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如何研究作為「現代性」實驗室的臺灣?

2016-08-08
收藏

當多個前現代世界社會聚合成一個現代世界社會時,臺灣因位處全球貿易、航線上的要衝,故可發現自己的利基,成為現代性實驗的重要場所。這以海洋中國,即東南沿海地帶的崛起為背景。唐宋轉型後,北方雖維持為政治中心,但經濟與文化中心皆已南移(江南)(Chang 1992; Clark 1991; Deng 2005; Pomeranz 2000; von Glahn 2003; Wills 1979)。


形式上,海洋中國是地理及政治的邊陲,毋須考慮維持傳統,及帝國整體的秩序與平衡。作為經濟與文化中心,它傾向鼓勵及刺激創新,而不在乎正當與穩定與否。在此脈絡下,臺灣在明清之際成為富創造性、進步的前沿,而非保守、落後的邊陲(Kishimoto 2006; Wills 1979)。


唐宋轉型的後果之一,是形成世上第一個後貴族社會(cf. Fogel 1996)。


雖然宋以來的士紳社會仍未跳脫以階層分化為主的分化模式,但顯著發展的功能分化令較為彈性的身分地位秩序成為可能與必要,導制貴族統治的崩潰,終結相對嚴格、封閉的階層分化。


若Goldstone(2009: 157)的結論為真,即工業革命最重要的可能性條件,是不斷追求創新的文化,而其形成得歸因於打破思想家、企業家、工業家、實業家與技術工人間的身分障礙,促成其合作的話,必須考慮,在中國,此一障礙在十一世紀就打破了。


在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外,宋以來的華人海外貿易還有一「民主」的合夥傳統(Shiba 2006; Wang 1994: 26-35)。立基於此,中國的舢舨能以遠較荷蘭東印度公司船隻低廉許多的方式運作。關鍵之一在中國的水手不支薪,而是從買賣隨身攜帶貨物賺取生活費。不論船長或船員,首先都是商人,其次才是水手。當鄭成功在臺建立政權,此傳統臻於頂點。


(Source:wikipedia)
中國的舢舨能以遠較荷蘭東印度公司船隻低廉許多的方式運作(Source:wikipedia)

「中國史上第一次,商人團體取得了政權,並且是建立在合夥,而非帝國系統的基礎上」(Wang 1994: 35)。鄭氏治下的國家不但是華人海外「非正式帝國」(Blussé 1999)僅有的異例,還標示了經濟掙得自主性,走向更徹底的功能分化的難得契機。


中華帝國敵視商業雖是陳腔濫調的迷信(Perdue 1999),然國家不提倡、促進商業發展,不樂見商人地位提高,多數時候是事實。


眾所周知,晚明日益繁榮的市場經濟,令士、商的界限與差異愈來愈模糊。但這只改了身分階序的排序,將士、商並列,並未挑戰既存的階序秩序,讓政治與經濟平起平坐(Tang 2004: Ch. 2)。而國家採取消極甚至禁止的海洋貿易政策,不過是逼它從官方朝貢貿易的形式轉化為走私與海盜(即海洋貿易的軍事化)(Andrade 2008: Introduction; Hamashita 2008: Ch. 2)。


正是在此脈絡下,鄭氏家族由中國、日本及歐洲勢力交織成的海洋貿易網中崛起。


1630年代,日商在德川鎖國令下退出競爭後,鄭家勢力急遽膨脹,隨即從明朝與荷蘭人的傀儡變為真正的操縱者(Blussé 1981)。


清廷為對付鄭氏,在禁海令外,更頒布遷海令,然因無法切斷鄭氏收購貨物的管道,反有利其壟斷國際市場上中國產品的供給(張彬村 1988)。乘著世界貿易的大潮,鄭氏建立起商業─軍事政權,打破海外華人係「無帝國的商人」的通例(Wang 1990)。


鄭氏政權不但強到曾企圖海外殖民(至少兩度將征菲律賓排入議程),也的確有很好機會稱霸東亞水域(Andrade 2008; Hung 2000; Tsai 2009: Ch. 2; Wills 1979, 1993)。


就全球脈絡來說,鄭氏的崛起亦有其重要。


當西方以特許貿易公司的形式,創造出同時獲得政府公權威與私人財產授權委任的奇特結合,並成為既欲分享這大到不容忽視的利潤,同時又不想過度涉入的國家偏好的介入形式(Steensgaard 1981),以鄭氏為首的商人則是自己變成國家、一個獨立的海洋帝國,並藉接管、統一既存的海洋貿易網絡,迅速在東亞貿易中嬴得優勢。


欠缺亞洲的有利環境,特許公司未必能以結合政治權力與企業家精神證明自身的價值。相對地,鄭氏也創造出某種公共與私人權利的結合,且其有效性與與效率不亞於前者。


有意思的是,鄭氏政權呈現出的組織屬性,經濟遠多於政治(南栖 1982;聶德寧1994)。事後來看,鄭氏之失在於未貫徹其成功基礎的海洋、經濟取向,反回歸政治優位思維,投入反攻大陸此不必要且誤算的軍事冒險(Hung 2000)。


300px-鄭成功畫像
鄭成功像(Source:wikipedia)

若鄭氏能超越邊陲的想像,滿足於海上經濟帝國形態的話,中國史,以及歐洲經由與亞洲互動取得支配的歷史,或皆需改寫。


臺灣的現代性實驗實不限於鄭氏帝國的輝煌插曲,早在荷蘭時代,當臺灣剛出現在茁生中的世界社會時,便已開始。


作為中國與歐洲帝國勢力範圍重疊的邊緣,臺灣見證了歐洲殖民主義在亞洲的典型三角關係︰力不足以組織抵抗的本地人,既與殖民者合作又與其競爭之華人墾荒者、商人與佃農,及一小群專注於中國轉口貿易的歐洲人(Andrade 2008; Wills 1993)。


為統治殖民地,解決殖民擴張產生的協調問題,荷蘭人先於母國,在東方殖民地發展出統一的法律。在臺灣,為適應漢人社會的現實,荷蘭人容許漢人代表參與統治,促成漢人市民的擬似自治。


此一創新對現代性實驗,對缺乏城市自治傳統的中國文明來說,有其重要(顧忠華 2006;鄭維中 2004)。漢人能爭取到原住民所無的地位,無疑跟他們早熟於跟功能分化打交道,能充當殖民者的有力助手──同時也是潛在的挑戰者──有關。


隨鄭氏將荷人逐出臺灣,此發展即中斷。清廷征服鄭氏後,臺灣更漸鬆脫與世界貿易的連結。


儘管如此,臺灣農產品的商業化與出口依然亮眼,並因其戰略位置在十九世紀再度回歸世界貿易隊伍,並引入西方商業與宗教力量。它接著成為治理改革的實驗室,係清朝最先系統地追求現代化方案的省分,而這源自臺灣的邊緣地位(Chu 1963; Tsai 2009: Ch. 4-6;林文凱 2011)。


隨後的政權轉移,導致臺灣民主國的實驗(Lamley 1968;吳密察1991)。它雖以失敗告終,終是東亞現代共和國的首度嘗試。


之後的發展,是社會學家與一般讀者較熟悉的故事。日本殖民統治在社會結構與文化上推進歐式現代性的開展,廣泛、詳盡的調查與資料收集,便是著例(陳紹馨1979〔1966〕)。以此統治知識為基礎,日人將臺灣建為一座複雜的殖民現代性的實驗室。他們一面學習西方,把自己打造成現代民族國家,同時也統治數個殖民地。


(Source:wikipedia)
日本殖民統治在社會結構與文化上推進歐式現代性的開展,廣泛、詳盡的調查與資料收集(Source:wikipedia)

這令在地的現代性發展出現雙重殖民的特色,例如,需透過西方、中國與日本間的多重翻譯及改寫,來製訂適用臺灣的法律(王泰升 1999;Huang 2008)。如「福爾摩沙意識形態」,及「較為平衡、基礎較為廣泛的發展模式」此貌似殖民地經濟發展的異例所示,這樣的特殊性不獨來自日本殖民主義的特殊屬性,亦有臺灣的內部因素與臺人的努力參與其中(柯志明 2003;Wu 2003)。


造就戰後經濟奇蹟的,同樣是內、外因素的結合。除有利的世界市場機會外,這更應歸功於網絡的成功模型(Hamilton 1998; Hsieh 2011; Shieh 1992),而非發展型國家論強調的官僚自主性與政策。


政治上,臺灣既非國家,亦非不是國家的現況,提供了反省民族國家與主權觀念的契機(Wang 2000)。「活在邊緣」也激發了宗教的創造性,體現出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有趣結合(Weller 2000)。我相信,還有更多臺灣作為現代性實驗室的事例,有待繼續探索(cf.黃金麟等 2010)。


※※※※※※※※※※


臺灣通常被視作、當作邊陲。例如,儘管Eskildsen(2005)認為視臺灣為創新前沿可能更有貢獻,依然在標題中直稱臺灣為邊陲。


但若我們能正確地看待邊陲,如從關係性的角度來看,及更重要的,轉而立足於邊陲來觀察世界的話,不僅可揭露主流論述的盲點,更能開啟具生產性的前沿觀點,而不致重蹈我族中心主義的弊病,因邊陲的位置讓人在批判霸權時,更易對己身的傳統抱持自省的態度(吳叡人 2012;湯志傑 2011; Goh 2004: 87; Perdue 2003)。


用看似邊陲小島的臺灣作為分析現代性的個案,正有此理論優勢。


這不單讓我們研究過去與現在時,可以不同的方式用中國史(cf. Zurndorfer 1997),就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寫出有別於中國人(如韓毓海 2013)與歐洲人(如Adshead 2000)的版本,看到中華帝國殖民的一面(莊萬壽 1999;張廣強 2001;柯志明 2001; Hostetler 2001; Perdue 1998, 2009)。


更重要的,臺灣的歷史逼我們直切現代性問題的核心︰現代性從一開始便與殖民性糾纏在一起。


面對處於霸權地位的西方現代性論述,我們不只需要認識論上不服從的勇氣,更需要能讓我們擺脫視為當然的「常識」支配的「邊界思考」(Mignolo 2007, 2011, 2012)。處於中國、日本及西方文明重疊的邊陲,先後為西班牙人、荷蘭人、中國人、日本人及國民政府殖民的臺灣,正提供了結合歷史社會學與後殖民理論的利基,係挑戰歐洲中心主義的有力個案(Seth 2009)。


若我們能擷取後殖民的洞見,超越既有多元現代性討論仍隱然奉歐洲現代性為起源與典範的局限,認真考慮華人「本土」現代性如何與西方現代性交互影響,不但可豐富我們觀察現代性的視野,更可將東方文明的智慧貢獻於全人類。


畢竟,真把現代世界社會的形成係各地、各國、各文化相互連結、交織而成當一回事,那麼此翻新過的多元現代性觀點,絕不會主張徹底拋棄西方的歷史與理論,或是將在地傳統本質化,因這不獨讓差異變得特殊化、本質化,更忽略了現實的發展根本是彼此糾結的事實(Goh 83)。


當所有人類一起打造了一個世界社會,以致彼此在結構上密不可分,共同促成現代性的誕生與擴張──包括非西方地區的過度反應,嘗試以比西方更激進的現代性主張與作為來追趕、超越西方──,再去談孰先孰後、孰勝孰敗,意義實不若原先想像般大。


就像臺灣扮演了現代性實驗室的角色,但究係實驗的對象還是實驗者,是主動多些還是被動多些,一來不易釐清,二來做此區別的意義也不大。如果我們真誠信奉關係性的視角,彼此的區分雖在,但所謂的先/後、主動/被動、成功/失敗總是相對而言,何況主客對立二分正是我們欲掙脫的、日益僵化的西方認識論框架。


既然如此,為何我仍選擇用現代性的概念,而非提出對抗的競爭概念(如Mignolo等倡導的殖民性)或標籤(如南方理論,見Connell 2007),或是從華夏文明中挖掘、發現其他合用的語意呢?


Walter Mignolo(Source:wikipedia)
Walter Mignolo
(Source:wikipedia)

我承認,另起爐灶也是條適當且必要的途徑,但我覺得入室操戈是更具吸引力的實驗,也更具積極意義、更有挑戰性。若能成功改寫現代性的概念,以世界社會的視角取代歐洲中心主義,讓現代性的概念(及其歷史)變成反映此歷史過程具體而微的指標,毋寧是更成功的。


假若我們能顛覆邊緣與中心的關係,讓現代性變成證明西方罪責的概念,會比抵制不用更有意義。


畢竟,像現代性這樣的概念早是我們習以為常的詞彙,就是西方現代性如今也已是我們靈魂的一部分。按主客對立的方式來構想部分/整體的關係,認為只要打倒偏狹的西方中心觀點,一切問題即迎刃而解,顯然是有疑義的。在當今只有一個現代世界社會,大家同舟一命的情況下,批判西方霸權固仍必要,但找到支配/抵抗以外的解決之道,日益成為當務之急。


這就涉及我們如何觀察現實,從何角度觀察世界,及是否意識到自己的盲點,有無能力開展在觀察世界時必相伴而生的弔詭此根本問題。晚近甚有活力、在各地紛紛成為指導抗議全球化運動指導理念的在地/全球二分,雖以自身指出弔詭的存在,卻難助弔詭進一步開展,而多少呈現為短路的狀態(Stäheli 2003)。


我覺得,這跟在地/全球的區分仍屬二值對立的邏輯,少了多於二的迴旋空間有關。面對這個問題,經後殖民視角改寫過的多元現代性觀點,或可提供較複雜、也更有希望的替代方案。以臺灣為分析的個案,正有助於帶來此額外的知識獲益。


若採嚴格定義的「現代性」來考察今日世界的處境,我亦願承認只有一種現代性,所謂多元現代性不過此單一現代性的各種變異的多元並存(cf. Brambra 2007; Domingues 2006; Schmidt 2010)。


然而,僅強調形式相同,忽略內容或呈現上的多樣性,執著於單一現代性的觀點,代價是會喪失多元與差異的好處。一旦考慮到「只存在一個現代世界社會」,那麼我們將了解,堅持單一現代性觀點的代價是昂貴且沉重的──假如西方現代性帶來的負面後果比正面效益還多、還高時,尤其如此(Wallerstein 1995: 113-137)。


獨一無二的演化成果,意謂著創造性的替代選項與突變的缺如,因此演化成就已大幅縮減歧異的多樣性(cf. Stichweh 2007: 539)。慮及人類的共同未來,特別是當有助物種生成的隔離、孤立(即形成一全新的社會類型)不再可能時,如何在現存唯一的世界社會中,「人為地」增加多樣性,是愈來愈須嚴肅面對的問題。


在此脈絡下,探討多元現代性不但重要,更有當前的意義。假若我們承認西方現代性目前取得支配地位,並將其理解為一嶄新的文明類型──全球性的技術─科學文明(Eisenstadt 2004; Schäfer 2004),以日新月異的科學與技術成長,驅使我們面對空前的開放與未知為特徵的話,那麼這樣的探索尤顯必要與急迫。此一技術─科學文明隱含了,逆轉前現代社會自然與文化間的不對稱。


(Source:Paul Hudson@Flickr)
假若我們承認西方現代性目前取得支配地位,並將其理解為一嶄新的文明類型──全球性的技術─科學文明(Source:Paul Hudson@Flickr)

此一逆轉的後果在誕生之初容或無法預見,如今卻已十分明顯。當前危及地球與我等生存永續的生態災難,再非虛構的情節與媒體的渲染,而是活生生的危機。


面此處境,援引西方之外異文明的現代性為參照,毋寧是有益的。


例如,華夏文明對自然與文明的概念化(如風水),就算不能提供有用的解決線索,至少也有助於開啟新觀點、提供不同的思想資源。像儘管承認系統與環境的區分,仍將其視為整體來考慮,不認為任一系統可獨霸主體的地位,只能講求共生共榮,便是甚具啟發性的觀念。但這仍待我們從龐雜的遺產中,發掘出能與今日觀念銜接的洞見與智慧(湯志傑 2013;Weller 2006)。


視臺灣為現代性的實驗室,正要求我們積極地探討,臺灣如何以跨文明前沿的進取姿態,發揮創意與活力,為現存惟一的人類社會增添色彩。




引用書目

中文

王泰升(1999)。《臺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臺北:聯經。


林文凱(2011)。〈再論晚清臺灣開港後的米穀輸出問題〉。《新史學》22.2(2011.6): 215-252。


吳密察(1991)。〈一八九五年「臺灣民主國」的成立經過〉。《臺灣近代史研究》。臺北:稻鄉。1-50。


吳叡人(2012)。〈賤民宣言〉。徐斯儉、曾國祥編。《文明的呼喚》。新北:左岸。165-180。


南栖(1982)。〈臺灣鄭氏五商之研究〉。《鄭成功研究學術討論會》。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柯志明(2001)。《番頭家》。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2003)。《米糖相剋》。臺北:群學。


陳紹馨(1979〔1966〕)。〈中國社會文化研究的實驗室──臺灣〉。《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1-7。


張彬村(1988)。〈十六至十八世紀華人在東亞水域的貿易優勢〉。張炎憲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三冊。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345-68。


張廣強(2001)。〈邊牆興廢與明清苗疆社會〉。《中山大學學報》41.2(2001.3): 74-81。


莊萬壽(1999)。〈明帝國華夏民族主義與南方民族與王陽明〉。臺灣歷史學會編輯委員會編。《史學與國民意識論文集》。臺北:稻鄉。281-304。


湯志傑(2004)。〈藉公共領域建立自主性(下)〉。《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1(2004.12): 173-255。


──(2005)。〈觀察現代/現代觀察〉。《聯合報》2005年10月27日,閱讀藝文版。


──(2011)。〈探尋前沿的視角可能性〉。《臺灣社會學》22(2011.12): 197-220。


──(2013)。〈驚不驚奇有差嗎?西方觀點燭照下對華夏文明秩序源起觀念的初探〉。投稿中。


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編(2010)。《帝國邊緣:臺灣現代性的考察》。臺北:群學。


鄭維中(2004)。《荷蘭時代的臺灣社會》。臺北:前衛。


韓毓海(2013)。《五百年來的中國與世界》。臺北:大雁。


聶德寧(1994)。〈明清之際鄭氏集團海上貿易的組織與管理〉。《鄭成功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328-39。


顧忠華(2006)。〈臺灣的現代性〉。《當代》221(2006.1): 68-89。


西文

Adshead, Samuel Adrian M (2000). China in World History. London: Macmillan.


Andrade, Tonio (2008). How Taiwan Became Chines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hambra, Gurminder K (2007). “Multiple Modernities or Global Interconnections.” Varieties of World-Making: Beyond Globalization. Eds.  Karagiannis, Nathalie and Peter Wagner. Liverpool: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Press. 59-73.


── (2007). Rethinking Modernit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 (2007). “Sociology and Postcolonialism: Another ‘Missing’ Revolution.” Sociology 41.5 : 871-84.


Blussé, Leonard (1981). “The Voc as Sorcerer’s Apprentice.” Leyden Studies in Sinology. Ed.  Leiden: Brill.87-105.


── (1999). “Chinese Century: The Eighteenth Century in the China Sea Region.” Archipel 58 : 107-29.


Chang, Pin-Tsun (1992). “Maritime China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itime History 4.2: 239-55.


Chu, Samuel C (1963). “Liu Ming-Ch’uan and Modernization of Taiwa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3.1: 37-57.


Clark, Hugh R (1991). Community, Trade, and Networks: Southern Fujian Province from the Third to the Thirteenth Centu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nnell, Raewyn (2007). Southern Theory. Cambridge: Polity.


Deng, Kent G (2005). “The State and Market in China’s Maritime Sector.” Essays in Chinese Maritime History, Vol. IX. Ed. Liu, Shiuh-Feng. Taipei: Academia Sinica .479-555.


Domingues, José Maurício (2006). “Social Theory, ‘Latin’ America and Modernity.”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European Social Theory. Ed. Delanty, Gerard. London: Routledge.381-94.


Eisenstadt, Shmuel N (2004). “The Civilizational Dimension of Modernity.” Rethinking Civilizational Analysis. Eds.London: Sage. 48-66.


Eskildsen, Robert (2005). “Taiwan: A Periphery in Search of a Narrative.”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4.2: 281-94.


Fogel, Joshua A (1996). “Issues in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China in East Asia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 History Teacher 29.4: 425-48.


── (1983). “Naitō Kona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ion of Modernity in Chinese History.”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17.1: 3-131.


Goh, Beng-Lan (2004). “Redrawing Centre-Periphery Relations.” Asia in Europe, Europe in Asia. Eds. Ravi, Srilata, Mario Rutten and Beng-Lan Goh. Leiden: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sian Studies. 79-101.


Goldstone, Jack A (1998). “The Problem of the ‘Early Modern’ World.”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41.3: 249-84.


── (2009). Why Europe? The Rise of the West in World History, 1500-1850. Boston: McGraw-Hill/Higher Education.


Hamashita, Takeshi (2008). China, East Asia and the Global Economy. London Routledge.


Hamilton, Gary G (1998). “Pattens of Asian Network Capitalism.” Networks, Markets, and the Pacific Rim.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steler, Laura (2001). Qing Colonial Enterpris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sieh, Michelle F (2011). “Similar Opportunities, Different Responses.”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26.3: 364-91.


Huang, Cheng-Yi (2008). “Enacting the ‘Incomprehensible China’.” Law & Social Inquiry 33.4: 955-1001.


Hung, Ho-fung (2000). “Maritime Capitalism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IROWS Working Paper #72.── (2004).“Early Modernities and Contentious Politics in Mid-Qing China, ca 1740-1839.”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19.7: 478-503.


Kishimoto, Mio (岸本美緒) (2006).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Concept of ‘Early Modernities’.” 方行編。《中國社會經濟史論叢︰吳承明教授九十華誕紀念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831-55。


Lamley, Harry J (1968). “The 1895 Taiwan Republic.”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7.4: 739-62.


Mignolo, Walter D (2007). “Delinking: The Rhetoric of Modernity, the Logic of Coloniality and the Grammar of De-Coloniality.” Cultural Studies 21.2+3: 449-514.


── (2011). “Geopolitics of Sensing and Knowing: On (De)Coloniality, Border Thinking and Epistemic Disobedience.” Postcolonial Studies 14.3: 273-83.


── (2012). Local Histories/Global Desig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erdue, Peter C (1998). “Comparing Empires: Manchu Colonialism.”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Review 20.2: 255-62.


── (1999). “China in the Early Modern World: Shortcuts, Myths and Realities.” Education about Asia 4.1: 21-26.


── (2000). “China and the World Economy.”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60.1: 259-75.


── (2003). “A Frontier View of Chineseness.” The Resurgence of East Asia. Eds. Arrighi, Giovanni, Takeshi Hamashita and Mark Selden. London: Routledge. 51-77.


── (2008). “Strange Parallels across Eurasia.” Social Science History 32.2: 263-79.


── (2009). “China and Other Colonial Empires.” Journal of American - East Asian Relations 16.1-2: 85-103.


Pomeranz, Kenneth (2000). The Great Divergenc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chäfer, Wolf (2004). “Global Civilization and Local Culture.” Rethinking Civilizational Analysis. Eds. London: Sage. 71-86.


Schmidt, Volker H (2010). “Die Ostasiatische Moderne.” Berliner Journal für Soziologie 20: 123-52.


Seth, Sanjay (2009). “Historical Sociology and Postcolonial Theory: Two Strategies for Challenging Eurocentrism.”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ociology 3.5: 334-38.


Shiba, Yoshinobu (斯波義信) (2006). “The Managerial Aspects of Chinese Trading Junk from the Song through the Qing.” 方行編。《中國社會經濟史論叢︰吳承明教授九十華誕紀念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820-830。


Shieh, G. S (1992). “Boss. Island. New York: Peter Lang.


Stäheli, Urs (2003). “The Outside of the Global.” The New Centennial Review 3.2: 1-22.


Steensgaard, Niels (1981). “The Companies as a Specific Institution in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Expansion.” Companies and Trade. Eds. Leiden: Leiden University Press. 245-264.


Stichweh, Rudolf (2007). “Evolutionary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World Society.” Soziale Systeme 13.1+2: 528-42.


Tang, Chih-Chieh (2004). Vom Traditionellen China zum Modernen Taiwan. Wiesbaden: Deutscher Universitäts-Verlag.


── (1988). “Literatization vs. Civilization.” Soziale Systeme forthcoming.

Tsai, Shih-shan Henry (2009). Maritime Taiwan. Armonk N.Y.: Sharpe.


von Glahn, Richard (2003). “Imagining Pre-Modern China.” The Song-Yuan-Ming Tran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 Eds. Smith, Paul Jakov and Richard von Glah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35-70.


Wallerstein, Immanuel (1995). Historical Capitalism with Capitalist Civilization. London: Verso.


── (1999). “The West, Capitalism, and the Modern World-System.” China and Historical Capitalism. Eds. Brook, Timothy and Gregory Blu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56.


Wang, Horng-Luen (2000). “Rethinking the Global and the National.”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17.4: 93-117.


Wang, Tai Peng (1994). The Origins of Chinese Kongsi. Selangor Darul Ehsan: Pelanduk.


Weller, Robert P (2000). “Living at the Edge.” Public Culture 12.2: 477-98.

── (2006). Discovering Na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ills, John E., Jr. (1979). “Maritime China from Wang Chih to Shih Lang.” From Ming to Ching. Ed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3-38.


── (1993). “Maritime Asia, 1500-1800: The Interactive Emergence of European Domination.”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98.1: 83-105.


── (2002). 1688: A Global History. New York. Norton.


Wu, Rwei-Ren (2003). The Formosan Ideology. 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of Chicago.


Zurndorfer, Harriet T (1997). “China and ‘Modernity’.”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40.4.

 

本文摘自麥田出版之《知識臺灣:臺灣理論的可能性》
跨領域學者對話、激盪,
在非歐洲中心的架構下,
以從臺灣的特殊性出發,
探討「臺灣理論」建構的可能性。
提出尋找「臺灣理論」的初步嘗試,
希望能拋磗引玉,
引發更多學界朋友們的關心。
我們初步的結論是:
臺灣為世界的一部分,
因此,臺灣理論也就是世界的一部分,
而且在非歐洲中心的大架構下,
以臺灣為出發點的理論思維離不開臺灣的特殊性,
也正是基於此一特殊性,
才能成為有關世界的理論思維。
未來我們將以此認知為基礎,
進一步發展知識臺灣的探討。
文章資訊
作者 湯志傑
刊登日期 2016-08-08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