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漫遊國境線──在土耳其尋找奧斯曼帝國

ChanAugustus 2016-03-10

土耳其是我在旅行歷程中一個比較印象深刻的國家,也是時候用另一個角度,談一談土耳其的情況。本文將以歷史為脈,地緣為絡,作為綜述性研究,回顧土耳其現代國境線是如何形成,以致和周邊國家關係有產生怎樣的互動,而這些因素,對將來土耳其是否「一路向西」,有決定性影響。


伊斯坦堡的托卡比皇宮的巴格達亭 Taken by Augustus Chan,2014
伊斯坦堡的托卡比皇宮的巴格達亭(Taken by Augustus Chan, 2014)

奧斯曼帝國的擴張

目前土耳其在陸地上與八個國家接壤,分別是在色雷斯部分(Thrace)和希臘(邊界線為206 公里), 保加利亞 (240 公里)相接;小亞細亞(Asia Minor)部分和高加索三國—格魯吉亞(252 公里),亞美尼亞(268 公里)和亞塞拜然(9 公里)相接,另外也和伊朗(499 公里)敘利亞(822 公里)和伊拉克(311 公里)。


土耳其昔日為奧斯曼帝國(也有譯為鄂圖曼帝國 Ottoman Empire,英語/德語依拉丁發音轉化而稱為 Ottoman,如依土耳其正音應讀作 Osman,本文依土文譯法),自 1453 年攻陷君士坦丁堡後(即 Constantinople,今伊斯坦堡,昔日拜占庭帝國首都),以巴爾幹半島為基地,全力向歐洲擴張,在極盛時成為三洲的超級大帝國。


看似奧斯曼帝國的擴張,與全盛的拜占庭帝國有相似之處,但兩者亦有明顯的不同。


奧斯曼起源自小亞細亞西北部,今布爾沙(Bursa)地區,在中世紀晚期受蒙古和帖木兒壓迫,被迫西進,越過馬爾馬拉海(Sea of Marmara),從衰落不堪的拜占庭帝國手上奪過巴爾幹半島。


在科索沃戰役(Battle of Kosovo,1389)和尼科波利斯戰役(Battle of Nicopolis, 1396)後,奧斯曼帝國基本已控制巴爾干半島,最後關鍵的一步是除去拜占庭帝國的千年堡壘—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古城牆,在1453年5月29日,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歷經千年的拜占庭帝國遂亡。 Taken by Augustus Chan, 2014
君士坦丁堡古城牆,在 1453 年 5 月 29 日,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歷經千年的拜占庭帝國遂亡。(Taken by Augustus Chan, 2014)

1453 年起,奧斯曼徹底掌握歐亞樞紐,也象徵小亞細亞半島「突厥化」的完成,和巴爾干半島上突厥化的開始。


在完全控制安托羅尼亞(Anatolia)和巴爾幹半島之後,奧斯曼開始將重心放在中歐和黑海沿岸。


在十六世紀降服克里米亞汗國後,奧斯曼就把注意力集中在中歐。同時,在蘇丹塞利姆一世(Selim I, 1465-1520,約在中國明代孝宗時代),帝國開始向東擴張,平定了受薩法維波斯沙汗伊斯瑪儀一世(Shah Ismail I)支持,在安納托尼亞的叛亂後,塞利姆一世向東擊敗伊斯瑪儀一世。因為奧斯曼的火器和軍隊新式編制,在 1514 年的 Battle of Chaldiran 後,奧斯曼主宰了亞美尼亞高原。


塞利姆一世下一個目標,就是北非馬木路克王朝統治下的埃及。


在塞利姆一世統治時期,奧斯曼帝國憑著技術革命,先後吞併了埃及(尼羅河三角洲),伊拉克與敘利亞(肥沃月灣)和漢志高原(阿拉伯半島西部,麥加和麥地那所在地),由於阿拉伯中部地區缺乏季風滋潤,呈熱帶沙漠氣候,不適合人類大規模生存,且又不是商旅必經之路,因此土耳其人並沒有佔領整個阿拉伯半島。


但仔細觀察,在一塊次級板塊上,斯氏的理論其實並未過時。


從奧斯曼帝國的發展史,筆者更發現任何在歷史上稱霸的帝國,都符合:


區域強國=邊緣版塊+心臟地帶的規律


如果我們縮小範圍,把注意力集中在中東地區,我們可以發現各種族自據核心版塊而恃,而爭奪的重點就在心臟地帶(即肥沃月灣:現在伊拉克、敘利亞與以色列等黎凡特地區)。


中東三族大致指阿拉伯、波斯和突厥,各據一個「核心板塊」擁地而恃。波斯人據伊朗高原、突厥人佔安托羅尼亞高原,而阿拉伯人領有阿拉伯半島,兩河流域和肥沃月灣因近地中海岸還有尼羅河條狀帶,為兵家必爭之地。


自伊斯蘭教興起,兩河流域(今伊拉克部)為波斯、阿拉伯和突厥龍爭虎鬥之地。


尼羅河條狀帶除了在阿尤布王朝被庫爾人(伊斯蘭世界第四大民族,但庫爾族在之後歷史舞台都處被統治的角色,也是中東四大族中唯一沒有「核心腹地」的民族)短暫佔領外,大部分時間都是阿拉伯和突厥人的糧倉。


而十六世紀的奧斯曼帝國,已同時控制佔安托羅尼亞高原、南部尼羅河三角洲、阿拉伯半島的漢志高原,和心臟地帶—肥沃月灣。


同時,也控制了安托羅尼亞高原和伊朗高原的過渡地帶—亞美尼亞高原,也就是控制了除東部伊朗高原外中東所有核心版塊,土耳其奧斯曼蘇丹也順勢從倭馬亞、阿拔斯、法蒂瑪和馬木路克手上接過伊斯蘭世界最高精神領袖哈里發地位,奧斯曼哈里發也成為伊斯蘭歷史上最後的哈里發,奧斯曼土耳其名副其實稱霸中東。


從博斯普魯斯海峽遠晀 Taken by Augustus Chan, 2014
從博斯普魯斯海峽遠晀(Taken by Augustus Chan, 2014)

向西擴張

如果說,塞利姆一世主要謀求的是伊斯蘭世界的霸主地位[1],主要在東部和南部擴張領土;那麼,繼位的蘇萊曼一世則把主攻方向放在西邊。


1521 年奧斯曼帝國攻克中歐咽喉貝爾格萊德(Belgrade),征服了匈牙利王國,震驚全歐洲。匈牙利之亡使中歐和東南歐失去緩衝區,這樣的結果是兩大極盛的帝國將發生直接衝突。而在歐洲如日中天的哈布斯堡帝國將直接面對土耳其人的威脅。


在 1526 年,滅亡匈牙利的第一次摩哈赤戰役(Battle of Mohács)後,土耳其開始直接以此為前哨基地,開始「歐洲攻略」。


在 1529 年奧斯曼土耳其圍攻維也納,卻被擊退。十六世紀四〇年代後,哈布斯堡的斐迪南一世承認奧斯曼對匈牙利的宗主權,奧斯曼在中歐的推進極限也止於維也納以南。而後奧斯曼帝國嘗試發動多次進攻也不得寸進,最後雙方以多瑙河達成戰略平衡。


蘇萊曼一世在位時,陸地上雖然以多瑙河為天然分界,與哈布斯堡達成戰略平衡,但有兩點成績值得注意:第一,蘇萊曼佔領了今天烏克蘭南部和羅馬尼亞部分地區,即聶伯河一帶,和臣服的克里米亞汗國陸地領土連成一片,推進到頓河地區。


第二,蘇萊曼建立了地中海上一枝龐大海軍,尤其是海軍司令巴巴羅薩.雷丁帕夏領導的海軍多次擊敗基督教世界的海軍,佔領了地中海南線地區(即北非),如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蘇萊曼為擴大在地中海的份額,和「異教徒」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結成一個「奇異同盟」。(在國際關係教材,這個也可堪稱為 realism 現實主義的經典例子)。


Francois I and Suleiman the Magnificient (來源:wikimedia)
Francois I and Suleiman the Magnificient(來源:wikimedia)

1536 年這個外交聯盟,在講究意識形態的歐洲被視為離經叛道,但至少說明一點:強大的土耳其在當時已被接納成為歐洲的一員,融入歐洲外交體系裡面,也開始介入歐洲事務。


而和法國的結盟,使土耳其可集中全力對付地中海上的義大利和西班牙海軍。但從這時代起,本來同樣對地中海有野心的西班牙開始把目光轉向大西洋。在奧斯曼土耳其稱霸地中海時期(十六世紀),義大利諸邦國可謂是最大輸家。


直至 1571 年由西班牙、威尼斯、教宗國、熱那亞等國組成的神聖同盟在希臘勒班陀打敗土耳其海軍,才有限度地扭轉土耳其海軍在地中海的絕對優勢。在陸地上,1683 年最後一次維也納之戰失敗後,土耳其進入戰略守勢,而中歐和南歐的天主教進入戰略反攻階段。


新大陸航線的開發使地中海航線價值大為減低,西、葡、荷、英、法開始競爭新大陸和香料航線,土耳其和義大利皆開始由盛轉衰。


向東方擴張

蘇萊曼之後,奧斯曼土耳其的領土擴張乏善可陳,主攻方向重新放在東部的波斯。


全盛時奧斯曼征服了高加索地區,喬治亞成為其附屬國,奧斯曼可統治亞塞拜然(Azerbaijan)和高加索,直至裏海(Caspian Sea)。後因波斯的反攻和俄國介入而盡失高加索地區。


在十七世紀末,土耳其的擴張已到極限,最後一次有成果的擴張在東方,連通黑海和裏海,佔領裏海旁城市的巴庫(Baku),後雖丟失,但至少保住兩河流域控制權,也佔據大高加索山脈沿黑海地區,在陸地上和克里米亞汗國相接,也就是將黑海變成土耳其的內海(完全被土耳其領土及其附屬國包圍),直到十八世紀才被俄國蠶食。


在 1639 年與伊朗簽訂的祖哈布條約(Treaty of Zuhab),基本上確立今天伊朗和土耳其邊界。而後來伊朗政權更迭,但整體而言,也是繼承薩發維王朝時訂下的祖哈布條約。雙方議定大致以南起東南托羅斯山脈和阿拉伯半島、伊朗高原分割為界,沿亞美尼亞高原劃界。東南托羅山脈以南的兩河平原歸土耳其,以東的烏魯耶米湖歸波斯,北部天然疆界是龐廷山脈和小高加索山脈對接點。


而今日亞美尼亞地區的葉里溫(Yerevan)為波斯所有,雙方以大、小高加索山脈中間劃界,科爾基斯低地(Colchis)歸土,庫拉-阿拉斯低地(Kur-Araz Lowland)歸波斯。


在十八世紀俄國介入前,儘管奧斯曼和波斯時有交戰、互有勝負,但基本格局為以大、小高加索山脈中間劃界,安納托尼亞和伊朗高原板塊基本固定,此後,雙方爭奪的重點放在南邊的伊拉克地區。


奧斯曼在十七世紀末起,把經營重點由中南歐、地中海,轉移到埃及、中東和黑海地區。基本上在第六次俄土戰爭後,黑海北線克里米亞地區才歸俄國所有,而俄國在黑海獲得的第一個出海口,就是亞速港。


克里米亞地區因緯度相對較低和潮濕,年降雨量約 400mm 左右,適合種植小麥。此外克里米亞汗國和奧斯曼土耳其之間進行最頻繁的貿易就是奴隸貿易,比如最出名奧斯曼帝國的後宮(Harem)就有不少妾室為東歐和南俄平原的斯拉夫人,為克里米亞汗國的韃靼人所虜,最著名的有「土耳其的武則天──許蕾姆蘇丹(Hürrem)」,因此黑海對奧斯曼土耳其人來說有很大經濟價值。


而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同樣以巴爾幹半島和小亞細亞半島為其核心版塊,但因拜占庭帝國以羅馬繼承者自居,自然以恢復羅馬帝國版圖為首要任務。


羅馬帝國是一個「環地中海帝國」,因此地中海自然是拜占庭首要目標,在6世紀查士丁尼全盛時的拜占庭,占領了北非和地中海的四大半島(從東至西分別是小亞細亞半島、巴爾幹半島、義大利半島和伊比利半島),拜占庭主要方向在義大利,而奧斯曼則在黑海、高加索和兩河流域取得更大成就。


聖索菲亞大教堂(土耳其語: Ayasofya)內部。聖索菲亞大教堂為一拜占庭式建築,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征服後,用灰泥覆蓋基督教鑲嵌畫,並加入阿拉伯字母書法和新建叫拜樓,改成一所清真寺 Taken by Augustus Chan, 2014
聖索菲亞大教堂(土耳其語: Ayasofya)內部。聖索菲亞大教堂為一拜占庭式建築,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征服後,用灰泥覆蓋基督教鑲嵌畫,並加入阿拉伯字母書法和新建叫拜樓,改成一所清真寺。(Taken by Augustus Chan, 2014)

奧斯曼帝國在歐洲是一個民族成份最複雜國家,突厥、斯拉夫、希臘、猶太、阿拉伯人共冶一爐,正因為民族成份複雜,在十九世紀歐洲民族主義興起時,也因而影響較深。


和今天土耳其接壤的高加索三國是從蘇聯分出來,領土劃界根據 1921 年的莫斯科條約和 1922 年的卡爾斯條約(Treaty of Kars)確定;而伊拉克、敍利亞、希臘、保加利亞都是以前奧斯曼帝國的行省,從奧斯曼帝國分裂出來;只有和伊朗疆界早在十七世紀已基本確定。


現代土耳其領土範圍主要是經歷一系列戰爭與博彩後得出,而只有和伊朗疆界,雙方基本上以祖哈布條約為基礎,以大、小高加索山脈中間劃界,合乎自然地緣分割線。




[1] 塞利姆一世開始從正式成為哈里發,還自稱兩聖地監護人,拉丁語:「Khādim al-Ḥaramayn al-Sharīfayn」為歷代阿拉伯帝國哈里發、鄂圖曼帝國蘇丹和現在的沙地阿拉伯王國國王所使用,塞利姆之前的蘇丹並未用此伊斯蘭教世界中至尊的稱號。

文章資訊
作者 ChanAugustus
刊登日期 2016-03-10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