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臺灣地名真相】為何貓空叫貓空,跟貓有關嗎?

2015-12-28

臺北市文山區指南里的貓空,自清代以來就是北臺灣重要的產茶區,1980 年後發展成為著名的貓空觀光茶園。貓空纜車在 2007 啟用,簡稱貓纜,2013 年還由 Hello Kitty 凱蒂貓代言。貓空的地名與貓有關係嗎?


貓空地名的由來,常見的說法是:此地因河流沖刷在河床上形成很多「壺穴」,即凹凸不平的孔洞,台語稱之「皺空」(Jiâu-khang 或 Liâu-khang),後來被錯寫成發音相近的「貓空」(Niau-khang)。


貓空地區的壺穴。(圖源:Outlookxp@Wikimedia Commons)
貓空地區的壺穴。(圖源:Outlookxp@Wikimedia Commons)

《臺灣堡圖》中的「猫空」

這種說法聽來有點勉強,卻已流傳多年。事實上,臺灣的壺穴地形以基隆河流域的溪谷最多,在最密集的基隆市暖暖區,也沒聽說有「皺空」的地名或說法。因此,當我們查閱《臺灣堡圖》,對貓空地名就有了新的發現。


在此先說明一下《臺灣堡圖》。台灣在 1895 年被大清割讓給日本,日本統治下的臺灣總督府完成臺灣土地調查後,在 1904 年繪製完成《臺灣堡圖》(共 466 張地圖),呈現清代遺留下來的地方行政區畫(堡里、街庄),根據此圖可以查出清代的臺灣地名。


在《臺灣堡圖》中,此地標示的漢字並不是「貓空」,而是「猫空」(注意是「猫」,不是「貓」),最重要的標音「バ―カン」(Bākang)。啊!原來此地以前的地名台語叫 Bâ-khang,並不是 Niau-khang,這就推翻了從「皺空」變「貓空」的說法。


《台灣堡圖》(明治版),二萬分之一。
《臺灣堡圖》(明治版),二萬分之一。

在進一步討論前,先要釐清「貓」和「猫」這兩個字,因為多年來已經混淆了。


在臺灣通行的正(繁)體中文,以教育部所編的國語辭典為準,只有「貓」而沒有「猫」。在中國通行的簡體中文,「猫」是「貓」的簡體字,「貓」已不再使用。在日文的漢字,不論新字體或舊字體,就只有「猫」(假名ネコ,羅馬拼音 Neko)而沒有「貓」。以此來看,中文和日文的「貓」或「猫」,指的都是相同的貓科動物。


在臺語的漢字,依教育部所編的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貓」是正字,「猫」是「貓」的異體字(異體可指古體、簡體、俗體、帖體等),所以「貓」、「猫」可以通用。


然而,在早年的臺語漢字,「貓」(Niau)是貓科動物,「猫」(Bâ)卻是不一樣的靈貓科動物。臺灣山區常見的果子狸(又稱白鼻心),臺語叫「果子猫」(Kué-tsí-bâ)。臺灣早年流行的戲劇「狸猫換太子」,「狸猫」(Lî-bâ)指的是猫而不是貓。


以此來看,臺語漢字對「貓」、「猫」本來有所區分,可能後來受到日文、中文的影響,慢慢就混淆了。


果子狸。(圖源:Denise Chan@Wikimedia Commons)
果子狸。(圖源:Denise Chan@Wikimedia Commons)

因此,如果《臺灣堡圖》標音正確,那麼現今「貓空」本來的名稱是「猫空」(Bâ-khang)。那「猫空」是什麼意思呢?可能音譯自原住民語,因為在清代文獻中,「猫」(Bâ)字也常取其音來音譯原住民語,例如苗栗舊地名「猫裡」音譯自原住民道卡斯族的社名 Bali,嘉義民雄舊地名「打猫」音譯自原住民洪雅族的社名 Dovaha。但因找不到相關資料比對,所以就從漢人以動物「猫」命名的方向來探討。


屏東縣恆春鎮的仁壽里,舊名「貓仔坑」,這個「貓」字,當地人的臺語發音卻是「猫」(Bâ),念叫「猫仔坑」(Bâ–á-khenn)或「猫仔空」(Bâ–á-khang),這個地方早年就是「果子猫」(果子狸)出沒的坑谷。此外,南投縣埔里鎮溪南里的「生番空」聚落,以地形來看,早年應該是原住民居住的坑谷。


以此推論,「猫空」四面環山,早年可能是常見「猫出沒」的山谷,成為地名的由來。


貓頭鷹_大灣大員_立體書 (n)
貓頭鷹出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

順便一提,新北市三峽區有一個叫「熊空」的山區,看來很像日式地名,但此地名在清代已有。因此,「熊空」如果無法確定是泰雅族地名,也可能指有熊出沒的山谷。臺灣只有一種熊,就是台灣黑熊,一般生活在海拔一千公尺以上。熊空海拔七百公尺,但或許早年也有熊出沒。

 

翁佳音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臺灣政治大學、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研究專長為十六至十八世紀臺灣史、東亞史,史學理論、歷史民俗學。曾主持「新港文書研究」,以及「荷蘭時代決議錄」譯註等計畫。精熟荷蘭語與荷蘭文獻,其編著的《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解讀十七世紀中葉北臺灣的荷蘭古地圖,是研究早期臺灣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譯註及著作有《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的連續性問題》(稻鄉出版)、《荷蘭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1)》(南天書局)、《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等書。

 

曹銘宗
臺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從事自由寫作,並任英語、華語導遊、臺灣文創產業、休閒農業參訪團講師。長期關注臺灣族群文化,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臺灣多元文化,曾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出版臺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台灣史新聞》、《台灣人也不知道的台式國語》(貓頭鷹)、《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聯經)、《台灣地名謎猜》(聯經)、《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洄瀾》等繪本。懷抱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臺灣書寫臺灣。

本文收錄於貓頭鷹出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
文章資訊
作者 翁佳音、曹銘宗
刊登日期 2015-12-28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