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張正:流浪到東南亞,推薦帶的6本書(不用全部都帶唷)

2018-04-25
收藏

暑假將屆,許多人正在整理行囊準備去流浪。行囊還有一點點空間,那一定是要塞一本書囉。


流浪時該看什麼書呢?如果是我自己,第一個條件是輕便,我不喜歡背著重重的行囊上路。但如果只用這個條件選書,太簡單了,拿個磅秤就搞定。


所以,除了輕便之外,還希望這本書耐看、文字優美、內容具備因時因地的啟發性。我有幾度類似流浪到「異地」的經驗,帶過《聖經》、《佛經》、《老子》這類「經典」。帶著「經典」去流浪的好處是,如果不考試又不信教,平常絕對不會看這些經典,倒是隻身在異鄉時,常常會迫於無聊翻一翻。而經典之所以是經典,一是必定去蕪存菁輕薄短小,二是即便你不相信書中內容,也不能否認其中包含著大智慧。


高雄市立圖書館請我推薦 10 本適合流浪時看的書,無奈我的書讀得不夠多,只挑出 6 本。也因為這幾年看的書多半和東南亞有關,推薦書單脫離不了東南亞這個範疇。幸虧東南亞當紅,現在許多台灣人出發流浪的方向,都指向南方這片水陸交錯多元紛雜的世界。


《雨季的孩子:來自亞洲底層的苦難印記》Children of the Monsoon


作者:大衛・希門內斯(David Jiménez)
譯者:林品樺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14/12/31


原本沒打算給到東南亞度假村裡連續待 7 天泡在游泳池健身房高檔餐廳高爾夫球場的朋友任何建議,畢竟這種形式的出國絕對稱不上「流浪」,也因為我沒有這種彷彿鑽進睡眠實驗室一般的度假經驗,給不了什麼建議。而且,我相信在這類度假村裡,必定準備了足夠多的如何成功如何發財之類財經書籍貴婦雜誌。


不過轉念一想,我突然覺得帶著這本《雨季的孩子》去度假村「流浪」,特別有意義。度假村裡一定不會有這本書,因為這本書描述了亞洲各國底層不同的苦難,和奢華導向的度假村格格不入,會讓躺在游泳池畔日光浴躺椅上的讀者有精神分裂的恍惚感。但也因為如此,若你能克服精神分裂,肯定會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強烈覺醒。


這是一位西班牙記者周遊列國的採訪筆記。沒有機構支持的一般人,很難以這種方式流浪。他專注於亞洲底層苦難的採訪,為世人提供了線索:在潔白海灘、蔥鬱山林、異國情調之下,有著見不著翻轉可能的苦難。


另外,書裡也提供了流浪時必須具備的小聰明。例如作者無法進入受中國嚴密控制的西藏,只好加入被嚴密監管的官方旅行團。但是在進入西藏的隔天,他就刻意提早起床,離開旅館獨自採訪去了,還留了一張故佈疑陣的字條:「抱歉,我覺得我好像得了高山症。我不太舒服。所以我要搭第一班飛機回家。謝謝!」


如果一邊讀這本書、一邊流浪,其實也得學會作者偶爾看到悲劇撇過頭去假裝沒看到的狠心,否則苦難實在太多太沈重,行囊裝不下。


 

《老爸的笑聲》The Laughter of My Father


作者:卡洛斯・卜婁杉(Carlos Bulosan)
譯者:陳夏民
出版社:逗點文創結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帶著菲律賓作家卡洛斯・卜婁杉(1911-1956)的作品《老爸的笑聲》去流浪,一開始會很開心,因為像是帶著一本笑話大全。


作者用輕俏的筆法描寫苦哈哈的一家人彼此搞笑。例如姊姊半夜在衣服裡塞了一隻牛蛙,假裝懷孕,為的是嚇家人取樂。不老實的哥哥浪跡天涯,每次回家暫居,臨走之前一定變賣家中財物,而家人們總在依依不捨送走哥哥後匆忙返家,看他這次又偷拿了什麼去賣。老爸超級愛面子,為了讓兒子擁有萬人迷、男子漢的名號,在友人的婚禮上散布兒子和新娘有染的謠言,導致婚禮取消,新娘跑來逼婚,兒子被迫離鄉,老爸卻洋洋得意。


然而之所以這麼搞笑,是因為,笑聲是他們僅有的財富。


流浪是為了離開,離開之後去又難免想家,《老爸的笑聲》便是一位旅人對於家鄉的想念。如果知道了這位菲律賓作家卜婁杉的生平,也會更明白,流浪、離家多半不是浪漫的事。就是因為離家赴美工作備嘗艱辛,他才開始書寫。


相隔千萬里的家鄉不總是美好的。霸道貪婪的官員與富人、好賭貪小的村人與親戚、整天無厘頭醉醺醺的老爸、不務正業唬人為樂的兄弟姊妹,成了作者筆下魔幻寫實的主人翁。


家鄉也總是美好的,尤其是因為相隔了千萬里。那些濕熱蒸騰的泥土、甘蔗淬取的酒精、鬥雞場的血腥與嘶吼,成了溫暖作者在寒冷異鄉的精神糧食。他止不住回憶,寫下一篇篇既荒誕又寫實的故事,安慰自己,也安慰了與他一樣在異地打拚的同鄉。


《天虹戰隊小學》Laskar Pelangi(The Rainbow Troops)


作者:安卓亞・西拉塔(Andrea Hirata)
譯者:王亦穹
出版社:寂寞
出版日期:2011/09/26


離開之前盼望著離開,離開之後又對家鄉朝思暮想,這是人性,沒辦法。如果帶著這本印尼作家的小說《天虹戰隊小學》,一邊流浪一邊讀,可以讓你回想你為什麼要踏出流浪的第一步。


比起有些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流浪者,書中因為貧困而困在印尼勿里洞島的孩子們,出發流浪的動機要強一百倍。遺憾的是,因為口袋沒錢,不論是要離鄉求學或工作,都是癡心妄想。


不去流浪,並不意味著生活就一定平淡無味。作者回想著自己苦中作樂的童年,生動描述了每位一樣窮、但是有著不一樣個性的同學和老師。作者也花了不少篇幅紀錄自己戲劇性的初戀,即使沒有任何激情的十八禁情節,照樣讓人心跳加速,跟著作者一起開心,一起失落。畢竟每個人都曾經有過童年,都曾經情竇初開呀!


而在書裡真正「離開」的,反倒是作者的初戀情人。那天,少年捧著從山巔摘來的花束,配上誠摯的情詩,準備要給苦戀三年終於有所回應的少女一個驚喜,沒想到,少女正在前往機場的路上,要離鄉求學。


少年回頭跨上腳踏車,狂踩踏板,我以為他想趕去機場,但他其實是要趕回學校,爬上學校後方平時看彩虹的樹(這群孩子自稱「天虹戰隊」,就是因為大夥常常爬上學校後方的樹上看彩虹)。


少年癡望著空蕩蕩的藍天,終於等到一架剛剛起飛的飛機。


飛機越來越模糊,因為少年的眼眶裡都是淚水。少年知道,他的初戀情人就在飛機上,而他的初戀,也結束了。


《成與敗:亞洲國家的經濟運作之道》How Asia Works: Success and Failure in the World’s Most Dynamic Region


作者:喬埃・斯塔威爾(Joe Studwell)
譯者:楊濤斌,蔣文豪,楊雋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4/01/08


如果你是五官敏銳地流浪,到了某個地方,難免會想想這個地方為什麼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成與敗:亞洲國家的經濟運作之道》的作者既是作家、也是位經濟學家,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除了依據豐富的數據資料之外,也實地訪查了日本、南韓、台灣、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越南、中國等九個地方。這些地方都曾經遭受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洗禮,但是戰爭結束之後,有些地方浴血重生,有些地方卻仍在苦苦掙扎,為什麼?


作者認為,如果狠下心搞定土地改革,充分運用戰後餘裕的人力,那便是邁向成功道路的第一步。


第二步,則是政府必須一手蘿蔔一手棒子強迫民間發展出口。否則,擁有財力與生產力的財團,必定會朝向低技術門檻也較有短期利潤的產業發展,導致國家整體競爭力停滯不前。


第三步則是金融管制。簡單地說,就是要把錢用在有利於全民的地方。說來容易,但前提是政府必須擁有無比的抗壓性,畢竟有錢人說話總是比較大聲,也多半希望把錢用在讓自己更有錢的事情上。


一般的流浪者,當然不可能像這位作者一般旁徵博引探討該地的成敗興衰。不過作者提供的分析架構,以及頭腦清晰的論證方法,仍非常值得參考。尤其是以他提出的架構回頭檢視台灣,更令人膽戰心驚。


《印尼 etc.:眾神遺落的珍珠》Indonesia Etc.: Exploring the Improbable Nation


作者:伊莉莎白・皮莎妮(Elizabeth Pisani)
譯者:譚家瑜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06/05


一次跑九個地方太累了,如果只專注一個地方呢?這也挺好,要是能夠通曉當地語言,那就更讚了,必定更能掌握當地的歷史脈絡人情世故,流浪也將更為深刻。《印尼 etc.:眾神遺落的珍珠》的作者,便是一位深度流浪的榜樣。


現居英國倫敦的作者,斷斷續續在印尼待了二十幾年,一開始是記者,再來是學者,最後變成作者,憑著一口流利的印尼話,在如同散落珍珠般的印尼各島嶼間來去自如。不過,即使對印尼熟悉如她,也還是得面對永遠不準時的公共運輸,被擁有「幾近調情的好客態度」的印尼友人頻頻滿不在乎地放鴿子。幸虧她同時具備記者的好奇心、學者的分析能力,以及人類學家的耐心,就算被放鴿子,也總能心平氣和地蹲在屋簷下,和印尼婦人一起剝豆莢、閒磕牙,自得其樂,總算完成了這部非常人所能完成的印尼歷險記,為橫跨一萬七千多個島嶼、數百個民族、謎一般的當代印尼,下了註解。


值得注意的是,這位對印尼既愛又恨、知之甚深的作者,對於國際經濟專家一致看好的印尼經濟前景有相反的見解。她認為,印尼雖然物產豐饒,「但他們尚未養成儲蓄、投資的概念」。有別於全書不斷自嘲、慵懶隨性的文筆,作者在此處顯得嚴厲。她指責經濟專家只談印尼年輕勞動人口眾多的「人口紅利」,卻不提「三分之一年輕人全然不事生產,五名成年人當中有四個人沒有銀行帳戶」。


如果你是假「流浪」之名去印尼考察商機,務必帶著這本書。


《流浪西貢一百天》


作者:廖雲章
出版社:二魚文化
出版日期:2014/10/30


不是一定要東奔西跑舟車勞頓弄得自己很狼狽,而且也不是每個人都能花上好多年去流浪。其實,如果能夠靜下心,具備細細品味的觀察力,那麼即便只待在同一個地方,也能嚐出好味道。反之,如果只忙著累積去過城市的數量,那就和忙著數鈔票的守財奴沒啥兩樣。一如紀錄片導演劉吉雄所說:「與其用同一種觀點遊覽一萬個國家,不如用一萬種構圖論盡一個房間。」廖雲章的《流浪西貢一百天》,是個示範。


推薦雲章的這本書,算是內舉不避親。雲章是我的老婆大人,在我去越南遊學返台之後,她也獨自去一趟西貢待了一百天。而且,就只待在舊名西貢的越南胡志明市學習語言,幾乎沒有出城。


但是雲章憑藉記者的本能,耐心溫柔地與周圍每個人接觸、交談,紀錄下自己初來乍到的欣喜、對於環境交通不習慣的挫折沮喪、以及從當地各色人等身上學來的庶民知識,篇篇動人。她在字裡行間說了很多西貢的好話,但也絕不隱藏西貢的醜陋,而描寫他人之際,也坦承客居異鄉的孤單無助。有好有壞、有苦有樂,這才是真實的人生。


雲章在後記裡說:「與其走遍一座城,不如認識幾個人。」如果真的在異鄉異地認識了幾個人,那麼旅程結束之後,反而是故事的開始。流浪,不就是為了找尋故事與創造故事嗎?

 

本文作者為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

 

 

文章資訊
作者 張正
刊登日期 2018-04-25

文章分類 說書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