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文學.故事】世界初體驗:台灣歷史上的第一篇小說,寫的竟是英國和法國?

馮俐茹 2015-05-04
 

印刷之於現代人的意義是什麼呢?工業?趣味?娛樂?還是學習的根源?活在現代的大眾從不缺乏接觸文字的機會,資訊爆炸的時代,處處是書店、報紙、雜誌,滿是充斥文字的世界,我們是一群依憑視覺的現代人類。


然而早在一百年前或更早,教育並不是那麼普及的日治初期,以農業社會為主的台灣,資訊的來源來自口耳聽說,文字的傳遞是掌握在少數識字者的手上。書籍的數量更是一種珍寶,清領末期的台灣缺乏印刷機,僅有少數印刷善書的出版商,一切書籍的源頭都來自中國,書籍的缺乏,也連帶其他印刷媒體的短缺,更別說是傳遞當時風起雲湧世界局勢的報紙。


但是,這一切的缺乏在1895年之後開始產生改變,1896年身為殖民者的日本為了報導傳遞戰地訊息、統治情形,引進印刷機辦理報業;而後更在頭版開闢漢文版面,招撫台灣知識份子。漢文版面一方面彰顯台日兩方共同擁有「漢文」這項共同資產,一方面提供戰地訊息和國際消息,也讓台灣人民理解日本的統治實力與消弭暗中叛逆的可能性。


然而日本的統治技術,卻意外的為台灣人打開另一種看世界的方式。可以說在日治之後,台灣人開始藉由印刷術,見到不一樣的世界。這個世界有別於過去書房教育的天地玄黃,見到了現代知識中的「船堅砲利」。


報刊帶來的「時間」與「空間」

如果台灣人正式接觸印刷媒體的情況是在這種具備「政治正確」的氛圍下,那麼閱讀顯然不是一件愉悅的事情。相較於書房教育的千字文童蒙書,報刊的文字似乎夾帶撲鼻而來的血腥與帝國威勢。然而,報刊是一種活動的「每日書籍」,每天都裝載不同的訊息與可能性,隨著報社人員的增加與變動,報刊的版塊也在改變當中。


日治時期報紙在台灣擁有「時間」、「空間」雙重意義,報刊報導來自昨天、甚是現下的事件,也發布未來執行的政策,甚至會接收來自美國、歐洲來自數月前的消息,報紙的發行提醒現代時間的變化。而報紙的空間則跨越世界,一者是收納世界於一紙,另一者是報紙空間版塊的變動。報紙空間會隨著主編、報刊走向更動,形成一種具有「活動力」的空間。


因此,《台灣日日新報》在1897年成立後,漢文版的空間隨著台灣社會與編輯人員的編置逐漸擴大,甚至在1905年獨立成刊為《漢文台灣日日新報》。當時報社當中已經有一批台灣漢文人,他們身份各異,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們在清領時期就已經是地方小有名氣的士紳。這一批台灣文人影響了報紙空間的改變,也開始了台灣人與報刊許多第一次的經驗。


“Taiwan-ichinichishinpō-sha”,臺灣日日新報社(publisher)/臺灣總督府(photo) - 臺灣(1914 book)。採用公用領域授權,来自維基共享資源。
Taiwan-ichinichishinpō-sha”,臺灣日日新報社(publisher)/臺灣總督府(photo) - 臺灣(1914 book)。採用公用領域授權,来自維基共享資源

日治時期台灣人的小說/世界初體驗

陳柔縉曾寫過《西方文明初體驗》,點出日治時代台灣人如何面對現代器物,乃至於觀念的構成,同樣的時期台灣人也與報刊小說產生了初體驗。也許有人會反駁:中國小說淵遠流長,早在宋元就有話本胚胎,明清更是小說大盛,台灣受滿清統治二百餘年,怎可能沒有小說經驗?


台灣漢文人的確受到三國、水滸影響頗深,但過去都是讀者身份,一直要到1905年《漢文台灣日日新報》的出現,台灣漢文人才由讀者轉變成為創作者。從讀者到創作者的初體驗,都歸因於印刷媒體的引進與報刊的興起,通過報刊空間的填白所需,台灣漢文人如謝雪漁、李逸濤、魏清德,開始擁有小說創作的機會。台灣文人第一篇小說的嘗試,更是隨著《漢文台灣日日新報》出刊的同年,一起呈現在台灣閱報者的面前,也就是1905年謝雪漁所寫的〈陣中奇緣〉。


〈陣中奇緣〉以章回的模式出現,內容仿若我們所熟習的三國、水滸,戰場與打鬥,英雄與佳人,文字上也近似舊式小說文白交雜。但是當讀者仔細一看,就會發現男女主角不是台灣或中國人。如龍和熊大猛在戰場上兵刃相向,場景竟是發生在英法交戰的戰場。我們熟悉英法百年戰爭的歷史,卻沒想到台灣人創作小說的初始,竟然是遙在歐洲的戰爭!


日治時期報紙將世界的時空,壓縮帶入台灣人的視域;而台灣漢文人的小說創作,放棄中國的場景,轉向世界的當下時,他們感受到了什麼呢?是世界的遼闊?來自異文化的衝撞?還是世事變革下對於文明的憧憬和仰望?


報刊為台灣文人帶來世界的訊息與衝擊,台灣文人將在哪裡化解內在的驚訝與好奇,答案就在「小說」創作。因此在1905年之後,台灣報刊小說大興,有長有短,內容包羅萬象,有化用天方夜譚、異國地理、歷史,乃至於日本人事傳奇,偵探小說等等。顯然台灣漢文人將報刊視為一個異質空間,報刊小小方塊中,台灣漢文人挑戰時間和空間的極限,將自我與讀者從現下時空帶開,前往未曾謀面的世界進行想像的旅行。

 

本文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台文所博士生

延伸閱讀
  1.  蘇碩斌,〈日治時期臺灣文學的讀者想像—印刷資本主義作為空間想像機制的理論初探〉,收錄於《跨領域的臺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文學館籌備處,2006.3)。
  2.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台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
【文學.故事】熱情徵稿中,題材不拘,只要關於台灣文學的那些人那些事,都歡迎你來稿!
本文原發表於極光電子報

 

文章資訊
作者 馮俐茹
刊登日期 2015-05-04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