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圍牆倒塌後,德國的轉型之路──《歐洲的心臟》

Sophietje 2018-04-09
收藏
林育立,《歐洲的心臟》,新北:衛城,2017。

 

2009年,歐債危機(The European debt crisis)出現,使原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後逐步壯大的歐洲聯盟(簡稱歐盟,European Union)內部產生前所未有的危機,許多歐盟成員國對於歐盟存在的必要性信心大減。就在此時,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 1954- )帶領德國解決歐洲經濟危機,更祭出包括「撙節(austerity)」、「反歐元公債」等經濟政策,[1]讓歐洲問題盡可能化解。在歐債危機之後,德國首都柏林在歐洲的影響力提升,梅克爾的一舉一動也日漸成為世界的焦點,讓法國巴黎、歐盟總部布魯塞爾與英國倫敦(當時仍為歐盟會員國)望其項背。


柏林,可說是當今世界的核心之一。


德國這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戰敗國,承擔著許多戰敗責任和社會期待――尤其希特勒執掌的納粹德國(Deutsches Reich 1933 bis 1945)造成猶太民族生存浩劫,更讓德國成為歐美制衡的對象,深怕極權再度出現。其中影響德國最鉅的,莫過於首都柏林成為1950年代冷戰(Kalter Krieg)的重要戰場,東、西德在美、蘇角力下分裂,彼此無法順利往來長達四十多年。


1989年11月9日,聳立在柏林城內的柏林圍牆(Die Berliner Mauer)應聲倒塌。這座圍牆的倒塌,不僅象徵著柏林城內新時代的來臨,作為德國的首都,柏林城肩負著龐大的任務:乘載德國的改變之路。而在柏林圍牆倒塌後的第 9 年,台灣的記者林育立來到柏林,至此之後,他成為這座城市的「新住民」,幾十年間觀察著德國與柏林城的轉變。2017年,作者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與工作採訪記錄集結成冊,出版《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以下簡稱《歐洲的心臟》),企圖透過此書作為台灣與德國之間的橋梁。


近幾年來,德國史與德國研究在台灣書市的占有率有逐步提升的趨勢,然而關於現代德國研究於台灣書市中的能見度,仍屬小眾。本書的問世,適好能夠滿足台灣讀者對於了解德國現代發展的渴望,也補足漢語出版世界關於現代德國相關領域研究的空缺,讓台灣讀者藉由德國漸進式的轉變與轉型,思考台灣當前處境。


林育立在書寫本書時,將目前台灣社會較為關心的議題納入內容中。本書從「梅克爾執政之路」、「能源轉型」、「轉型正義」和「首都轉變」四大議題切入,探討德國當今何以成為歐洲的中心,何以作為歐洲的心臟。有趣的是,《歐洲的心臟》的內容雖主要探討德國在統一後的轉變,但是內容多與台灣問題類似,使得讀者可從本書中,找尋遠方的參照。


就如同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經驗,統一後的德國也面臨到政局不穩與繁雜的社會問題。特別是東、西德分裂所造成兩地民眾的「鴻溝」,讓德國統一之路倍感艱辛。然而,德國人選擇面對,共同為「統一之路」負全責,「民主得來不易」,東德民運人士賽羅(Tom Sello,1957- )親自和林育立如此說道(頁190),統一和自由顯然只讓德國人在一夜欣喜若狂,如何讓德國政體成為名副其實的民主國家,需要的是德國社會集體的改變。


從《歐洲的心臟》中,可發現德國人素來嚴謹的性格,在這場「統一後的復健運動」展露無疑。過往在東德共產時期的檔案被大量開放,任何民眾都可以申請借閱,釐清在極權統治下自身受害經驗。除此之外,東德垮台後,許多擔任要職的政治人物連夜撕毀共黨時期的相關文件。然而。在撕毀的過程中,辦公室卻被許多德國人集體包圍,不讓東德時期的檔案與文件有機會銷毀。已然被撕毀的紙張,則動用特殊技術,將被銷毀的文件拼湊成完整的文件(頁233)。


林育立利用大量的照片和採訪記錄,還原德國轉型過程,實地採訪蒐藏史塔西(Ministerium für Staatssicherheit)[2]檔案局的主管和當年的民運人士,發現德國在面對過往的集權壓迫問題,選擇讓極權時代的資料透明化。理由在於唯有將過去所發生的事情公布出來,才能讓人感受到獨裁的真實面貌,才能讓人們了解自己能夠與過去和解,共同理出未來發展之路。因此,雖然兩德統一所引發的融合問題,至今仍存在,但德國人所面對的不只是將圍牆推倒而已,他們想要借助上層政府組織與下層民眾的力量,全員參與民主轉型。


德國的轉變、改革之路還擴及到能源和城市發展議題,在坦然接受過去後,剩下的便是找回德國發展的主導權,讓德國人有能力走出自己的路。能源問題讓德國人了解到德國未來發展的限制,使得學術界、能源產業和民眾展開對話,「反核」、「綠能的使用」和「未來能源」成為當今德國社會仍在持續摸索的議題。從


《歐洲的心臟》可以發現,德國人不把「能源轉型」當作口號,而是讓民眾實際參與能源轉型,讓民眾不只是消費者,還可能是能源的製造者。此時,革命與抗爭不是唯一達到目的之手段,能夠轉型的關鍵在於民眾參與能源議題,讓朝野、正反雙方不停的對話,讓民眾從過往被動的消費者,成為具有主導權和影響力的能源議題參與者。除此之外,作者在書中也提到,德國將「綠電」和「節能」共同實行,從建築法規與開徵能源稅著手(頁150),並讓售電市場與能源市場不再專屬於政府,人人都有機會了解所使用的能源成本。如此號召全德共襄盛舉的作法,應是轉型得以實踐的重要因素。


另一項影響德國未來發展的議題是梅克爾的難民政策。十七世紀時,布蘭登堡「大選侯」腓特烈·威廉(Friedrich Wilhelm,1620-1688 ,der Große Kurfürst)於治理柏林城期間,下令接受胡格諾教徒(Huguenot),[3]使得原本在法國因為宗教因素受到迫害的胡格諾教徒,能在歐洲大陸擁有容身之地。這種寬恕他人的精神被梅克爾所沿用,她主張以自由開放的態度,廣納難民,並在德國憲法的支持下,為難民的收容和庇護提供實際的救援。


「自由的秘密是勇氣」,林育立引用希臘哲人伯里克里斯(Perikles, 490 v. Chr.- 429 v. Chr. )的話(頁92),描述梅克爾對於自由所具備的價值堅信不疑的態度。這位東德出身的政治家,非常了解自由對於人民的重要性。在個性上,梅克爾是一位內斂、沉著又善於分析的人,可是對於接納難民此事,在外界看來卻又大膽異常。從接納難民到現在,德國社會仍壟罩著對難民的不信任感,特別是幾次難民擾民事件,更讓反對梅克爾的聲浪不斷出現。但是已經帶領德國走過歐債危機的梅克爾,堅信德國所需要的,便是不停的改變與解決困境,不論是轉型正義、能源轉型,也都在這樣的態度下,引領德國持續前進。


如今,許多當年東德民運人士、德國人民、參與能源轉型的人們與眾多德國政治人物仍和德國一起並肩同行,為促成和平與創造更多對話而努力。筆者期待台灣有朝一日,也能借鏡德國轉型經驗,成為一處坦然面對歷史所造成的衝突,進而相互和解與擁有更多對話的地方。




[1] 「撙節」和「反歐元公債」是梅克爾與幕僚針對歐盟經濟問題所擬出的策略,前者一推出時,受到歐洲各國強烈反彈,尤其起先當年的法國總統薩科奇(Nicolas Sarközy, 1955- )更是對此政策投下反對票,理由是認定只有備足金錢,才能使經濟問題脫困。但梅克爾認為人們必須節儉、理性消費,才能化解危機。史蒂芬․柯內留斯(Stefan Kornelius,1965- )著,楊夢茹譯,《梅克爾傳》(台北:城邦商業周刊,2014年),頁267。反歐元公債則是梅克爾堅信,歐盟欠債國應當先行進行經濟改革,而非一謂「以債養債」。詳參史蒂芬․柯內留斯著,楊夢茹譯,《梅 克爾傳》,頁269-270。


[2] 史塔西是東德時期主要國家安全機構,主控東德情報。史塔西內擁有為數眾多的秘密警察,使得東德人長期生活在極權監控中。詳參bpb, “Ministerium für Staatssicherheit,” http://www.bpb.de/nachschlagen/lexika/handwoerterbuch-politisches-system/202071/ministerium-fuer-staatssicherheit(2018/01/29).


[3] Berlin. de., “Die Hugenotten: Hochqualifizierte Flüchtlinge (réfugiés) aus Frankreich,”http://www.berlin.de/775/stadt-der-vielfalt/vielfalt-in-berlin/2655-2266-die-hugenotten.html(2018/02/06).

文章資訊
作者 Sophietje
刊登日期 2018-04-09

文章分類 說書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