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踏出校園的學習──家長、學生與教師的體制外教育經驗談

編輯部 2018-10-13
收藏
自學者家長:張隆志 從事研究教學的學院臺灣史學者,曾陪伴小孩們一起在臺灣和美國成長,如今正看著他們走向世界。
 

Q1:當初為什麼會想讓孩子自學,而不是選擇就讀一般學校?


孩子當初從國中數理資優班轉到普通班,最後決定到體制外學校就讀,是一段親子共同摸索和磨合的曲折歷程。也是在學習面對小孩拒學的過程中,我們逐漸發現並決定尊重他的自主學習傾向,並選擇以陪伴共讀的方式和他一起成長。


Q2:您認為在體制內、外學習,最大的差異是什麼?


現行臺灣教育制度和第一線教育工作者雖然已經有許多改變,但教育改革的理念並未取代傳統的升學取向和社會價值觀。孩子在體制外學習的最大收穫,便是有機會自由思考,認識自我和人群,並面對伴隨著自由而來的不確定感。


Q3:是否會害怕小孩與升學體制脫節?有曾想過回去學校上學嗎?


沒有哦!最初的擔心很快地便轉為欣慰:我們很高興看到孩子在全人中學找到屬於他的學習天地,從閱讀討論、戲劇樂團到登山環島,留下了與眾不同的青春記憶。雖然沒有接受制式教育,他最後也以自己的方式和節奏準備升學,並順利考上國立大學。


Q4:選擇體制外教育,是否曾面臨他人的質疑?是如何向外界溝通的?


協助孩子選擇體制外教育,需要面對來自長輩親友乃至學校老師們的各種關注和詢問。父母常要像棵大樹,為孩子抵擋風雨和烈日。只要對孩子保持信心,耐心說明自主學習的必要和成效,周邊的質疑會慢慢轉變成肯定和讚賞。


Q5:這段讓孩子在體制外學習的過程,您覺得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這是一段親子共同學習的過程,我們很幸運能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在各種甘苦回憶中,自己彷彿重新體驗了青春的摸索,掙扎的苦楚與追尋的喜悅。而家人間的感情連帶,也在彼此的互動分享中更加緊密而持久。

 

高中自學者:曾維瑩 高中無照自學生,拿同等學歷上大學,研究所念了半學期後跑去教書。現為獨立教育工作者,開給高中自學生的歷史課。
 

Q1:為什麼當初會想要在家自學?


在學校不開心,壓迫性太強。我喜歡大量閱讀,會覺得課本只是濃縮過的知識;而其他書被說是「課外」書,我就很不服氣。最後在不滿情緒的強烈推力下,我才決定踏上「在家自學」這條路──過去這是片荒煙蔓草,現在已經鋪上柏油,相關制度比較完善,路好走多了。


Q2:在體制外,你期待能夠學習到什麼?


我比較清楚自己「不要」什麼──不想要讀課本、考試,想要學習有深度,而不是趕進度;也期待不要碰到干擾學習的因素,例如 EQ 很差的老師。學校會塞很多東西給學生,我則希望花更多時間在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上。


Q3:自學過程中,有曾想過回去學校上學嗎?


沒有,我的決心非常強,當時心想的是就算要靠打工維生,也不要回學校。但有聽說過在不同實驗教育團體來來去去的學生,家長可能需要體認「完美的教育型態」並不存在,若孩子沒有穩定的學習環境,其實就如同教育難民。


Q4:如何設計「教材」?或是沒有固定的教材?


不是有系統性的安排,會去看展覽與圖書館,看看有哪些免費活動就去參加。


Q5:不去學校上課之後,你平常怎麼安排自己的「課程」?


主題式學習,也開心學爵士鼓,對世界保持好奇心與學習動力。有些人會制定嚴密的學習計畫,我是看機緣安排;有人偏好馬拉松式的學習,我則屬於短跑型。其實高中就應該先自我探索,可以更早知道自己適合哪種做事步調,而不是在上大學以前,就把所有讀書的熱情用完了。


Q6:是否有遭遇過反彈?如何說服反對者與自己?


家人既不支持、也不反對,我知道家人幫不了我,只要他們不反對就好。而路人的想法也影響不了我,畢竟這是我的人生,他們的意見無法造成實際影響。反彈的聲音大部分來自體制內,例如質疑為何實驗教育的師資未必備教師證?或是狐疑「你怎麼可能知道要如何學習你沒學過的東西?你怎麼知道你該學什麼?」但這些質疑沒有把「教學者與學習者對知識的熱情」這項要素考慮在內,所以顯得這個問題好像很致命。


Q7:這段體制外學習的過程,你得到的最大收穫是什麼?


這是我第一次不靠現成的系統或體制,去做好一件事。如同自助旅行,旅途中的風險與樂趣,都由自己承擔,我了解到:必須為人生做主與負責,更要認清現實。若在體制內,可以怪體制、怪大人,一旦離開體制,就無法怪別人了──因為都是自己的選擇。


Q8:對於其他想嘗試體制外教育的學生,你有沒有什麼想說的話?


這條路,不好走喔。幫助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要自己去找。當你今天做了這個少數的決定,要意識到,若是碰到困難,得靠自己解決,或是要懂得找方法對外求助。當然,希望還是國內教育能提升,不是把學生全部逼到體制外,要把體制內教育辦好才是根本呀!

 

體制外教師:馬雅人 本名蔡佾霖,自學馬雅文化,也教孩子怎樣自學歷史,是鄉民認證的臺灣馬雅研究者。目前是無界塾實驗教育機構教師,堅信孩子們皆擁有無窮的潛力。

Q1:身為教師,怎麼看待一般教育體系和體制外的教育?


對我來說,我不太喜歡將我們自己稱為體制外教育。應該說,我認為一般教育體系與所謂的「體制外教育」,應該要變成一個概念:受教育者或是家長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這一個概念。並不是所有的小孩都適合體制內的教育,也不是所有的小孩在體制外教育就會快樂。我們在做的事情,可以作為體制內的「參照」,而體制內有些事情,也可以作為我們的參考。就像無界塾成立的目標一樣,最終希望我們做的事情能夠回饋到體制內教育,一起讓教育變好。


Q2:如何設計「教材」?或是沒有固定的教材?


每間實驗教育的情況不同,例如我所在的無界塾,製作了 8 年的整體規劃,就如同我們的課綱,老師會依循著「八年計畫」進行教學。不過,實驗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彈性,希望讓小孩適性發展。所以,我們也會依照小孩的狀況,調整教學的設計與規劃。所以,我們學校的教材就不會像是一般國中、小,有固定的課本。


Q3:在教學上是否曾經遇過挑戰?或面對外界的質疑?


我們畢竟是在做與一般國中小不同的事情,有時候一次、兩次的觀課,觀課者還是會用他 1、2 次的觀課經驗,來解釋我們上課在做的事情。有時候,可能因為不太能理解我們為什麼這麼做,而產生質疑或挑戰。我們畢竟是在做與一般國中、小教育不同的事情,我覺得這是蠻正常的。雖然,部分教育的原理是共通的,我也覺得沒有必要將教育截然二分為體制內、外。不過,既然選擇非體制內的教育,勢必就是會有些實驗的性質。也就是說,這是一條可能會失敗的路,但也有可能成功。如此的不確定性,面臨質疑是我們本來就預先想到的狀況。


Q4:參與體制外教學的過程,您覺得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過去,我也曾經是一個一般中學的老師。大多數的時間,我們很難去關注到每個學生,對於學生的行為、教學方法等想像,有點單一貧乏。在成為實驗教育的老師後,我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學生成長,開始更能理解學生行為背後的動機,以及學習的模式。我覺得這是我非常大的收穫。


Q5:對於其他想離開體制、嘗試體制外教育的教師,您有沒有什麼想說的話?


我覺得要成為一個體制外的老師,必須用擁有極大的熱誠,並且相當程度拋開某些老師的框架。我們都必須一再確定自己的教育理念是什麼。在這條路上,要有不斷與自己對話、修改、承認錯誤的勇氣。有時候,你可能會很洩氣的質疑:我在體制內明明是一個如此優秀的老師,大家在我教學下都學會好多東西?為什麼到了體制外,大家都不喜歡了?學生也不覺得我很棒?每個老師進入不同的教育型態時,總是要適應環境、文化、教學與決策的模式。這些都是一段辛苦的旅程。所以,我建議要踏上這條路的老師,一定要有修行吃苦的準備,並且有能夠不斷反省、修正行為的能力,才有辦法「存活」下來。

觀小編訪問接觸過體制外教育者,受訪者由左至右依序為:馬雅人、張隆志、曾維瑩。(source: 芳因繪)


 
《觀・臺灣》第 39 期「不想上學:校園青春物語」,除了在臺史博商店販售外,全臺各地均有實體書店購買點,並可至以下網路書店購買。

三民:https://goo.gl/HKGaoX (79折,95元)
臺灣吧:https://goo.gl/Zos5dH(折扣價100元)
國家書店:https://goo.gl/YCyJsa(85折,102元)
博客來:https://goo.gl/dSrYqA(85折,102元)
誠品:https://goo.gl/oEg2Hp (9折,108元)
讀冊:https://goo.gl/xUDS24(95折,114元)
五南:https://goo.gl/7D2jhA (原價,120元)
電子書:https://reurl.cc/yDRYa(75元)
 
文章資訊
作者 編輯部
刊登專欄 觀‧臺灣|臺史博
刊登日期 2018-10-13

文章分類 觀‧臺灣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