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有事請示神明,用LINE也可以!數位時代新媒體與宗教的關係

郭彥伶 2019-05-20
【2019台北國際書展──臺大出版中心系列講座】

講題:新媒體與宗教──《媒介宗教》新書分享會
主講:林瑋嬪(臺大人類學系教授)、齊偉先(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
主持:李豐楙(政治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時間:2019 年 2 月 14 日(四)17:00-18:30
地點:臺北世貿一館展位 C720
在華人世界裡,臺灣宗教的發展,創造了宗教奇蹟。隨著時代不斷地在回應,在相對自我的情況下,宗教正與時俱變、與時俱進。媒介的出現,特別是新媒介,如:電影、繪畫、音樂等,對臺灣的宗教或多或少都有所激發。但我們身在其中,可能不容易感覺。

 

今日分別邀請到臺大人類學系教授的林瑋嬪以〈跨越界線,LINE與數位時代的宗教〉為大家帶來新媒體與宗教結合的實際例子,而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的齊偉先以〈臺灣漢人民間信仰與新媒體:以臉書為媒介的宗教建構〉為演講題目,分析新媒體與宗教的關係。


左起為主持人政治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李豐楙、臺大人類學系教授林瑋嬪、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齊偉先。

緣起

1995 年林瑋嬪開始在宗教聖地──臺南做田野調查,發現在一個名為萬年村的農村,有不少人都遷到桃園八德工作。由於家人們都不在身邊,在工作時造成的身心疲累、受傷,都沒有人可以幫忙,於是他們便回鄉把家裡的神像請到工作地,設立神壇,也請了乩童,而這位乩童就是林瑋嬪的研究對象。


這位乩童在桃園八德設了一座宮廟,成為那些北漂青年們的心靈寄託。自 2013 年起,他開始使用 LINE,並告訴他的信徒,以後要問事情,不用親自來問神明,透過 LINE 就可以了。


新媒介的出現

隨著時代的演進,現在的宗教人員,也開始使用各式各樣的媒介與信徒接觸。當新媒體(LINE、FACEBOOK)在當代社會被廣泛運用時,對宗教同樣也會產生什麼影響。林瑋嬪注意到這個現象,並著手研究,更邀請各個領域的學者,一起從音樂、文學與影像、物質文化等多種媒介,觀察現代宗教的改變。


現代宗教在當代社會最重要的轉向即是「媒介的轉向」。在現今的多媒體社會,處處可見數位、影音媒體等等,如果仍限於傳統的組織與祭祀圈、面對面的溝通、經典流傳及地域性的儀式來研究宗教了,已不足矣。然而,若是了解到宗教已透過各種管道,如:網路、卡通、音樂、電影、旅遊活動,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從這個面向去切入的話,或許有更多東西可以被挖掘到。


林瑋嬪認為各種媒介各有其獨特性,這些獨特性又能與現代宗教結合,例如:聲音有「情」,也就是說透過音樂可以傳遞情感,情感的流露可以提升宗教的精神,因此宗教音樂就出現了;影像有「力」,說明眼睛是可以發揮出力量的,迦納傳統宗教的巫師被認為有第二雙眼,能透視隱藏之力,是巫師與常人重要的分別;物有「能動性」,因此人跟物之間的互動往往可以改變人的生活習慣,像是手機對現代人來說已經是不可或缺的東西了。這些媒介與宗教結合後產生新的作用,更讓宗教走上了新的領域。


宗教的未來在哪?

前面提到,萬年村的神明分靈到桃園八德,即是現在被高樓大廈包圍的神壇-桃園八德景明宮,但是,從農村到都市的宗教活動遇到了新的困境,景明宮的位置,讓傳統宗教所需的儀式與習俗,常常與都市生活產生摩擦。乩童表示,有次拜拜要燒紙錢,就被附近民眾檢舉到環保局,更別提平常那些吵鬧的儀式,常常造成鄰居的不愉快。


除此之外,宗教本身也面對另一層面的問題,那就是「現代對宗教的依賴減少」。原先第一代的萬年村移民,是一起從鄉村到城市打拼,因此有深厚的同胞情誼,但直接在都市出生的下一代,根本沒有同樣的情感,如此還可能像過去一樣大家團結起來為神明服務嗎?


簡單來說宗教要如何與年輕人接軌是所有宗教都要面對的問題,如果照用傳統的方式,還能讓年經人了解到宗教是生活的一部份嗎?意識到此問題,乩童認為必須要做出改變。


LINE 與宗教的關係

在傳統儀式中,信徒若有事要請示神明,且要乩童回答並解釋,可能要花上一個星期時間,但現今,使用通訊軟體 LINE,只需短短三十分鐘,而且信徒與乩童原本機械式的對話、問答,在 LINE 上更轉變成真正的友好、關心。


LINE 這個新媒體科技,有其瞬時、跨地、個人化的特性,在宗教上使人神關係改變,不再是傳統官僚式的,而是更平等的、親密性的,也使乩童走出地方,因為全臺各地的信徒不需再特地跑去宮廟,只需一個 LINE,就可以完成原先複雜的儀式。


創造了新的宗教宇宙觀

乩童認為宜蘭三清宮和臺南天壇是所謂的天庭,雲林鎮安宮是行政院,而桃園景明宮是天庭體系中的銓敘部,因此信眾不再需要回到原廟去進香,並取消傳統節慶跟儀式,如每月的「賞兵」儀式、向附近祭祀圈重要廟宇的進香,以及神明生日的大拜拜等。


神明生日大拜拜一方面容易製造噪音擾亂鄰里,一方面只帶來了一日信徒。這些傳統節慶和儀式的取消,導致了原先管理宮廟的廟宇委員會逐漸瓦解,取而代之的還是新媒介──LINE,宮廟裡的年輕人創了 LINE 的群組,甚至因此有新的募款方式。


臺灣即使不是宗教研究的天堂,也是樂園


綜前所述,這些研究指出,新媒體技術正在創造新的宗教世界。當代的宗教透過新媒體,已逐漸從傳統的制度與經典中釋放出來。在網路平臺、音樂、文學、影像中找到新的立足之地,拓展出更多元的面貌。


新媒體研究讓我們看到當代臺灣宗教的特色,臺灣自由開放的風氣,所以讓新媒體可以發展。長久以來民間宗教的基礎,和武俠仙俠的奇幻世界,提供成長滋養的土壤。


現代宗教與媒介

媒介和宗教看起來像是兩個獨立的詞彙,但放在一起卻產生了新的構思。媒介和新媒體算是一個新的生活環境,而宗教則是一個非常傳統的事物,因此媒介和宗教,可以說是一個現代跟傳統的連結與衝突。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總會有些事物是一直沒有改變的,宗教就是這種元素之一,但是宗教能存活那麼久,勢必有一些能在新的發展、新的環境生存的基本條件。


民間信仰的幾個思考重點

民間信仰最常提到的第一個重點就是信仰圈、祭祀圈,這是民間信仰是建立的社群基礎,而這個社群範圍多大是我們理解民間信仰最重要的概念。


第二個重點其實非常的通俗,那就是儀式。儀式包含兩種,一是庶民儀式,就是我們一般家庭會做的儀式;另一種是道士、宗教執事儀式。這個雖是兩個類型的東西,但整體而言都能稱作是儀式。而儀式從過去制式化的格式到現在把一些儀式剃除,就是儀式的轉變。


第三個重點是,人們常常將民間信仰拿去跟西方基督教那些有組織的宗教信仰做比較,這就是所謂的「擴散型宗教」。


民間信仰互相比較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在做研究時,若常常拿一些對宗教基本的想像來思考,就會遇到很大的困難。例如:某些民間信仰裡,有個特別的場所,是聚集的場所但又不是傳教的地方,它們非左非右,處於中介的狀態。


基督教所謂的「宣教」,是一個人從非信徒成為信徒的過程,因此信徒與非信徒之間的界線其實很清楚,例如:有沒有受洗?有沒有去教會?然而回頭過來看民間信仰,信徒與否的中間界線其實非常模糊,這就是民間信仰有趣的地方。


民間信仰的特色

一個人如何被牽引到民間信仰的場域內?是哪些因素、哪些動力、哪些媒介,讓一個可能跟民間信仰完全沒有關係的人,被帶到民間信仰的領域內?這之中牽引的過程,是研究民間信仰一個很重要的部分。


到底人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神又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到底哪些是屬於人的?哪些是屬於神的?雖然沒有明確答案但可以知道這絕對不是二分的,而當事人如何詮釋,是研究民間信仰非常有趣且精彩的地方。


儀式是民間信仰最重要的媒介,這個媒介會把人從完全跟民間信仰無關的領域,牽引進來。現代的社會是一個分化的社會,聯繫從何而來?在原本的生活場域中,到底透過什麼樣的媒介才讓人進入民間信仰?


傳統常會說,民間信仰就是血緣、地緣、業緣,但是齊偉先認為,真正的答案好像不是這三個緣,而是第四個緣,叫「投緣」,就像一群人在某些儀式基礎、互動基礎上,有緣分的親近性,並將他牽引到民間信仰的領域中。


新媒體可以吸引那些不熟悉民間信仰的人,如那些可以引起共鳴的社群或是一些神蹟。而新媒體在現代社會中扮演很重要的媒介角色,因為善用它,讓宗教在現代社會中能續存下來,並影響了各個地方,所以可以不斷的連接新血。



現場問答

Q1:許多動漫、音樂、電影,主要並非是要推廣宗教,但其內容常提到宗教,對此是否有何看法?


從媽祖變身美少女戰士,到侯孝賢《聶隱娘》中的宗教觀,顯示二十一世紀的個人性越來越強烈,新式宗教沒有地方、地緣的限制,要與時俱變才能與時俱進。


Q2:如何說明新媒體的信徒面貌?


民間信仰的在地詮釋較高,而新媒體的信徒,其個人詮釋空間更高。是神祕性的變化,但還是不可忽略神蹟。


Q3:既然 LINE 都能是宗教的工具了,那麼未來進步的 AI 智慧是否可以解釋神蹟?


AI 是預設性,無法跳脫既定框架,如:擲筊的結果,AI 是絕對不可能做到,因為這是神給的旨意,是人神之間的交流,不可能被取代。


Q4:印刷書是過去的「新媒介」,站在現代往回看,有什麼是會流傳下來的?


每個世代都有其新媒體,現代新媒體的定義是「來往」,例如:報紙只能看,而不能反饋,故非新媒體。用 LINE、FACEBOOK 等的立即性、瞬時性是過去歷史不能看到的。

文章資訊
作者 郭彥伶
刊登日期 2019-05-20

文章分類 故事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