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110個關鍵詞,連結當代與過去的重要拼圖──《台語片的魔力》

2020-12-27
收藏

如何以更接近當代的方式介紹台語片,看似簡單實則不易。理解與感知深受時代氛圍的影響,跨時代的接合,需要拿捏因時制宜與返本還原之間的平衡,如此才能在回應時代脈動之餘,避免削足適履,乃至於郢書燕說的風險。這個挑戰,《台語片的魔力》一書做到了。


以「關鍵詞」作為內容的結構方式早已行之有年,但關鍵詞如何決定,大抵來自於書寫者自身的認知和企圖,本書作者林奎章卻更進一步將關鍵詞注入了網際網路時代標籤的井字號精神(#hashtag),引入了大數據的概念,再結合詞頻分析,產生 110 個由資料本身而來的關鍵詞。而每則關鍵詞解說後的延伸閱讀,則是帶入了互動性,岔出了紙本的線性閱讀模式,讓串聯關鍵詞的網絡得以浮現。


也因為本書關鍵詞來自資料本身,因此除了現今大家耳熟能詳的「王哥柳哥」、「粗製濫造」、「隨片登台」之外,尚有如「又名」、「片上中文」、「電影特刊」、「搬上銀幕」等鮮為人知的詞彙;人物部分則納入了武拉運、英英、徐守仁、陳忠信等當時家喻戶曉、如今卻被世人遺忘的從業人員。


這個補充點明了當代與過去在認知上的落差,也刺激我們進一步思考為什麼有些詞彙仍在當代發酵,有些則被徹底遺留在過去;而即使是眾所周知的詞彙,經由奎章細膩的爬梳,我們也會驚訝地發現,原來許多日常詞彙在台語片脈絡下被賦予了特殊性,例如「追求」不是粉紅泡泡,而是黑色風暴。透過相對客觀性的補強,這本書讓讀者得以更貼近當時的台語片圈,認識更多人事物及其相應的意涵。


如同本文一開始提到的,若只是復刻式的原貌呈現,可能會因為時代的鴻溝而孤掌難鳴,奎章顯然深知這點,故而用心良苦地納入了可與過去台語片對話的當代事件或文本。


這個作法達到了雙重目的:一是提供當代讀者一條引路,降低對台語片陌生感,甚而引發一探究竟的好奇或興趣,二是讓所謂「當代」的座標能被清楚定義,今昔對比有時是系譜可能性的暗示,有時則是外延的聯想,前者是循著台灣政經社發展與文化變遷的特殊主義路徑,後者則是反映電影作為表達、娛樂與藝術形式訴諸於人類情感與感官的普遍主義。


而諸如「seafood」(師父)、冠狀病毒等當代事件或文本本身亦可謂是 21 世紀的關鍵詞。換言之,這本書既是在梳理歷史,也是在堆疊歷史,而在過去事件與當代事件之間,則端賴奎章深具個人風格的觀點和氣口(khuì-kháu)來串連。


近年來,有愈來愈多文史工作者及學者投入台語片,從歷史考證到分析詮釋,每個達人的心法路數皆有不同,故而呈現出的台語片風貌也就有所不同,本書以「魔力」作為書名,雖說奎章自承是向《電影的魔力》一書偷師,但竊以為書名的選擇,也透露出奎章自碩論研究算起十餘年來,依然對台語片念茲在茲的著魔。


既是為著魔的對象而寫,自會牽連出作者個人的情感、想像與記憶,雖然本書在資料彙整的方法上有著科學的嚴謹,但我更覺得這是一本作者與讀者話舊抒懷的體己談心之作,透過文字的形式和讀者們「聊聊」台語片,而每一個詞條的內容闡述,都暗藏著無數個可以連結當代讀者意識範疇與過去台語片世界的話頭,誰會想到可以從蘇打綠聊到台語片?


110 個關鍵詞在本書被劃分成五個依據材料屬性而區隔的單元,這些材料讓台語片當時電影外(extra-cinematic)的機制得以被彰顯。在電影研究當中,「電影的」(the cinematic)指的是銀幕上所出現的一切,以及攝影機、銀幕、放映機與觀眾共構而成的電影裝置(cinematic apparatus)所引發觀者與銀幕上音畫之間的互動效應;在此之外的,如從業人員的生職涯、製作/發行/宣傳電影的機構、電影產製時的政經社脈絡及文化預設、非電影的其他傳播媒介或藝術形式等,則是屬於電影外的。


台語片因為多數膠卷佚失,在文本不可得的情況下,多仰賴電影外的論述;過往援引電影外論述的用意常在於填補文本缺席的不足,但電影外論述在本書有著更大的意義:除了揭示台語片是鑲嵌於什麼樣的時代脈絡與情境之中,更讓如今因年代久遠難以溯及的輿論守門員、行銷企劃人員、評論者、以及閱聽大眾等參與者的思維,得以間接現形,為台語片再補上一塊重要拼圖。


書中的五大分類,各有值得探索之處,「報紙廣告」讓讀者得以一探半世紀前的流行文化、票房靈丹、以及熱門場所;「本事」的敘事分析走入時代故事;「時論」畫出了輿論立場的輪廓;「文物」提醒了後世者所謂消耗性素材(ephemeral materials)對重建台語片體系的重要性,也督促了典藏單位要更積極地蒐集保存,並為藏品公共化與近用性做出更多努力;「當代評論」則是將台語片學術研究迄今所提出的重要概念做出整理和補充,當然也是奎章碩士論文的精華結晶。


打開這本書展讀之前,我不禁好奇地自問,在台語片這個主題上,我會建立哪些關鍵詞?那些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的關鍵詞,無疑是閱讀時最大的驚喜,不但打開了我對台語片更寬廣的認識,也拉出了深入台語片的嶄新角度,本書資料蒐集與歸納的完整性幾乎可以說是為台語片研究的書目索引,《台語片的魔力》證明了台語片不只是學術研究的關鍵詞,也是這個時代的關鍵詞。

 

(本文作者為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執行長、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

 

本文摘自游擊文化出版《台語片的魔力:從故事、明星、導演到類型與行銷的電影關鍵詞》
曾經,台灣有個好萊塢。
1955至1981年間,台灣生產出1000多部台語片。
那時,演員供不應求,不管大小演員,每個人常要同時軋好幾部電影;那時,台語片明星到戲院隨片登台,往往造成轟動;那時,什麼都拍,什麼都不奇怪,台語片是一個跟隨國際潮流的產業。
然而,過去由於政治因素,這段電影史一直位居邊緣,加以電影拷貝的大量遺失,更讓這段歷史的顯影困難重重,研究大不易。
本書是一次勇敢與創新的嘗試。作者採用大數據概念,廣泛收集台語片的舊報紙廣告、本事、時評、文物及當代評論等海量文字資料,以詞頻分析的方法,揀選高度聲量的110個關鍵詞加以介紹。
本書也是一部廣角多元、兼容並蓄的台語片小百科,作者以貫古穿今的方式,把六十年前的台語片元素與當前的流行文化元素相互對話,附加深厚的電影知識,娓娓道出許多電影作品與從業人員背後的故事。

 

文章資訊
作者 王君琦
刊登日期 2020-12-27

文章分類 說書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