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神聖羅馬帝國的王位爭奪戰】前導篇:從頭說起

Sade 2015-05-21
收藏

神聖羅馬帝國,伏爾泰曾說她:「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從此一再被傳頌,讓人以為中世紀神聖羅馬帝國就是個亂搞的時代。


同樣的評價,也展現在對於神聖羅馬帝國的國王選舉制度上。國王選舉可說是神聖羅馬帝國最重要,但也是最具爭議的特色。


但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選舉真的這麼災難嗎?


另外一方面,如果選舉制度真的民主的話,那為什麼神聖羅馬帝國的歷史上,還是有世襲王朝?父死子繼的狀況一再出現,好像見怪不怪一點都不奇怪。又世襲又選舉!這到底怎麼可能?


神聖羅馬帝國的選舉制度,到底是良藥還是毒藥?每個人評價不同。


不過,再做出評價之前,不如先來看看,他們到底是怎麼選的。


讓我們一步一步抽絲剝繭。


1156px-Quaterionenadler_David_de_Negker
"Quaterionenadler David de Negker" by Hans Burgkmair dem Älteren - cut by Jost de Negker 1510, published by David de Necker (son) later. Licensed under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要認識神聖羅馬帝國,就一定不得不提到「卡爾大帝」(Karl der Große,編按:又譯為查理大帝),也就是「查理曼大帝」。因為後面會出現很多 Karl ,所以接下來一律都翻成卡爾。

 

※ 延伸話題:坊間流傳時常流傳著「查理曼大帝」一詞,關於這個詞……

 

德文 Karl der Große 或是法文 Charlemagne 或拉丁文 Carolus Magnus ,都是說他是第一個叫 Karl 的皇帝(Große、 magne 與 magnus 都是『大』的意思,是後世取的稱號。通常會用到『大』,還有一點開創者的意思),然而這個『大』本身並沒有皇帝的意思,也不該跟頭銜混為一談。卡爾的頭銜在德文 Kaiser 與拉丁文 Imperator ,也就是皇帝,也沒有大不大的差別。更重要的是,在文獻中寫到卡爾時,也會加上頭銜如 Carolus Magnus Imperator 跟 Kaiser Karl der Große ,或許中文翻譯習慣將稱號有『大』的皇帝翻作大帝,然而稱號與頭銜的概念是不該混淆的。

 

請參考:什麼是「皇帝」?

有些人說,卡爾大帝是歐洲之父,在他之後,才有今天「歐洲」的概念。


不論你承不承認這一點,他是神聖羅馬帝國祖先這件事是不容懷疑的──至少神聖羅馬帝國時代的人們是如此相信的。除此之外,他更是神聖羅馬帝國歷代皇帝的典範與偶像,關於這點後面會更詳細的提到。


話說公元 800 年,在收服義大利的倫巴第與血洗文達之後(見註解),卡爾大帝的法蘭克帝國,可說如日中天。那一年的聖誕節,卡爾大帝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不知怎麼著』被教宗里奧三世加冕了,讓他只好『勉為其難』的當上皇帝(雖然我們都心知肚明這一定是套好的)。


Albrecht_Dürer_-_Emperor_Charlemagne
卡爾大帝 (即傳統所稱查理曼大帝) (Albrecht Dürer - Emperor Charlemagne)

這時他的頭銜是

 

〝Karolus serenissimus augustus a Deo coronatus magnus et pazificus imperator Romanumgubernans imperium qui et per misericordiam Dei rex Francorum et Langobardorum.〞


(最仁慈的、崇高的、由神加冕的、偉大的帶來和平的皇帝卡爾,透過神的慈愛統治羅馬帝國,法蘭克與倫巴第的國王。)


在西羅馬帝國 476 年滅亡之後,這是西歐第一次再次出現羅馬皇帝。


等一下,卡爾大帝不是明明在統治法蘭克帝國嗎,為什麼這邊又變成羅馬帝國的皇帝了? 這個問題就留待之後,講到神聖羅馬帝國崛起時再一併解答吧。簡單的解釋一句,如果在西歐誰要當皇帝的話,他只能是羅馬帝國的皇帝。


卡爾大帝死後,法蘭克王國被他的子孫們分割,偌大的帝國蕩然無存。法蘭克帝國被分割成三部分:西法蘭克帝國(後來的法國)、東法蘭克帝國(後來的德國)、中法蘭克帝國(在東西法蘭克帝國之間,其中包含荷蘭、勃根地、義大利等。)


843-870_Europe
(„843-870 Europe“ von Adapted from Muir's Historical Atlas  (1911) File from Fordham University Internet Medieval Sourcebook.)

他們彼此之間的分化與文化差異也越來越大,從語言開始就不同。西法蘭克帝國講法語、東法蘭克講德語, 842 年的由兩邊簽下的「史特拉斯堡盟約」是例證之一,它是至今最古老的古法文文本,內容是卡爾大帝的兩個孫子禿頭卡爾(西法蘭克)跟德國人路德維希(東法蘭克)結盟,對抗他們的兄弟洛塔(中法蘭克)。該文件同時用古德文與古法文書寫,以便讓兩方能都理解,


後來,中法蘭克帝國就被兩邊瓜分,勃根地與義大利則獨立成王國,此後也與神聖羅馬帝國結下不解之緣。


Sacramenta_Argentariae_(pars_brevis)
(Sacramenta Argentariae (pars brevis))

那神聖羅馬帝國的選舉又是怎麼一回事?


時間來到西元 911 年,東法蘭帝國這一邊,最後的卡洛琳王朝繼承人、被稱為「童子」的路德維希,在沒有繼承人的情況下去世。路德維希死時才 18 歲。他六歲就即位,大權可想而知地都操在諸侯手中,可以說路德維希本身就不是很強勢的國王。在他死後,諸侯們也不想再找一個卡洛琳王朝的人來當國王。可是這樣一來,群龍無首該怎麼辦呢?諸侯們不想要各自獨立為王。


就在這個時候,他們想出了一個絕妙的點子,那就是:「從我們之中選一個人吧。」


於是,第一次國王選舉發生了!


一切都發生得很快,路德維希 9 月死,同年 11 月,在法肯、薩克森、史瓦本、巴伐利亞的眾貴族的同意之下,來自法肯的康拉德被選為國王,是為康拉德一世,由美因茲大主教塗油,東法蘭克帝國史上第一遭── 一個不是從卡洛琳出身的國王誕生了。


綜觀來說,此次王權轉移,除了讓卡洛琳勢力從東法蘭克帝國消失,還有一個最重大的意義,那就是:因為國王是共同選出來的,從今以後,王國不會再分裂。

但是,東法蘭克帝國的國王與諸侯並沒有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一切都發生的太快了,很多制度細節都還沒想好。一個橫跨數百年曲折離奇的選舉故事才正要開始……


註解

倫巴第: 義大利北部的王國,卡爾曾經多次征討。 774 年卡爾擊敗倫巴第國王德西迪爾斯(Desiderius)成為倫巴第國王,但其實後續一直還有地方反叛勢力。


血洗文達: 782 年卡爾征服日耳曼薩克森地區時,在文達處死了薩克森地方領袖與追隨者等高達 4500 名人作為反抗的懲罰。

文章資訊
作者 Sade
刊登日期 2015-05-21

文章分類 故事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