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皇民」熱門得很。喝茶時用日文聊天,可能會莫名被指「皇民」。參加選舉,因為有長輩生活在日治時期,可能也會莫名被指「皇民後裔」。「皇民」甚至也能成為一場cosplay主題活動,租日本兵服裝來穿,一邊唱著桃太郎、一邊快樂上街,這也是有的。不過,大家喊來喚去,對於「皇民」可能還是依舊陌生呢。
大家有遇見過真正的「皇民」嗎?讓我們到墓地裡,來拜訪一位「皇民」。
「皇民」之墓
在新北市,有著一座這樣的墳墓。
墓碑頂端的兩邊,就分別刻著「皇民」金底楷書兩大字。這深刻的筆勢,毫無掩飾地如此鑿刻在石面之上,似乎比現在到處喊著「皇民」的聲音,都還宣告得更加明顯、更有氣勢。
在這墓碑上最右邊,可以看到刻有「昭和壬午年旦」等字,這是年代的記載,它表示的是:這座墳墓一開始蓋好的時間,是在昭和17年(1942)。
該年前一年年底,日軍襲擊美軍珍珠港基地,美國隨後也投入戰局,該年可謂是正值二次大戰如火如荼、也是臺灣皇民化運動高漲之際。話是這麼說,但這「皇民」二字,卻也不是在那個時候因為皇民化運動而刻上去的,因為墓碑還刻了第二條年代,我們得再看一下。
就在創建年代的旁邊,還刻了另一條「民國乙未年修」等字。它表示的是,這座墳墓後來可能因為太破舊了、或者因為重新撿骨、或者因為其他原因,在民國44年(1955)的時候,有過一次整修。這次整修的規模或許滿大的,連墓碑也重做了,所以在上面留下了整修的年代文字。
墓碑文字的格式
雖然是這樣講,但我們可能還是無法理解,這個「皇民」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在墓碑上刻這兩個字?到這裡,我們得先離個題,來講一下關於墓碑文字的事情。
一般來說,臺灣常見的漢式墓碑,都會有一個固定的版面格式。該寫什麼字、該放在什麼位置,打石的匠師、家屬後代、甚至風水地理師,都會視情況加入安排。這種慣例或文化,在中國流傳了數百年,再隨著漢人移民帶到臺灣來用。
按照這格式,墓碑大致要安排四種文字上去。第一種,是墓主的姓名、身分、頭銜,它會被安排在整塊墓碑的正中央。第二種,是立碑者的姓名,通常是墓主的後代,它會被安排在碑的左下側。第三種,是立碑的時間,它會被安排在碑的右下側。這三種文字都被寫成直行,而且要符合特定的字數,以達到招福避諱的效果。
而第四種文字,則是會寫上兩個大字,分別排在墓碑左上、右上角。這兩個大字,大多是寫跟墓主祖籍有關的字,比如說「潁川」(郡望或堂號)、「安平」(祖籍地)等等。而在以前,它也常被寫成皇朝國名,這寫法,是先寫個「皇」字,再接一個國朝之字,比如說「皇明」,就是代表墓主是明帝國的人民。
皇朝國名不見得只會被安排成第四種文字。更多的案例顯示,它會被安排在第一種文字裡,也就是放在墓主名銜最上方開頭處。這種情況裡,左上、右上兩側,就變成寫祖籍了。
「皇明」與「皇清」
目前在臺灣最早的漢式墳墓,就是刻「皇明」的。那是位在現在臺南市南區南山公墓的「曾振暘墓」。
關於這位曾振暘先生的背景,我們可以從墓碑簡略得知:他來自中國漳州海澄,而他的兩名孩子曾若龍、曾若鳳當時也在臺灣,所以可以幫他處理後事、蓋了這座墳墓。除此之外,對於曾先生的相關生平,我們目前仍所知有限。
不過,我們可以看到這座墳墓的年代落款,是「崇禎十五年」(1642年)。那時的臺南地區,是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第6任臺灣長官Paulus Traudenius的統治之下,所以這位曾先生跟他的孩子們,很可能是當時在臺南附近生活的漢人移民。
他可能是位佃農、也有可能是位商人,甚至從這塊墓碑的製作來看,當時的臺南,可能已經有打石、木材、土水工匠,或是儀式專家這些百工職人住著。雖然不清楚曾先生是做什麼的,但一塊墓碑,可以約略顯現出早期臺灣漢人移民社會的一小角縮影。
必須指出的是,「皇明」雖然引用了明朝的概念,但它不見得是真正對應明朝。就像明朝沒有統治過臺灣,但曾振暘這一家人,還是在臺灣使用了「皇明」二字。而即便明朝正統已經在1644年就結束了,還是有很多人生活在被明遺反抗勢力所控制的地區。
臺灣的情況也是如此,鄭氏打著明朝的名號與清朝對峙,他們藩府成員的墳墓,也都會冠上「皇明」二字;而在鄭氏控制之下的人民,一部份也選擇繼續使用「皇明」。
對人們來說,使用「皇明」二字,與其說是在呼應國家、朝廷或皇帝,不如說是在呼應他們的傳統經驗與生活環境。如果環境改變了,他們想辦法選擇相應的方式處理與面對。所以,臺灣在1684年改由清帝國統治之後,住在這塊土地的人們,也開始順應時勢,慢慢把墓碑上的國朝文字改寫為「皇清」了,即便當時清朝早就已經入主紫禁城41年。
「皇日」
如同前面所說,這種冠上國朝名號的格式,是漢人的風俗慣例,像日本的墳墓,就沒在寫這個的。不過,當1895年臺灣改由日本帝國統治之後,原本墓碑上的「皇清」已經不適合再繼續使用了,那該怎麼辦呢?
人們在想,既然要寫國朝,而現在是換日本人在統治,那就取「日本」的「日」字,乾脆把「皇清」改寫成「皇日」好了!有個葉先生一家,就已經在日本帝國統治臺灣的第7年:明治34年(1901)的時候,在他的壽域(活人事先置墓穴以求吉祥延壽的風俗)、他妻子的墓碑上,大大地刻上了「皇日」兩個字。
「皇日」並不是當時唯一的變通寫法。有的是取用天皇年號,比如說「大正」時期,就會寫「皇正」;所以在「明治」時期,當然也會有寫「皇明」的,就像這塊落款於大正5年(1916)的墓碑,就把兩百多年前「皇明」重新在20世紀復活了。
雖然有這些大改變,但這其實是為了延續著適合自己生活的方式,所以,有改變的部分,也是有保留的部分。我們可以在葉家墓碑上看到,那位葉先生繼續使用清治時期「徵仕郎」的頭銜、也給他妻子冠上「太孺人」之號。
「徵仕郎」這個源自中國隋唐時代的職銜,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官職,而是沒有實職的「虛銜」。以往在民間,只要透過捐納(捐錢給官方),都可以獲得這類虛銜;而對於去世的親人,有些後代也會幫忙弄個虛銜,不管出殯、寫墓碑、寫神主牌,都氣派許多。
在這塊日治時期的墓碑上,有著前清時期的頭銜,從中我們看到,人們透過不同的辦法,既在順應環境的改變,也在延續自己的生活經驗。
理解「皇民」
最後,讓我們再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吧!
民國44年,中華民國政府接管臺灣已經超過十年了,怎麼還會有「皇民」的存在呢?我們此時可以了解,原本日治晚期的墓碑上,寫的可能是「皇日」;就在民國44年整修的時候,後代覺得,現在既然又變成中華民國政府來統治了,再寫「皇日」可能就不適合。於是,趁著整修機會,族人換了一塊全新的墓碑,然後就不寫「皇日」了,把「中華民國」的「民」取出來,改寫成了「皇民」!
雖然當時的國家已經不是帝王體制,但這對人們來說,並不是最主要的重點。皇明、皇清、皇日、皇民,不管哪種人,都曾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真實生活過,而重點就在於:這兩個字的變化,反映了人們怎麼走過各種時代,以及怎麼面對與處理他們生活的故事。
更寬廣地來理解歷史吧
「皇民」雖然曾經指涉日本天皇子民,但也曾經是中華民國的民,這應該是現在到處指著對方高喊「皇民」的人們所始料未及的吧。不管是哪一種「皇民」,他們確確實實就曾經這麼發生在這塊土地人民生活的歷史裡。
歷史真的可以一言以蔽之嗎?似乎沒這麼簡單。歷史需要我們放寬視野,學習與思考如何回到他們所身處的時代,真實地聽聽看這些人、這塊土地的有什麼樣的故事,而不是可以讓我們用現在的什麼愛國教育、用什麼單一文化傳統、用什麼符合憲法這些東西去修改、去套牢的。
這裡提到的「皇民」,只是一個小例子,事實上,其他皆是如此。如果我們把一個概念、一段歷史,自己縮限成一個狹隘侷限、甚至帶有偏見與主觀價值評斷的視角,我們可能就離真正的歷史、真正的人們越來越遠,表面上看了很多,實際上根本什麼都看不到。
(因筆者不便擅自公開墓主家族成員名號,照片凡有涉及人名之處,皆遮蔽處理,只留姓氏)