有無法視而不見的缺失。就以最重要的地圖介紹為例,排版方式過於單一,拘泥在「將整張圖片放大,並且一定要有文字引導」的思維,而不是適時地將特色之處局部放大,或是乾脆將文字解說放置他處,使讀者在一個頁面上專注閱讀地圖。作為一個以地圖為主角的專書,本書有著難以取代的豐富內容,但展示方式似乎仍停留在文字為主、圖像為輔的傳統思維,使原本美意大打折扣。


地圖的呈現方式為跨頁,並於旁註明圖片的出處與背景、繪製特色等,但並未將重點局部放大,殊為可惜。〈中華沿海地區海圖:廣東、福建與福爾摩沙島〉,1728年。《經緯福爾摩沙》,頁 87。

至於文字說明的部分,第一章努力帶出地圖創作者的背景與歷史脈絡,確實為必要之舉,但地圖與文字的對應關係,卻沒有便捷的妥善標示。往往是行文提到一個名字後,讀者還要費力尋找其所指哪張圖片,但只要在文中另外標示「圖 A」、「圖 B」等,便可省去這項麻煩。用字遣詞在許多時候也過於僵硬,諸如「本圖…」的文字結構不斷出現,使地圖介紹如同流水帳一般。或是外文、中文混雜使用等,也可看出本書在文字編輯上仍有莫大改善空間。


本書第一章提供古地圖製作技法與各種古地圖上各式地理訊息辨識的方法。圖為 16 世紀荷蘭古地圖印刷工房的銅版印製分工作業情形。《經緯福爾摩沙》,頁 34

在過往幾十年來,圖像研究已成為史學界的重要風潮。其原因不外乎,文字不是傳達訊息的唯一媒介,而且在更多條件下,圖像反而更能傳達大量訊息,因此,各式各樣的地圖自然也是重要史料。這股以圖像為史料的研究風潮,近年來也在臺灣學界佔有一席之地,而且還有往一般大眾推廣的趨勢。考量到這一點,《經緯福爾摩沙》的出版相當值得鼓勵,但從上述問題來看,本書仍是一個相當保守的嘗試之作。

 

本文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贊助。
不在228公園、也不在植物園,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是一座位於臺南、有「臺灣」也有「歷史」的博物館,「臺史博」是我們的暱稱,為了守護臺灣共同的歷史文化與記憶,2011年開館至今,已蒐藏了9萬多件藏品。
臺史博的展覽以多元角度及跨族群視野,講述人與土地的故事,鼓勵所有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以及國外訪客,發現臺灣、發現自己。
文章資訊
作者 王健安
刊登日期 2017-06-06

文章分類 說書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