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臺灣地名真相】南投凍頂是冷凍的山頂?

2015-12-25

臺灣茶界說「北包種,南凍頂」,「北包種」指的是臺北市文山區的包種茶,「南凍頂」指的是南投縣鹿谷鄉的凍頂烏龍茶,市場和名氣都更大。很多人好奇,「凍頂」是什麼意思?


有人猜想,好茶要種在高山上,茶樹的頂端如果凍過,品質才會更好。這種說法,茶農聽了大驚,茶樹雖然耐寒,但也不能受凍啊!


有人去查了資料才知,原來「凍頂」是地名,指的是鹿谷鄉種植烏龍茶的「凍頂山」。這座山為什麼以「凍頂」為名?一般觀光及飲茶資訊都說:據說是因為先民早年無鞋可穿,寒冬必須「凍著腳尖上山頂」而得名。這種說法,讓人聽了好笑,就算望文生義也不能太離譜,以前也有草鞋啊!


今日凍頂山。圖片授權自達志影像。
今日凍頂山。圖片授權自達志影像。

客家移民史中的「凍頂」

凍頂地名由來,從早年南投有很多客家移民的歷史來看,才找到了答案。


原來,臺語「凍頂」源自發音相近的當地客家語「崠頂」,而崠頂就是山頂的意思。所以,凍頂山本是「崠頂山」(清代文獻也有這樣寫),凍頂烏龍茶本是「崠頂烏龍茶」,就是種在山頂的茶,與冷凍完全無關。


清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雲林縣采訪冊》〈沙連堡〉中關於崠頂山之記載。一八八七至一八九五年的雲林縣範圍含括今日南投縣南部地區,此時鹿谷崠頂山屬沙連堡之境內。
清光緒二十年(1894)《雲林縣采訪冊》〈沙連堡〉中關於崠頂山之記載。1887 至 1895 年的雲林縣範圍含括今日南投縣南部地區,此時鹿谷崠頂山屬沙連堡之境內。

我們可以想像,當年鹿谷客家茶農說的「崠頂」(Dung-den,標音依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福佬人聽了就以臺語書寫成「凍頂」(Tòng-ting,標音依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這裡的凍是文讀音)。後來,「凍頂」二字通行了,福佬人也念成現在常聽的 Tàng-tíng(這裡的凍是白讀音)。


「崠頂」變「凍頂」的例子,讓我們注意隱藏在臺語地名底層的客家語。


隱藏在臺語地名底層的客家語

生番空

南投縣埔里鎮有一個叫「生番空」(臺語音 Tshenn-huan-khang)的地方,這是清代就有的「生番空庄」。當年「生番」指未漢化的原住民,所以一般地名由來都說:當年這裡的原住民被殺光或被迫搬離,「生番」為之一「空」。


事實上,當年這裡的客家人稱這裡為「生番坑」,當地客家語(大埔腔)「坑」發音 Kang,就是山谷的意思。但福佬人聽了以為是臺語的「空」(Khang),因為發音完全一樣,就寫成生番空。因此,生番空本是客家語的生番坑,指的是當年原住民居住的山谷。


番仔吧

南投縣中寮鄉有一個地方叫「番仔吧」(臺語音Huan-á-pa)。這裡的「吧」(正字是「火巴」)指的是烤乾的食物,例如臺語的烤小鳥叫 Tsiáu-á-pa。因此,這裡的地名由來就被說成是當年原住民在這裡被燒焦。


事實上,當年這裡的客家人稱這裡為「番仔垻」,當地客家語「垻」(或寫作壩)發音 ba,就是溪邊沙地的意思。但福佬人聽了以為是臺語的「吧」,就寫成番仔吧。因此,番仔吧本是客家語的番仔垻,指的是當年原住民居住的溪邊沙地。


番仔吧後來改名「廣興」,顯示這裡是客家地區。早年閩粵移民來臺灣創業,希望興盛繁榮,所以出現很多福建人的地名「福興」、「福隆」,以及廣東客家人的地名「廣興」、「廣隆」。


貓頭鷹_大灣大員_立體書 (n)
貓頭鷹出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


烏龍茶小歷史
臺灣的茶大都是烏龍茶種,以發酵、揉捻、烘焙等不同而有不同名稱的茶。臺灣現在的各種烏龍茶(包括包種茶)都是輕發酵或半發酵,但清代在北部種植、製造的烏龍茶卻是重發酵,以 Formosa Oolong Tea 名稱外銷歐美。
 
3

翁佳音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臺灣政治大學、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研究專長為十六至十八世紀臺灣史、東亞史,史學理論、歷史民俗學。曾主持「新港文書研究」,以及「荷蘭時代決議錄」譯註等計畫。精熟荷蘭語與荷蘭文獻,其編著的《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解讀十七世紀中葉北臺灣的荷蘭古地圖,是研究早期臺灣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譯註及著作有《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的連續性問題》(稻鄉出版)、《荷蘭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1)》(南天書局)、《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等書。

 

曹銘宗
臺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從事自由寫作,並任英語、華語導遊、臺灣文創產業、休閒農業參訪團講師。長期關注臺灣族群文化,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臺灣多元文化,曾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出版臺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台灣史新聞》、《台灣人也不知道的台式國語》(貓頭鷹)、《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聯經)、《台灣地名謎猜》(聯經)、《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洄瀾》等繪本。懷抱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臺灣書寫臺灣。

 

本文收錄於貓頭鷹出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

文章資訊
作者 翁佳音、曹銘宗
刊登日期 2015-12-25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