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的舊名雞籠(臺語音 Ke-lâng)從何而來?
目前常見有兩種說法:一、從大臺北地區的原住民族「凱達格蘭」(Ketagalan),前後音節 Ke+lan 而來;二、從基隆市三面環山、一面向海,有如雞籠的地形而來。
但兩種說法都有問題!
凱達格蘭的諧音?
「雞籠」二字來自凱達格蘭族的說法,出自日本時代的日本學者,但戰後隨著臺灣相關研究的進步,開始遭到臺灣文史、語言、人類學者的質疑和否定,主要證據之一就是:根據荷蘭、西班牙歷史檔案,大臺北地區的原住民族自稱 Basai(在該族語言就是人的意思),在清代文獻也有「馬賽」、「瑪賽」等寫法。
1996 年,當時的臺北市長陳水扁,為了打破威權時代的象徵,把總統府前的介壽路(為蔣介石祝壽的命名),改名「凱達格蘭大道」。後來就有臺灣史相關學者指出,臺北的原住民族是馬賽族,應該叫「馬賽大道」才對。
宛如雞籠?
至於基隆市地形有如雞籠的說法,這是望文生義,因為根據歷史研究,雞籠最早指的是基隆外海的和平島(日本時代才造橋與本島相連),而非整個基隆市。這種情形就像臺灣最早指的是臺南沿岸的內海及沙洲,後來才逐漸成為臺南、全臺灣的稱呼。
籠地名最早見於 1617 年明代漳州文人張燮所寫的《東西洋考》一書。其實,早在十六世紀中葉,大明官方文獻就記載有倭寇跑到雞籠一事。附帶一提,當年的倭寇,指的是在中國東南沿海活動的海賊、海商,主要是漳、泉、潮州人,只有很小部分是日本人。
在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前來東亞之前,中國閩南沿海的人早就有航海活動,所到之處常以地理特徵來命名,作為航海「針路」(針路就是航線)的資訊。當年閩南航海人前往沖繩、日本,都是從福建朝東北方向航行,等看到了「雞籠山」、「雞籠頭」,才能確定已快進入黑潮航線,然後再順著黑潮北轉琉球群島。
從航線來看,當年閩南航海人看到的「雞籠山」,就是基隆外海的和平島,因為和平島上有座小山丘(後來西班牙人在和平島上築城,並在這座小山丘的高點建了名叫 La Mira 的看守堡壘),從海上看整個島有如雞籠,故稱和平島為「雞籠山」,並稱和平島對岸的基隆陸地為「雞籠頭」。
閩南航海人既以地理特徵命名,所以從東亞(中國浙江省以南)到東南亞(新加坡)的海上,就有好幾個「雞籠」、「雞籠山」的地名。
在荷西、明鄭時代,雞籠已泛稱整個基隆了。因此,十七世紀西班牙人、荷蘭人來到臺灣,在所繪製的臺灣地圖上,基隆以音譯字標示 Kelang 或 Quelang,前者發音接近漳音的雞籠,後者發音接近泉音的雞籠。
到了清代,和平島被稱為「大雞籠嶼」,北方相鄰的基隆嶼則稱為「小雞籠嶼」。當年閩南人移民雞籠,看到和平島上住著原住民,並有頭目或通事辦公,故民間也稱之「社寮」島。
清光緒元年(1875 年),臺北府在雞籠增設分防通判(分府),就以官話近音字把雞籠改名「基隆」(音ㄐ一 ㄌㄨㄥˊ),寓意「基地昌隆」。後來,基隆被英語音譯為 Keelung ,通用國際至今。
不過,雞籠在改稱基隆後,雞籠的台語發音並未跟著改成 Ki-liông,仍維持 Ke-lâng。
翁佳音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臺灣政治大學、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研究專長為十六至十八世紀臺灣史、東亞史,史學理論、歷史民俗學。曾主持「新港文書研究」,以及「荷蘭時代決議錄」譯註等計畫。精熟荷蘭語與荷蘭文獻,其編著的《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解讀十七世紀中葉北臺灣的荷蘭古地圖,是研究早期臺灣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譯註及著作有《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的連續性問題》(稻鄉出版)、《荷蘭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1)》(南天書局)、《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等書。
曹銘宗
臺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從事自由寫作,並任英語、華語導遊、臺灣文創產業、休閒農業參訪團講師。長期關注臺灣族群文化,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臺灣多元文化,曾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出版臺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台灣史新聞》、《台灣人也不知道的台式國語》(貓頭鷹)、《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聯經)、《台灣地名謎猜》(聯經)、《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洄瀾》等繪本。懷抱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臺灣書寫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