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洛謀:「反離散」的前傳、挑戰/釁與其外

2018-02-14
收藏
 

史書美的《反離散》是引戰的。


從理論與視野本身的野心、具挑釁的立論,都可以帶來不少討論。問題是,我認為現在的戰法實在太難看。趙剛與黃錦樹的文章,雖然從不同的立場出發,卻把原本可以好好地作知識論辯的事情,變成了潑佬罵街。


我覺得,要戰史書美的話,基本上要知道她的思考脈絡,以及「反離散」的前傳。換句話說,要戰的話,不應只是看《反離散》。史書美在《反離散》中提出的一些論點,其實是她之前的一些著作已有觸及。我覺得讀者可以先看一次她和 Françoise Lionnet 合編的 Minor Transnationalism(2005)的序、她和 Chien-hsin Tsai 與 Brian Bernards 合編的 Sinophone Studies: A Critical Reader(2013)中,她自己寫的篇章以及書的目錄 。這樣的話,讀者能夠更具脈絡地去理解史書美關心的課題與思考脈絡,更能夠定位《反離散》,並針對其中的立論、觀點與視野,提出討論。


所謂「反離散」的前傳,我是指挑戰華人離散意識(或史書美故意為之的「離散中國人」)的問題,不是空穴來風,甚至史書美也不是第一人。1990 年代,杜維明等人提出「文化中國」(Cultural China)的之後,已經有一系列一方面批評「文化中國」,另一方面去挑戰「離散」這概念的文章;其中較著名的,有三篇刊登在學刊 boundary 2(Duke University Press)的文章,包括:Allen Chun “Fuck Chineseness: On the Ambiguities of Ethnicity as Culture as Identity”(1996)(中譯本〈解構中國性:論族群意識作為文化作為認同之曖昧不明〉,發表在《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3期)、Ien Ang “Can One Say No to Chineseness? Pushing the Limits of the Diasporic Paradigm”(1998)和 Rey Chow “On Chineseness as a Theoretical Problem”(1998)。


其中,Ien Ang 和 Rey Chow 的兩篇文章,以及「文化中國」的主要推手的篇章,分別收錄在 Sinophone Studies: A Critical Reader 的頭兩部份:「Issues and Controversies」(議題與爭議)以及「Discrepant Perspectives」(異議的觀點)。《反離散》第一章的〈反離散:華語語系作為文化生產的場域〉,較早的英文版本,即是 Sinophone Studies: A Critical Reader「Issues and Controversies」中的 “Against Diaspora: The Sinophone as Places of Cultural Production”。這些編輯鋪排,都可以看到,提出 Sinophone 以及比挑戰離散華人意識更具挑釁的「反離散」(Against diaspora),是繼承與發展自甚麼學術論爭。


進入論戰的時候,我覺得也要分清翻譯、定義與視野,不要混為一談。


舉例來說,你可以把 Sinophone 譯做華語語系累贅(但我要提醒一下,王德威也採取這個譯法),但不能無視史書美參照了 Anglophone 和 Francophone 等等脈絡,就說她無端白事去創作一個新的詞語和概念。以為史書美無視「世界華文文學」的討論而創造「華語語系文學」,其實既忽視了 Sinophone 取法 Anglophone 和Francophone 的脈絡,亦忽視了 Sinophone 關注的,不只是文學本身雖然提倡者的政治立場或許有相當的差異,但 Sinophone 卻有趣地和亞際(Inter-Asia)有著相似的視野:弱化、甚至無視所謂中心的影響力,在相對弱勢或邊緣之間,建立橫向的互為參照網絡。


以史書美的編著來看的話,Sinophone 其實是 Minor Transnationalism(弱勢跨國主義)的一種,而 Sinophone 建立網絡的方式,立基的是語系,而不是歸向一個中心或原鄉的種族或族群(華人/ethnic Chinese),把這再推演,就是「反離散」。雖然「說(廣義)華語的人」和「華人」(族群)有高度重疊,但並不是同一回事,譬如被逼說漢語的藏人,或是 Ien Ang 在 On Not Speaking Chinese(2001)中提及的自身經驗。Sinophone 作為一個知識生產網絡時,也可以和其他知識生產網絡作參照,例如史書美及其學生常引用的法語語系加勒比海。


此外,到了這個時間點,我覺得再去質疑史書美如何定義 Sinophone,已經意義不大,畢竟她自己也不斷在修正,最明顯的例子是香港是否在 Sinophone 當中,在 Visuality and Identity: Sinophone Articulations Across the Pacific(2007,中譯本《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在 2013 年出版)與之後的著作,都已經有不同的處理。在 Visuality and Identity 裡面,史書美以 1997 年的香港主權移交作為分界點,認為主權移交後的香港,已然成為中國的一部份,將不會再是 Sinophone 的範圍當中。這種說法,當然亦引起不少反彈;然後,她之後的作品,是把香港放回 Sinophone 的網絡。


我曾經比較過王德威和史書美如何理解和發展 Sinophone(Sham 2009),當時依賴的文本,分別是王德威的〈文學行旅與世界想像〉,以及史書美的 Visuality and Identity。我認為,以王德威較具彈性,而非像史書美直接把主權移交後的香港納入了中國國族這種較僵硬的定義去操作,反而更符合史書美想做到弱勢間的橫向結連的視野隨著史書美在不斷修正她的定義時,你可以看到,在 Sinophone 的定義上,史書美並不是這麼一成不變,我甚至覺得配合著她以策略的方法去思考 Sinophone 的範圍、她的去中心化思考,她對 Sinophone 的定義,還可以繼續有修訂的空間。既然是這樣的話,再去盤問著定義,有甚麼大的意思呢?相對來說,她的目標和視野是甚麼,這比較值得討論。


反離散》其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是為了進行討論。她分辨了 Sinophone as description 與 Sinophone as tactics/theories,說得直白點就是:我沒有這個多餘時間,去研究已經這麼多人去研究的中國,你們要做自己去做吧。


同時,她亦區分作為歷史事實的離散,與作為價值的離散,而她針對的是後者(說得不客氣一點就是孤臣孽子心態,也明顯看出她和王德威的差異),並嘗試解釋為甚麼這種心態 unproductive。同時,和這相關的,她把「定居殖民主義」(settler colonialism)拉進來討論,尤其是在東亞社會華人/漢人移民的角色,這個部份亦是較會引起東南亞華人強列反彈的地方,尤其是對於長期沒有好好思考自身的權力位置的人


我的理解是,她把定居殖民主義拉進來──其參照點與目的,也非常明顯──透過不完全地去類比美加澳紐的白人定居殖民者(settler colonizers),迫使華人/漢人看到自己的相對權力位置,而不全然只看到受害者的位置。我說不完全參照,是指這個理論移植的過程中,是有分別的,譬如在白人定居殖民,或所謂拓殖的過程中,國家的角色相對明顯;在華人/漢人移民的過程中,國家的角色有多重要,不同地方不一樣,譬如台灣就會比東南亞強,而在東南亞,這個推動華人/漢人移民的國家究竟是哪一個,也不一定說得很清楚。或許,我們同時把羅永生 collaborative colonialism(協作式殖民主義)的理論拉進來,會可以更仔細看到華人/漢人移民在這個區域的歐洲殖民時期以降所扮演的角色。


回到史書美把定居殖民主義拉進來一事,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去建立另一個參照網絡的途徑的可能,例如看澳洲和紐西蘭的原住民運動等等。


我以為,史書美這幾年的書寫和對話念茲在茲的,其實是台灣。就台灣而言,史書美提出了以原住民的視點/主體位置的看法,把台灣放回南島語系網絡的一種連結與參照方式。被罵了這麼多年「你們一來篳路藍縷,我們就開始顛沛流離」的台灣漢人,其實會比較懂「定居殖民主義」所開拓出來的批判視野。


有趣的地方,是東南亞。史書美針對「離散作為價值」(或我比較不客氣地說,孤臣孽子心態),以及要華人思考自己可能是定居殖民者這事,卻可能會刺到好些東南亞華人還在處理的情意結:在東南亞不少地方,華人,或者受華文教育的華人,面對著當代的政治壓迫是真實的。嘗試發展「作為價值的離散」這個說法,我以為當中是有些在現實上受到政治壓迫的人,把「離散」身份視為價值,甚或擁抱某一種 Chineseness,將其視為抵抗的可能,可是卻忽略了它亦可以發展成一種華人沙文主義,以及對他人的壓迫的可能。我以為,還是可能要回到大家是否已經準備好檢視自身除了「受害者」以外的位置。


當大家可以放下一些情緒之後,會比較好檢視《反離散》,以及相關的理論和視野,是否有用、可以如何使用,以及可以如何被發展與修訂。 我認為最重要,並可供發展的,是去中心化、橫向互為參照的框架,以及要警覺自身的相對權力位置這兩件事。
 

 
參考資料
  1. 史書美,《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臺北:聯經,2017。
  2. Shu-mei Shih, Chien-hsin Tsai, & Brian Bernards (Eds.). (2013). Sinophone Studies: a Critical Reade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3. Françoise Lionnet & Shu-mei Shih (Eds.). (2005). Minor transnationalism. Durham;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4. Allen Chun "Fuck Chineseness: On the Ambiguities of Ethnicity as Culture as Identity". boundary 2. Vol. 23, No. 2 (Summer, 1996), pp. 111-138. / 陳奕麟,〈解構中國性:論族群意識作為文化作為認同之曖昧不明〉,《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3(1999.03),頁103-131。
  5. Ien Ang (2001). On not speaking Chinese: living between Asia and the West.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6. Shu-mei Shih (2007), Visuality and identity: Sinophone articulations across the Pacific.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史書美著,蔡建鑫校訂,楊華慶譯,《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臺北:聯經,2013。
  7. 王德威,〈文學行旅與世界想像〉,《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2006年7月8日、9日。全文可參見http://www.sili.ndhu.edu.tw/m/405-1041-66996,c11834.php
  8. Sham, D.H.M. [岑學敏]. (2009). Sinophon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problems, politics and possibilities. (Thesi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okfulam, Hong Kong SAR. Retrieved from http://dx.doi.org/10.5353/th_b4218253
文章資訊
作者 洛謀
刊登日期 2018-02-14

文章分類 說書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