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名為《這才是真實的中國史──來自日本右翼史家的觀點》,但臺灣讀者恐怕不會全然接受作者觀點,可能覺得書中有些說法,完全顛覆以前從歷史課本上得到的印象,但有些說法又怪怪的,可又無法馬上反駁,於是想找更多資料來讀……
如果出現上述情況實屬正常反應,這正好開啟我們重新認識」思考這段歷史的契機。為了避免有人因為對本書的高度期待,而在閱讀後感到失望,所以筆者想提醒大家:這不是一本學術書。
本書於〈後記〉說明,這是由出版社編輯與作者每次兩小時,共進行七次問答整理而成,因此相當口語化,而且內容並不嚴謹。本書對中國與臺灣的描述,除了有傳統的日本右翼觀點,譬如認為從軍慰安婦與南京大屠殺「完全不存在」,還有一些不夠精準或有待討論之處,例如作者說:
我曾問過大學所教的中國留學生,他們不知道日清戰爭,也未曾學過此戰爭,更不知道日俄戰爭。對於現在的中國而言,宛如那只是清朝戰敗,並非自己的戰爭,所以與己無關。因此,中國並不流行研究日清戰爭為何失敗。
「日清戰爭」就是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甲午戰爭」,這個說法令人費解。又如作者所言:
日清戰爭後,臺灣割讓給日本,該島是相當可怕的蠻荒之地,熱帶病相當流行。日軍罹患傳染病而病死者,遠較戰死者為多。現代中國教科書的指導大綱中,寫著:「臺灣人拼命抵抗日本侵略者。」這完全是謊言。
雖然臺灣民主國在 1895 年倉促成立後沒多久即瓦解,但這段描述顯然忽視臺灣各地自發的武裝抗日運動。或許基於上述原因,本書中譯版加入許多譯註,以協助臺灣讀者理解作者的觀點,這些譯註起碼有兩種價值。
首先,補充說明臺灣讀者較為陌生的歷史名詞。舉例來說,不少人知道 1943 年簽訂的《中美平等新約》、《中英平等新約》,因為歷史課本強調這是「百年來不平等條約的廢除」;然而對本書提到 1946 年簽訂的《中美商約》可能認識不多,因為歷史課本不會強調,而本書譯註有說明,共產黨反對該條約,視為「中國近代史上簽訂的最後一個不平等條約」,然而《中美商約》的歷史意義恐怕並非如此簡單,值得另外探討。
其次,由於作者在本書不斷批判中共史觀,然而臺灣讀者可能不太熟悉中共的中國近代史論述,所以,本書譯註還解釋作者的日本右翼觀點,與中共官方左翼觀點的相異之處來為讀者解惑;譬如,作者認為「五四運動最終從學生擴展到勞工階級」這種左派說法是錯誤的,因為「當時中國還沒有民間的工廠,也沒有工廠勞工」,在該頁譯註有詳細說明:
作者的看法和中國官方論述不同,中國官方論述認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始自洋務運動,發展於甲午戰爭之後,並在一戰期間,因列強無暇他顧而有短暫的發展,因此培養出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也就是工人階級),故為中共的誕生培養了階級基礎。但作者認為,中國當初的工廠並非民間,而實則官辦,另外勞工人數少,無法形成所謂的階層。
本書可說是「日本右翼史家跟日本讀者的對話」,臺灣讀者身為「作者對話對象以外的讀者」,閱讀本書的最大收穫之一,或許是藉以理解日本右翼史家如何解釋對外擴張勢力、甚至侵略的理由,而這種日本觀點是過去在歷史課本看不到的,試舉兩例如下:
第一,日本於 1915 年提出二十一條要求,中國社會反應激烈。依據作者的說法,日本有兩個目的,一是使中華民國再次確認日本與清朝所締結的條約,也就是日俄戰爭後日本所獲得的利權,二是要求中華民國承認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所取得的原屬德國之山東半島權益;總之,日本是「為了以後可以真正投資中國」。
至於二十一條要求的第五號(中國政府須聘用日本人擔任軍事和財政顧問等),只是日本在談判時提出的「希望項目」,一旦中國說出「無法接受」,日本無計可施之下,只好撤回。
第二,1931 年爆發的滿洲事變(即中國所稱的九一八事變),對於日本而言屬於自衛行為,也就是日本是為了保護在當地的本國國民,以對抗共產黨與共產國際的威脅;作者認為,張學良是共產國際與共產黨的人,他想要摧毀日本在當地的利益,而且日本人進入中國,是「善意地推行近代化」。
順帶一提,過去歷史課本強調的所謂「八年抗戰」(1937-1945年),反而在本書的相關論述很少,相較於作者對於所謂「滿洲」問題的大篇幅解釋,八年抗戰的歷史為何被作者淡化處理?值得我們玩味。
對臺灣讀者而言,本書是理解日本右翼觀點的中文通俗讀本。也許除了探討書中觀點是否正確之外,更重要的是,本書刺激我們重新思考歷史課本的官方說法,進而產生屬於我們自己的觀點,甚至與日本右翼觀點,針對歷史上的關鍵問題進行討論,而非無交集的各說各話。畢竟,歷史正是現在和過去永無止境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