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創新者們】愛達‧拜倫:揭開電腦時代序幕的女人(五)

編輯部 2015-11-10

愛達的分析機〈譯者評注〉下

愛達希望文章被當成嚴肅的科學論文看待,而不只是公開發表的主張,所以她在〈譯者評注〉一開頭就聲明,對於政府不願繼續資助巴貝奇的研究,她「不會表達任何意見」。對此巴貝奇可不太開心,他寫了一篇長文抨擊英國政府,並希望愛達把這篇沒有署名的文章納入〈譯者評注〉中,當成自己的意見。愛達拒絕了,她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受連累。


結果,巴貝奇未徵得愛達同意,就把他提議的附錄直接寄給《科學實錄》。期刊編輯認為巴貝奇的文章應該單獨呈現,並建議他「像個男子漢般」簽上自己的名字。巴貝奇有迷人的一面,但是他和大多數創新者一樣,也有暴躁、頑固和叛逆的一面。編輯的建議把他惹惱了,於是巴貝奇寫信給愛達,要求她撤回〈譯者評注〉。現在輪到愛達生氣了。

 

愛達以男性的語氣寫了一封信給巴貝奇:「親愛的巴貝奇,撤回譯文和〈譯者評注〉是不名譽且毫無道理的。」她在信的結尾表示:「放心,我依然是你最好的朋友;但我絕對不能、也不會支持這樣的行為,因為我認為你的原則不但錯誤,而且形同自殺。」

巴貝奇終於打退堂鼓,同意編輯把他的文章分開刊登。那天愛達向母親抱怨:

 

巴貝奇先生以令人困惑的方式騷擾和壓迫我……很遺憾我必須說,在我周遭的人士中,他最不切實際、自私自利且不知節制……我立刻告訴巴貝奇,我無論如何都不會把名字借他用在任何爭論上,也不會成為他的喉舌……他氣壞了。我則泰然自若,不為所動。

愛達對這次爭論的反應是寄給巴貝奇一封長達十六頁的怪異信函,發狂的傾瀉她的不滿,充分展現出她喜怒無常、充滿妄想和熱情洋溢的一面。她在信中哄他、貶他、稱讚他,也痛斥他。一度還把兩人的動機拿來對比:「我個人不容妥協的原則是,我熱愛真理和上帝甚於名聲和榮耀。」愛達聲稱:「你也熱愛真理和上帝;但你更愛名聲和榮耀。」她聲稱在她眼中,她無法規避的名氣具有崇高的本質,「我希望能盡棉薄之力,詮釋萬能的主和祂的戒律……假如我能成為祂最著名的傳達者之一,將是莫大的榮耀。」


表明原則後,愛達提出條件:他倆應在商業和政治上成為合作伙伴。如果巴貝奇願意讓她主導商業決策,她可以運用豐富的人脈和犀利的文筆協助他打造分析機。


「我願意提供我的聰明才智為你效勞,而且讓你擁有優先選擇權,」她寫道:「千萬不要隨隨便便就拒絕。」這封信有點像創業投資的投資條件書或婚前協議書,最後還加上找人居間仲裁的可能性。愛達宣稱:「在所有的實務問題上,你將完全遵從我的判斷行事(或你現在可以提議你喜歡的裁判人選,在我們意見相左時居間仲裁)。」但她也答應有所回報,「在一、兩年內,為你的機器提出明確而可敬的執行方案建議。」


假如不是愛達已寫過許多類似信函,這封信乍看之下,還真令人吃驚。她宏大的企圖心有時會戰勝一切,這件事正是最佳例證。


愛達非常值得尊敬,她超越了她的背景和性別帶來的社會期望,努力對抗家族陰暗面的影響,獻身於大多數人永遠無法企及的複雜數學運算(單單伯努利數就可以把許多人難倒了)。就在同父異母的梅朵拉發生鬧劇,以及她自己罹患重病,必須仰賴鴉片治療,情緒劇烈擺盪的期間,她仍孜孜不倦下苦功鑽研數學,提出充滿想像力的洞見。


她給巴貝奇的信函在結尾寫道:「親愛的朋友,如果你知道我曾經在你難以想像的情況下,經歷了多麼悲傷而可怕的事情,你就會認同我的感覺。」


接下來,她稍稍離題,很快討論一個小問題,如何用有限差分的微積分來計算伯努利數,然後她為信上的汙漬向巴貝奇道歉,並用可憐的語氣探詢:「不知道你會不會選擇讓這位夢幻仙女繼續為你效勞。」


愛達深信巴貝奇會接受她的提議,成為她的創業伙伴。


「他很清楚,有我的文筆為他服務會帶來什麼好處,所以他可能會屈服,雖然我要求他極大的讓步,」愛達在信中告訴母親:「如果他真的同意我的提議,我或許能讓他遠離麻煩,成功發展機器。」


但巴貝奇認為,拒絕愛達才是明智之舉。他去拜訪愛達並「拒絕所有的條件」。雖然他們此後不曾在科學上有進一步的合作,兩人卻一直維持良好關係。


「巴貝奇和我的友誼如今更勝以往,」她在接下來那個星期寫信告訴母親。巴貝奇同意下個月到她鄉居的住所探訪,並在信中稱她為「數字魔女」和「我最親愛和推崇的詮釋者」。


同一個月,也就是1843年9月,《科學實錄》期刊終於刊登了愛達的譯文和〈譯者評注〉。有一段時間,愛達享受友人的讚譽,以為從此可以像良師益友索麥維看齊,在科學界和文學界被認真當一回事。文章發表後,她終於覺得像個「徹頭徹尾的專業人士」,她寫信給律師時表示:「我真的像你一樣,和某個專業產生緊密連結了。」


但其實不然。


巴貝奇沒能為機器爭取到更多金援,他的機器從來沒有真正建造完成,他過世時一貧如洗。


至於勒夫雷思夫人──愛達‧拜倫呢?


她此後沒有再公開發表過另一篇論文。


相反的,她的人生開始走下坡,她沉迷於賭博和鴉片,還與賭伴發展出不倫的關係,對方勒索她,強迫她拿傳家珠寶去典當。愛達在世的最後一年,辛苦對抗子宮癌及經常性出血的問題,最後在1852年過世,享年36歲,親人根據她的遺願,把她埋葬在鄉間墓地,緊鄰她從來不認識、也在同樣年紀過世的詩人父親。


1852年,也就是愛達過世那一年的肖像。畫家是Henry Phillips,他父親Thomas Phillips替愛達的父親──拜倫勛爵,繪製了有名的《著阿爾巴尼亞服飾的拜倫勛爵》。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1852年,也就是愛達過世那一年的肖像。畫家是Henry Phillips,他父親Thomas Phillips替愛達的父親──拜倫勛爵,繪製了有名的《著阿爾巴尼亞服飾的拜倫勛爵》。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結語:數位時代的播種者

工業革命奠基於兩個單純的重要觀念。創新者先設法把工作簡化為可以在裝配線上完成的簡單小步驟。然後由紡織業帶頭,發明家逐步把許多步驟機械化,改由蒸汽機驅動機器來完成。巴貝奇以巴斯卡和萊布尼茲的概念為基礎,設法把這兩個流程應用到計算工作上,創造出現代電腦的機械前身。


巴貝奇最重要的觀念突破在於:我們不見得需要把這類機器設定為只能執行一項程序,而能透過打孔卡,為機器編程和修改程式。愛達充分了解這個觀念的奧妙之處和重要性,也從中衍生出更令人振奮的概念:這類機器不但能處理數字,也能處理能以符號標示的任何資料。


多年來,愛達一直被視為女權主義的代表人物和電腦科學的先驅。比方說,美國國防部把軍方開發的高階物件導向程式語言命名為「愛達」。不過,她也曾備受奚落,被說成痴心妄想、反覆無常,對自己掛名的〈譯者評注〉其實只有小小的貢獻。


她在〈譯者評注〉中寫道:「在思考任何新物件時,我們很容易先高估我們覺得很有趣或不尋常的情況,接著又出於某種自然反應,低估了真實狀況。」雖然她是在探討分析機時寫下這段文字,但也可用來形容她起伏不定的聲譽。


實情是,愛達的貢獻影響深遠且深具啟發。


比起同時代的巴貝奇或其他任何人,她眼光獨到,能預見未來機器將會與人類的想像力相輔相成,如雅卡爾的織布機般,共同編織出美麗的織錦。她欣賞詩意的科學,因此大力讚揚當時科學界漠視的計算機提案,獨具慧眼的看出,這類機器的資訊處理能力將可用來處理其他任何形式的資訊。勒夫雷思伯爵夫人愛達,就這樣為數位時代播下種子,並在百年後,終於開花結果。


作者簡介

《賈伯斯傳》作者、世界級權威傳記作家──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

現任國際非營利組織亞斯本研究院(Aspen Institute)執行長暨總裁。該機構是美國當代最著名、最有影響力的政策研究與教育機構之一。

艾薩克森畢業於哈佛大學文學院,後以羅德學者身分在牛津大學進修,並取得哲學及政經碩士學位。曾任《時代》雜誌執行總編輯、CNN董事長兼執行長,在歐巴馬總統上任後,被指派擔任美國廣播理事會(BBG)主席。

艾薩克森不僅是傑出的記者,更是備受讚譽的傳記作家,寫作功力一流。著有《賈伯斯傳》(Steve Jobs)、《愛因斯坦》(Einstein: His Life and Universe)、《富蘭克林傳》(Benjamin Franklin: An American Life)、《季辛吉傳》(Kissinger: A Biography)等暢銷傳記。

本文選自天下文化出版《創新者們》
愛達的故事是本書的第一章。沒人想得到電腦時代居然是由一位維多利亞時代的女人揭開序幕,但這樣的意想不到,或許也是創新者的特質。
艾薩克森在暢銷巨著《賈伯斯傳》之後,繼續以《創新者們》記錄輝煌的數位時代,但是《創新者們》不僅是數位革命的故事,更是創新突破的指南。
艾薩克森從浪漫詩人拜倫之女愛達開始說起,他也一一探索掀起數位革命的秀異之士,具備了什麼樣的特質,其中包括MIT的教授布許、早夭的天才圖靈、大科學家馮諾伊曼、英特爾的諾宜斯、微軟的比爾蓋茲、蘋果電腦的賈伯斯、發明WWW的柏納-李等人。
他揭露了這群天才、怪傑和駭客如何思考、為何如此有創造力,同時也寫出他們尋求合作的智慧,以及如何借助群體合作之力,使創造力更上層樓。
在這個亟需創新、創意與團隊合作的年代,《創新者們》清楚點明促使這一切發生的祕訣。
文章資訊
作者 編輯部
作者 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
刊登日期 2015-11-10

文章分類 故事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