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不能只有我看到!臺灣史上的小人物大有事

說到歷史,我們最初的印象,難道不是一個個由「人」組成的故事嗎?是那些讓人聽得不可自拔的故事,引領聽眾走入過去時空的層層肌理之中;我們是先認識了人,才去了解這個人所身處的時代。課本上的兩三行印刷字背後,藏著的可能是數百、數千人的齊聲吶喊;一個被印在書頁上的名字,背後或許牽連著環環相扣的際遇和生命。

《不能只有我看到!臺灣史上的小人物大有事》嘗試說出那些,或許在課本上讀不到的故事,那些站在時空恢宏背景中的角色的故事:一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滯留臺灣的日裔家庭,見證日本在臺殖民與改朝換代後的白色恐怖;一位從學徒工成為頭家的造船人,翱翔在當年「愛拼才會贏」的經濟起飛榮景;一條盈滿香料奶茶香的街道,住著千里迢迢來到臺灣、卻再也找不到家鄉的緬甸華僑;一群放不下畫筆的藝術家,以顏料色彩執著刻畫時代;還有,一個上吊自殺的女鬼,映照出成群歷史上不幸女性的魂魄。

這一個個人或人群,他們曾經沒有面孔、沒有名字,就像歷史長河中的紛紛碎片──直到我們去彎腰拾起,吹吹灰後,舉高在陽光下。

假如我們從 1997 年,第一冊臺灣歷史課本《認識臺灣》算起,學生和大眾開始系統性地認識臺灣史,正走向第三個十年。歷史撥雲見霧一向是個緩慢過程,從那一冊獨立的臺灣史教科書開始,我們讀到越來越多臺灣歷史舞臺上的要角;或許,現在是時候稍微把眼光轉向那些站在陰影中的角色,聽見那些同樣活在時代中的芸芸眾「聲」,理解歷史的多重面貌。
 

淌血,在一場不屬於自己的戰爭中──那些隱身在二戰裡的臺籍軍夫軍屬

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我們可能很難想像,在戰爭期間,二十到四十歲不等的青壯年接續踏上生死未卜的征途,這些青年可能你是家族成員、街坊鄰居踏上征途的別離之苦,甚至,自己就是那個與親友訣別、未來生死未卜的「榮耀の帝國軍夫」⋯⋯

一杯香料奶茶,沏著緬甸華僑的祖國鄉愁──中和緬甸街,與她們的反共年代

為什麼華新街上會有那麼多的「緬甸」,又為什麼臺北近郊這條小小的街道,會與位處大陸東南亞最西側的國家有那麼密切的連結?這些人究竟是臺灣人,還是緬甸人呢?

「唐山過臺灣,心肝結歸丸」渡臺禁令之下,清代移民的偷渡教戰守則

總而言之,包括鄭阿興在內,每個偷渡客都有一個鋌而走險的理由。那麼在清代,選擇偷渡的這些人,又可能會面臨什麼樣的危險呢?

找到屬於臺灣的「地方色」:從日治臺府展到民國省展,刻畫出臺灣歷史的藝術家們

儘管歷經政治上的動盪,許多在日治時期受過美術訓練的臺灣人,依然期望運用自我專業來刻畫時代的印記。然而,由於前後兩政權都透過文化治理來鞏固自身政權,臺灣人民原先試著「成為日本人」,後又轉為「成為一個中國人」,讓臺灣人的身心狀態經歷了相當程度的掙扎⋯⋯


其他專題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