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法國,人們會想到什麼?
一幕又一幕向世人展現的法式時尚、一桌又一桌擺滿美味佳餚的法國餐桌、一對又一對在法國電影中訴說故事的優雅影星......在法國,不論是沉鬱的,又或是華麗的,這個充滿豐富色彩的國度,什麼事情都能成為可能。直到今日,全世界許多地方的人們延續著 17 世紀法國國王路易十四(Louis XIV, 1638-1715)所種下的文化與時尚種子,將法國文化置入自身的日常生活,以傾慕和崇拜的方式,過著具有法式品味的生活。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臺灣的書市與影視媒體界也逐步受到法國文化的影響。在引進眾多外國著作與影視作品的情況下,人們對於法國的印象,漸漸有著無限美好的嚮往:「總是優雅散步的法國人」、「穿著簡樸但又不失自我風格的苗條法國女性」、「餐餐都會來點紅酒跟鵝肝醬的法國民族」,或是「為著自由而上街爭取利益的法國勞工」,法國整體社會儼然是正面的,亦是讓人嚮往的。
然而,在歐洲的彼端,英法兩國因為共同歷經幾個世紀以來的歷史事件,使得雙方的關係好似「糾纏不清」:從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法國於 17 與 18 世紀的崛起、英國工業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後在世界上的爭雄、到兩次世界大戰(world war)的合作與衝突,英法在彼此競合中互不退讓。而在過往好幾個世紀的糾葛中,英法之間不僅在政治上有不同意見,就連對於雙方的民族性格與文化處處充滿著偏見。
英法兩國的歷史問題和衝突所產生雙方文化認知上的矛盾,被一名英國女性注意到了。
琵鄔・瑪麗・伊特薇(Piu Marie Eatwell)於印度出生,[1]於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求學畢業後,先在英國工作,而後旅居法國從事專職寫作。由於在法國生活了好些年,婚後又定居法國,隨著在法國生活的時光日增,伊特薇便開始觀察法國社會的種種。[2]在經過接連的觀察後,伊特薇意外的發現,「真實的」法國社會與「過往既定認知上的」法國形象似乎有所落差。於是乎,伊特薇以「英國人」的身分展開了對於「法國民族文化」的調查。其一一剖析流傳於世界上人們(更正確地說是英國社會上)對於法國文化的印象,究竟屬於迷思?還是屬實?
在調查完後,伊特薇對於法國民族文化的「結案報告」問世了。其將調查結果分作 41 道問題、十大項主題,從法國的飲食、女性時尚、性關係、生活禮節、工作態度、法式文化與英法兩國間的關係等面向,匯集而成,於 2013 年出版《偏見法國:正解還是誤解?關於法國的 41 個迷思、綺想與真相》(以下簡稱為《偏見法國》)一書。
《偏見法國》的書名原文為 They Eat Horses, DON’T THEY? The Truth About the French,直譯應可翻譯成「他們吃馬肉,不是嗎? 關於法國人的真相」。伊特薇未在書中特別說明訂定書名的原因,僅能從命名中猜測,似乎是連結書中引用的英國諺語,表達英國人長期以來認為法國人嗜吃馬肉,且堅信自己永遠都能在法國餐桌上看到各類生物作為蛋白質取得來源。[3]這樣的書名,直接展現英國人長期以來對於法國文化的想像,直接了當地將心目中對於法蘭西民族的印象視之為真,也呼應了書名。
英國人對於法國人飲食文化的想像,還不侷限於「法國人好食馬肉」的想像。據作者發現,英國人對於法國人的印象有時候不僅沒有考證,也時常依據過往老一輩法蘭西民族的行為,套用在現今所有法蘭西民族身上。舉例來論,許多人認為法國人嗜喝葡萄酒與不吃速食、永遠在餐桌上的儀態神色自若,從不醉倒等日常行為,經過作者伊特薇的觀察後,發現當今法國人已經顛覆老一輩法國人的行為模式,也會開始大口吃美式食物、喝著氣泡果汁和藉著酒意讓自己洋相盡出的照片放在社群網站上[4]。
法國人就如同眾多國家的人們一樣,也面臨著「世代差異」(generation gap)的問題。二次世界大戰(Word War Ⅱ)前法蘭西民族的生活態度,到了戰後也開始有所改變。除了法國在世界的國際優勢地位不如當前,戰後嬰兒潮、美國文化的「入侵」、多元文化的興起、科技發展等因素,使得過往法國文化傳統也漸漸地被年輕人所棄絕,發展出屬於新世代的文化模式;又或是法國人們仍保留著過往的生活習慣,卻因為歐洲其他民族也保有和法國人們相同的習慣,反而讓該法國文化的獨特性變得「不那麼特別」。
比方說,即便是臺灣,恐怕對於「法式乳酪」都情有獨鍾。而此種對於食材的「情感依附」,主要便是由於多半人認定法國酪農業的興盛與認定法國人嗜吃乳酪而來。然而,讓筆者意外的是,這項似乎專屬於法蘭西的特殊民族文化,卻在近年來將冠軍寶座讓希臘人奪走。[5]當今法國的產量已不如過往,且在飲食習慣上也不再只支持法國出產的乳酪。[6]不僅如此,在生活習慣上,法國人也是相較於過去,洗心革面了一番。最值得提到的「迷思」之一,就是盛傳法國香水天下第一,是因為巴黎街道處處有狗糞、人人不洗澡。然而,這樣的說法也在《偏見法國》中被作者以例證予以反駁: 當今法國人在時尚工業上的強大是無庸置疑,但如今,法國人愛乾淨的程度,也不輸給其他西歐先進國家了。不過,關於法國巴黎街道狗糞四溢的盛況,倒也被作者拐個彎糾正: 巴黎的街道不僅充滿狗糞,還充滿各式鳥糞與老鼠糞便。
伊特薇在《偏見法國》中除了以幽默的筆觸討論世人對於法式文化的迷思與誤解外,她也在書中比較英法之間對於彼此的認知與關係。英國文化中最被人熟知的文化惡例,大概非英國食物莫屬。伊特薇身為一位英國人,也毫不保留地展現英國食物受到全球人們抨擊的程度。其引用法國政治家塔列蘭對於英國食物的評價,表達法國人對於英國食物最深的嘲諷:「我們法國有三百種醬汁、三種宗教。他們英國有三種醬汁、三百種宗教。[7]」
而對於英法兩國歷史上的衝突問題,她以「法國人被英國人入侵並非什麼新聞」,幽了兩國歷史問題一默,頗有讓英法兩人一笑泯恩仇的味道。如今,英法兩國已沒了戰爭,兩國間也相互交流、轉向資本、文化、工業上的競爭。法國人向世人推行了自己的文化,也將觸角伸向英國領土。英國街道中處處可見法式風情的商店和文藝駐點。未來兩國之間的關係上,目前仍難以預料,但是可以確定的是,英法之間的競合關係,恐怕還得持續好一陣子。
《偏見法國》的獨道之處不僅是作者將人們對於法國文化的偏見一一討論外,在此書中,其引用了非常豐富的圖像、照片、一手和二手資料與數據,讓這份「結案報告」看起來生動又使人信服。從書中的討論中,可發現有些對於法國人的觀察純屬謬誤,而有些案例確實屬實。然而,這些迷思、偏見與事實的累積,也反映出世人對於法國文化的問題:我們總是用著自己的眼界和角度,來理解他者。作者在《偏見法國》中的最終章《餐後酒》,便是表達人們不應用著刻板印象,檢視其他國家文化的理念。畢竟這對於法國文化來說是不公平的。
何況,若巴黎街道上處處都是像蘇菲・瑪索(Sophie Marceau,1966- )[8]一般的女人,那法國女性也不那麼特別了,對吧?
[1] goodreads, “Piu Marie Eatwell,” https://goo.gl/3s9l1Q(2016/12/29).
[2] 有關作者伊特薇旅居在法國的緣由與經過,詳參琵鄔・瑪麗・伊特薇著,謝孟璇譯,《偏見法國:正解還是誤解?關於法國的41個迷思、綺想與真相》,臺北:八旗文化,2016,頁8。
[3] 有關作者討論英國人對於法國人食用馬肉的問題,詳參琵鄔・瑪麗・伊特薇著,謝孟璇譯,《偏見法國:正解還是誤解?關於法國的41個迷思、綺想與真相》,頁30。
[4] 伊特薇發現,年輕一代的法國人也開始懂得在社交網站解放自己,向世人展現各種「失禮」的行為。雖然老一輩的法國人為此感到難受,但現在的法國年輕人對此毫不在意。詳參琵鄔・瑪麗・伊特薇著,謝孟璇譯,《偏見法國:正解還是誤解?關於法國的 41 個迷思、綺想與真相》,臺北:八旗文化,2016,頁85。
[5] 琵鄔・瑪麗・伊特薇著,謝孟璇譯,《偏見法國:正解還是誤解?關於法國的41個迷思、綺想與真相》,臺北:八旗文化,2016,頁55。
[6] 伊特薇指出,現今法式米其林餐廳,已經開始將提供的乳酪混充外國貨,全法製乳酪數量變少。詳參琵鄔・瑪麗・伊特薇著,謝孟璇譯,《偏見法國:正解還是誤解?關於法國的41個迷思、綺想與真相》,臺北:八旗文化,2016,頁53。
[7] 轉引自琵鄔・瑪麗・伊特薇著,謝孟璇譯,《偏見法國:正解還是誤解?關於法國的 41 個迷思、綺想與真相》,臺北:八旗文化,2016,頁 362-363。
[8] 蘇菲・瑪索是法國當代電影明星,被法國男人認定為是「永遠的摯愛」,不論演技、美貌和氣質都為許多人傾心,是當代法國影壇的代表人物,素有「法蘭西的玫瑰」之稱。演出電影作品甚多,舉凡《第一次接觸》(La Boum)、「007 系列電影」《007: 縱橫天下》(The World Is Not Enough)等片,蘇菲・瑪索皆為主演。SPIEGEL ONLINE, “Überfall auf Sophie Marceau,” https://goo.gl/JMXc2r(201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