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10月份的主題「男人的戀愛史」,讓我放下平日的專題〈吃的文化史〉,思索作為一個男人,愛在我生命中佔據甚麼樣的位置?
本來我也可以寫一下飲食與愛情的故事,但是作為一個新手父親,母親在31周破水,兒子在新生兒加護病房住了一個月,我經歷了無以言喻的心情轉折:對於愛妻的不捨、對於生命堅強的讚嘆,讓我思考「愛」的可能性。
腦海中突然想起以往在日本時所看的一場展覽,東京六本木的森美術館:十周年慶時所舉辦的「LOVE展:藝術與愛的主題」。透過藝術瞭解愛,不只是男女之愛、親情之愛,也包含虛擬之愛。
森美術館是一座沒有館藏的博物館,透過一場以「愛」為名的展覽,讓「愛」的內容增加了博物館的可能性,也使得無法捉摸的「愛」變得真實。
森美術館
東京的六本木充滿著摩天大樓,其中最為高聳的森大樓,頂樓設有觀景台和森美術館,位於52樓,美術館的定位以當代藝術為主,企圖向全世界介紹最新的藝術和生活思維。
負責森美術館建築的是Richard Glukman,將入口的橢圓形大廳挑高達十公尺,展現出六本木的巨大文化心臟,將美術館成為六本木新城的象徵。
森美術館在十年前成立時沒有任何的收藏品,不具備珍藏的博物館,就沒有常設展,美術館之中沒有珍藏的美術品,是否還可以是美術館呢?
展覽的方式主要是以策展的企劃,透過高議題性的展覽,以借展或向私人收藏家借件的方式,透過森美術館的空間,讓不同美術館的珍品,可以在不同的脈絡中呈現,重新定位藝術品並且活化不同藝術的交流。
一座沒有館藏的博物館走向第十年,成為博物館概念的新實踐,也改變了六本木的形象。
一場以「愛」為名的展覽
森美術館與六本木之丘走進第十年,紀念展為「LOVE展:藝術與愛的主題」。「愛」是一個普遍性的主題,然而,或許就是太普遍,導致無法歸類、無法定義,甚至有時都難以啟齒。
藝術家們面對這個根源性的主題,在東方與西方、古往今來,不同的宗教和文化都表現他們對愛的感受與體驗。森美術館本次展覽從不同形式的藝術品呈現出情人之愛、親情之愛、自我之愛、虛擬之愛、愛和和平等不同主題,瞭解愛的面向與不同層面。
十周年的森美術館,已經進入世界當代美術的領導者之一。2003年森美術館的開幕首展為「快樂:藝術與生命的生存指南」(HAPPINESS:A SURVIVAL GUIDE FOR ART AND LIFE),為了延續幸福與快樂的宗旨,往下探求,關鍵就在於「愛」,主題雖然簡單,但這個主題的層次可以上升到哲學與思想的層次,也充滿於我們生活的周邊,如何透過藝品術品呈現「愛」呢?
第一個主題為「愛是甚麼?」
大哉問。
一進入展場,高達3.5公尺的立體作品《聖心》是傑夫.昆斯(Jeff Koons)的作品,這位繼承普普藝術精神的藝術家,1995年之後的一系列作品將美國式Party中的裝飾物品,像是氣球狗、氣球花、愛心等飾品加以放大,再透過不鏽鋼的雕塑製成,並且染上閃亮亮的彩色外衣。昆斯的「慶典」(Celebration)系列作品,彰顯了當代商品化社會中的虛飾、誇張且媚俗的性質,其作品一向以俗艷的風格著稱。透過巨大的雕塑,反諷當代社會過於商品化的特質。
同一個展場之中,也有羅伯特.印第安那(Robert Indiana)知名的《LOVE》四個字母所構成的繪畫。還有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於心型畫布上點綴的蝴蝶屍骸,達米恩一向迷戀動物的屍骸,喜歡呈現肉體,將容易腐化的屍體以化學藥劑保存,肉體似乎就此永恆了,這些蝴蝶屍體埋藏在象徵「愛」的心型記號中,永不腐化的肉身住在心型的墳塋裡,愛之墳墓?抑或不死的肉身?寓意頗值得玩味。
第二個展場則是永恆的主題:「墜入愛河的兩人」。戀人之愛、兩人之間相互想念、佔有、愛戀的情緒,一直是人類文學與藝術中的重要情緒。羅丹的雕刻展現出男女情愛間令人心蕩神馳的激情,其靈感源於羅丹和卡蜜兒之間的激情,雕刻表現男女相擁的緊密姿勢,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周圍的時間似乎都凝結了,兩人沉靜在彼此所建構的世界中。羅丹將堅硬的大理石轉化成柔軟的身體,呈現出感官的美,直接、熱情且坦率的表現男女之間的激情。
戀愛中的情人是如此的熱情,馬格利特(Rene Magritte)的戀人們(The Lovers)以奇幻的風格呈現出熱戀中情人的盲目,在其「戀人」系列作品中,男女主角皆蒙上白布,有人認為馬格利特的畫作是因為受到母親自殺陰影的影響,尋死數度未果的母親,最後投河自盡,撈起來時臉上覆蓋著白布,故畫評家都認為瑪格利特受到其母親之死的影響。不過,就以畫作的表現來看,如果以盲目的戀人解釋這幅畫作似乎較為的自然。
藝術家表現出激情、盲目的戀人,也有以浪漫手法表現出愛的浪漫幻想,夏卡爾在自傳中寫道:「我唯一得做的,就是把我房間的窗戶打開,這時我就能在遼闊的藍天裡,看到愛情與花朵簇擁下的她了。」夏卡爾的心理似乎住了一個天使,而他的天使就是太太,兩人醉心且漂浮於小鎮的上空。
第三展覽館中展現「家族和愛」,由兩人之間的愛所構成的家庭,由戀人之愛到親子之愛、家族之愛。Frida Kahlo 在1936年畫了一幅自己家族的油畫,畫面左上方與右上方的是她的祖父母,飄於雲彩之中,她自己則出現在三個地方:受精卵,另外一個是繫在媽媽白色結婚禮服腰間上的胎兒,還有一個是手拿一條繩子的孩子,這條繩子將一家7口緊緊地連在一起。
除此之外,攝影師榮榮和映里則用攝影說明不同國界間的家族愛。分別來自東京與北京的攝影家,雖然講著不同語言,有著不同的文化和國籍,但是兩個人都留著一頭長髮、都熱愛攝影,藝術讓他們建立了家庭。他們在2004年把工作室搬進草場地,也迎來第一個兒子的誕生。
2006年他們成立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三影堂開幕那年,迎來第二個兒子的誕生。2010年,榮榮、映里生了第三個兒子。打從懷第一個孩子開始,他們每年在草場地的家門口拍一張全家福,從映里懷孕到大兒子7歲,在時光的流逝中記錄兩人的結合、家庭的成長。「到2010年,我們合作整10年了,真的是分不清你我了,已經融在一起。」榮榮說。
第四個展場為「超越的愛」,愛可以超越文化、時代、種族、國界。網路世代中,機器人和網路世界的偶像也成為人類崇拜的對象,或許愛也可以跨越不同媒介,成為新世紀人類愛的可能性之一。初音未來(Hatsune Miku)身著水手服、長襪,綁著藍色的馬尾,成為日本當紅的虛擬歌手,在日本爆紅。對於虛擬偶像的愛,是一種轉化、投射的愛,或是沉迷於虛擬世界,不可自拔的迷戀情緒,網路所建構的世界,逐漸讓我們分不出虛擬與真實之間的差距。
一場名為「愛」的展覽或許太過豐富,我也只能挑些深刻的作品講講,就好像愛給每個人的感動與想法都不盡相同。森美術館的館長南條也指出,愛在初看之下好似單純的主題,但在策展的過程,發現所衍生的議題太過複雜,愛的形式、內涵與表現都是我們需要花一生去感受、體驗以及思考的大哉問。
胡川安的 Life Cir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