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我人就在宿舍裡,靠著書桌上一台小小的筆電,便開啟了這趟旅程,因為我覺得有些事情如果現在不做,我以後一定會後悔。
小紅帽Little Red Hood 的創辦人林薇這樣說道。
2019 年 9 月,長期關注月經議題的她,決定發起小紅帽Little Red Hood(月經權益倡議組織),希望可以推動月經權益,也讓更多人可以認識這個議題。
回想自己的初經, 12 歲的林薇在面對身體變化時,心裡卻是不安,有種「做錯事」的感覺,當媽媽發現時,彼此也有種「說不出口」的障礙。
這樣尷尬、害羞的月經經驗,對許多女孩來說,似乎都是必經過程,但究竟為什麼月經在社會裡有這樣的觀感?林薇開始好奇其中的癥結點。
後來有一次,林薇在學校不小心「掉」出衛生棉,並在同學們的嬉笑聲中,說出了「抱歉」兩個字,當下好像是種直覺反應,事後她卻開始思考:為什麼要道歉呢?既然月經是無法選擇的生理現象,那麼至少不該被「汙名化」吧!
就這樣,她開啟了這一場以月經為名的運動。
在認識月經的這條路上,林薇發現這不單單只是月經本身,還牽扯了貧窮、性別等許多議題,例如:因為貧窮,很多國家的人甚至沒辦法買生理用品,因此更容易生病;因為男女不平等,過去許多宗教都認為月經是「邪惡」的。
提到性別不平等,林薇說自己近期不斷在重讀《性別打結》這本書,每次看都會有不同的想法。面對傳統父權社會,她認為這樣的社會結構不需要直接拆除,而是要換個方式相處,才能慢慢化解,因為沒有人是一定的受害者,也沒有人是一定的加害者,我們都是參與體制的一部分,如果想要讓社會更好,那就需要大家一起改變參與的方式
不過,雖然許多國家已開始關注月經議題,但相較起來,臺灣的討論度仍稍嫌不足,因此人在英國念書的林薇,也在臺灣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希望可以讓小紅帽Little Red Hood 在臺灣落地生根,也期待著在不遠的將來,這個世界是一個不需要小紅帽 Little Red Hood 的世界。
除了小紅帽 Little Red Hood,在疫情肆虐的 2020 年,林薇也以一支「一封致予譚德塞博士的公開信」的影片為人所知,不只影片轉發超過數十萬次,就連蔡英文總統也親自留言表示「謝謝妳在國家需要你的時候,為臺灣發聲」!
因為政治因素而被排出在 WHO 外的臺灣,不只無法獲得公開透明的資訊,甚至還被譚德塞指控臺灣發表歧視言論,身為一名臺灣人,林薇心想至少她能從自己的觀點去分享這塊她生長的土地,並且在有人惡意中傷她時,用自己的力量去捍衛所熱愛的土地。
不過起初林薇並沒有預期到這支影片會有那麼多人看到,她只是想著在英國念書的自己,能接觸到來自 120 個國家的同學們,甚至還有在聯合國工作的朋友們,如果他們都會看這支影片的話,那至少可以阻止這個誤會延續下去,並且讓世界知道臺灣的立場。
對林薇來說,她就是基於愛臺灣,無條件地勇敢,無條件地支持自己心中認為是對的聲音,所以即使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她都願意去做。
不論是小紅帽Little Red Hood 還是「一封致予譚德塞博士的公開信」,對林薇來說,只要是對的事情,她都願意放手去做。帶給她這樣信念的,源自國小時看過的《先別急著吃棉花糖》,這也是她學生時期最喜歡的一本書。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讓林薇知道,所有事情,就是做好你當下可以做的事情就好,不要一直預期後面會發生什麼才去做,而是當下覺得該做就應該去做。這本書不只影響林薇很深,更成為她心裡的聲音,是她人生的準則。
「文字的力量之所以強大,是因為文字可以把一件事情說得完整,也可以把不同時期的心情好好保存,同樣的一段話,可以被很多人看到,讓這股力量一直延續下去。」
現在也是文字工作者的林薇,也希望自己的文字能有這樣的力量,而對自己的要求,她希望能永遠保持寫作的初心,忠於自己心裡的聲音,那就夠了。
對許多人來說,22 歲通常是剛從大學畢業,準備進入職場成為一個「社會新鮮人」,而同樣是 22 歲的林薇,已經累積了許多人們認為的「成就」,甚至在 2020 年獲選為十大傑出青年。不過,林薇並不因此而驕傲,因為對她來說,她是做對的事情,而非討好別人的事情。
聊到要選一本書送給十年後的自己,林薇說:
十年後的我雖然還算是個 30 歲的青年,但也慢慢步入中生代了,我希望那時候的自己可以成為自己想要的大人。
在英國念書時她曾讀過《做伙走台步》,裡頭介紹很多不同人物、跨了很多不同世代的臺灣人物故事,當時她在初讀的時候就很有感,因為裡面有很多人和她一樣,雖然人不在臺灣,但還是能用自己所能的方式去愛臺灣,從中可以感受到他們對家鄉、對臺灣濃烈的愛。
之所以選擇這本書,是因為林薇希望自己未來不管身在何處,都能讓更多人認識她所愛的臺灣,為自己在乎的事物進行改變,在這個美好的世界裡,發揮自己既溫柔又堅強的力量。
受訪者
林薇Vivi,1998 年生,來自宜蘭羅東,就讀愛丁堡大學醫學院傳染病學系,現為非營利組織「小紅帽Little Red Hood」創辦人、女人迷、換日線、聯合報的專欄作家等等,2020 年曾獲選為十大傑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