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表音和表意文字哪個比較優越?答案比你想的更複雜──《文字的秘密》

野蠻小邦周 2018-03-30
收藏
安德魯・羅賓森( Andrew Robinson)著,洪世民譯,《文字的秘密》,臺北:聯經出版,2017。
沒有文字就沒有歷史。在所有文明中,抄寫員都是文化的傳遞者,也是最早的史學家。

這是本書作者安德魯・羅賓森(Andrew Robinson)於《文字的秘密》序文插圖旁的一段文字,精巧地揭示這本書的寫作意圖,它訴說文字、敘述歷史,但不是單純地談論文字的歷史,而是著眼於文字在歷史長河中發揮的作用,文字讓什麼訊息與情感成為永恆。


文字的秘密》有三個明確主題,分別是文字如何運作、失傳的文字以及仍在使用的文字。作者以文學編輯的目光,從羅賽塔石碑的解讀談起,其後話鋒一轉,開始討論聲音、符號與文字的關係,之後才開始涉及我們熟知的原始文字、楔形文字、埃及文字、馬雅文字,乃至於現今仍然使用的字母與漢字。


作者所處理的文字材料,很難不令人想起史提夫・羅傑・費雪(Steven Roger Fischer)的《文字書寫的歷史》,兩者的主題都是敘述文字的起源、形態、功能與變遷過程,以及世界主要書寫系統。不過,相較於《文字書寫的歷史》從刻痕或書寫版開始,按照時序談論文字起源,《文字的秘密》從解讀羅賽塔石碑這個聞名世界的事件開始說起,毋寧更能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與動機。


至於本書的特色之處,作但羅賓森也在〈作者的話〉為所有讀者打了預防針,他說:「沒有人是精通本書討論所有文字系統的全才。我自己則稱不上任一系統的專家。因此我必須仰賴真正專家的傑作,相信他們都不會滿意我對這些極複雜、極微妙議題的總結。」換言之,他挑明自身並非專業研究者,這本書乃是是通過閱讀各專家著作後,加以融會貫通的普及性作品。如此一來,即便書中有若干較令專家不滿意的觀點,也使人不忍苛責。從這個角度而論,作者的確十分清楚本書的市場與定位,畢竟相較於文字敘述,本書隨附豐富且完整清晰的圖片,絕對是更具參考價值。


本書對於文字的認識,大致分為表音與表意兩種類型,儘管作者看似談論了世界各種書寫體系,但是部分觀點卻明顯也因此受到局限,而作為使用中文或漢字(本書認為最不能表音的文字)的研究者,對於本書部分的看法,也不能不稍作討論。


例如,在作者的想法中,中文和日文大概是最難學習且最複雜的文字系統。這個看法並不能說是錯誤,對於不熟悉漢字的人群而言,漢字的學習確實是比表音字母困難,不過作者提到「在日本,1950 年代中期出現的青少年自殺高峰期似乎與戰後大力推廣平民教育、要大眾使用不下數千字的完整日文字有關。中國人和日本人得比西方人多花好幾年的時間才能達到閱讀順暢的境界。(14)」書中這段文字並沒有任何資料或註腳,能夠佐證作者的判斷,雖然我們知道,戰後日本社會確實有著高居不下的自殺率,但卻很少聽說是由於漢字太難學。


不過,羅賓森也並非站在「字母文字比較有效率」的立場。儘管他相信字母原則終將深入這些表意文字最後的堡壘(即中國、日本),不過那並不代表字母文字必然較為優越。他提到「過去很多人認為對表音效率的深刻認識必能促成文字的簡化,但這點始終沒有證據支持」(215),他舉出古埃及、馬雅等文化都曾出現、或可能發展成的字母,但最後卻棄而不用。換句話說,這些以表意為主的象形文字,可能更微妙地表達了語言和文字、表音和表意的相對關係(頁 217)。


作者在書末所拋出的問題,或許正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關於世界書寫體系的認識,應當逐漸走出「表音與表意究竟誰較優越」的爭論,而是思考這兩種體系的文字,在我們神秘的大腦裡究竟如何產生作用?關於這點,人類的認識確實如同作者所言,非常粗淺。我們甚至難以說明,看著這本書或這篇文章時,腦內正在發生什麼事?而作者或許就是想提醒我們,追尋文字秘密的同時,最不應該忘記的,正是我們自身。


文章資訊
刊登專欄 你不知道的中國古代文明
刊登日期 2018-03-30

文章分類 說書
標籤 書評 閱讀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