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豈止反黒箱:台港洗腦歷史教育、政治宰制及中國史觀

2015-06-10

台、港兩地近年相繼發生關於歷史相關洗腦課程及其課綱的重大 爭議,而由於近日有新發展,故此值得重新反思歷史教育在政治宰制過程中所起的關鍵影響。


教育在大多數國家都是政治宰制的重要一環,在台、港威權式家庭色彩濃厚的社會,更是培育順民、愚民的重要媒介。政治宰制的作用就是透過包括教育在內各種方式去影響他人的政治判斷、意圖及行為。


港共洗腦國教與政治宰制

由 於政治教育是從小開始愚化民眾之途徑,其影響可能比媒體操弄及高壓的法律迫害來得徹底及長久。在極權及專制國家,學校是政治教育的最重要場所,通常會有專 門的科目來貫徹執政集團或獨裁者的政治意識。在相對民主自由的國家則會透過歷史、公民或通識教育等課程來灌輸相關的政治意識。


極權中共在形式上併吞香港後的積極干預下遭遇很大的抗拒,出現主權雖「回歸」但民心並未快速「回歸」的窘境,這對儘速完成實質併吞,實現一國一制形成重大阻 礙。故此,梁振英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落實國民教育,加強愛國愛黨的洗腦培育。


2012年甫上任後,他便積極推動成立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目標是要讓香港下 一代成為真正的中國國民,更正確的說,是成為甘願順服於中共統治下的愚民。


louis1
香港的小學課本【圖片來源: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3-14-2014/11023】

2013年更委託機構以 黑箱方式訂定「洗腦」課程藍本,當中除了一面歌頌中共政權及另一面卻質疑自由民主國家的選舉外,還出現要求學生對著國旗哭泣的內容,藍本曝光後引起大眾嘩 然。


其實在公佈藍本前,著名學生團體學民思潮已經對設立國教科提出根本上的反對,只是當時香港民眾關注度甚低。最令人詫異的是,香港十九個區的家長教師會 都沒有出面反對,這顯示已被港共完全收編,同時亦可以解釋為何梁振英以為能夠肆無忌憚的推行洗腦國教。


然而,有一群來自不同專業的媽媽組成「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提出質疑,並聯合學民思潮等幾個組織開始抗爭,從七月到九月以滾雪球般去衝擊這項政策。不過,在十多萬人包圍政總下,港府依然拒絕撤回。即使後來 不曉得是什麼因素令撤回,但洗腦教育目前已滲入到中文及歷史等科目,要全面阻擋根本是相當困難。


近日更有恢復中學中國歷史科作為必修科的言論,對於想 要貫徹國民教育但卻遇到諸多制肘的政府來說,這固然不失為灌輸大中國主義及愛國愛黨意識相當務實的一項建議。


台灣課綱微調與中國人中國史觀

反觀台灣,關於歷史教育的爭議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台灣教育部去年強推高中歷史課綱「微調」引發爭議,雖然公民團體所提出的行政訴訟近日獲得勝訴,但是由於教育部仍堅稱新學年適用新課綱的課本,這將引發民團持續抗爭。


當局以「去皇民化」為由「微調」高中歷史課綱,但課綱修訂最多的不在日本殖民時期而在戰後;因此,新課綱主要的目的其實不是在反日,而是在貫徹某種形式的中國人中國史觀,並合理化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存在。


為 了擺脫中國國民黨殖民教育,陳水扁總統任內積極推動以台灣為主體的歷史教育。可是,到了馬英九上台後,倒行逆施,先是在「101課綱」實施時増加中國歷史 授課時數及內容,2014年更頒佈所謂的「微調」課綱,有關當代史的部分更是直接加入中華民國的中國史觀,當中帶有高度政治意涵。


中國史課綱的調整是以 「符合憲法」為原則,一方面將「101課綱」中的「中國」全部改成「我國」或「中國大陸」,另方面則新增「兩岸分治」一節,加入了「說明國共內戰、政府遷 臺後,我國之主權範圍仍及於全中國,惟治權不及於大陸地區」這一項。


要顛覆中國人中國史觀

然 而,台灣的評論多數著眼於台灣史部分有太多被篡改的地方,表面上正反雙方是在用詞上爭抝,但實際上是中國人的台灣史觀跟台灣人的台灣史觀在相互抗衡。當中不能忽略的一點是如果沒有台灣人自己的中國史觀作為其台灣史觀的後盾,卻反而潛意識地接受了某種形式的中國人中國史觀,那麼在爭辯過程中就會處於下風。


要 發展出較紮實的台灣人台灣史觀,那就必須以台灣為主體發展出台灣人的世界史及東亞史觀,將中國史觀納入在東亞史觀中一起談,並徹底顛覆中國人中國史觀。


台、 港同樣面對的問題不單是程序上的黑箱或違法,更是內容問題。相對於香港,台灣算是「幸運」,至少可以嘗試發展出自己的台灣史觀。


在香港出現的香港史觀基本 上都是中國人的香港史觀。如果要發展出紮實的香港人香港史觀,也許應該先孕育以香港為主體的香港人中國史觀,或許可避免遇到目前在台灣發展台灣人台灣史觀時往往受制於中國人中國史觀的困局。
 

(作者為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
 

原載於民報,經作者同意轉載。

文章資訊
作者 梁文韜
刊登日期 2015-06-10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